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漢

(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技術委員)

鎖定
羅漢( ?—1939年5月3日 ),字雪岑,湖南瀏陽人。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文科哲學系,是陳獨秀的學生,因受陳獨秀、李大釗及新文化思潮的影響積極參加和組織學生愛國運動。
中文名
羅漢
籍    貫
湖南瀏陽
逝世日期
1939年5月3日
就讀院校
北京大學文科哲學系
羅漢( ?—1939年5月3日 ),字雪岑,湖南瀏陽人。早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文科哲學系,因受陳獨秀、李大釗及新文化思潮的影響,與同鄉同學羅章龍、李梅羹等人積極參加和組織學生愛國運動,是北京大學文科學長陳獨秀的學生。在北大羅漢的名字叫“海潮”,與時任北大圖書管理員毛澤東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但不是毛澤東“新民學會”成員。“五四”運動中,羅漢是有名的學生運動領袖,參加了“痛打章宗祥,火燒趙家樓”學生愛國行動。在北大參加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和馬克思學説研究會的活動。
1920年底,青年團員羅漢由北京赴法國勤工儉學,與周恩來、李立三(李隆郅)、陳公培、王若飛、周竹安等留法學生相識,並結下深厚的友誼。羅漢與陳公培等人在法國里昂附近的一家工廠做工,並參加留法學生的組織活動。羅漢在法國一邊做工、一邊學習,並積極參加“勤工儉學會”的活動,增強了留法勤工儉學生的團結和與當局的鬥爭意志。1921年10月,羅漢、李立三、陳公培、蔡和森參加組織勤工儉學學生進佔里昂中法大學的鬥爭,遭到中國駐法公使館和法國當局的干涉鎮壓,被武裝“押送回國"。 11月20日船到達香港時,羅漢、李立三、陳公培、賀果(賀培真)、蔡和森、張昆弟、周欽嶽、羅學瓚等22人,爭得海員的幫助,離船登岸。
1922年1月,羅漢、魯易、徐天成在瓊州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也稱社會主義青年團瓊崖分團),羅漢擔任書記。在瓊州,羅漢經魯易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參與創辦嘉積農工職業學校(後改稱仲愷農工職業學校),擔任該校校長,培養了大批革命骨幹。1924年,羅漢同魯易一道赴廣州,在中共兩廣區委工作,與周恩來、陳延年一道共事。受中共中央派遣,羅漢、魯易、周恩來到黃埔軍校,羅漢擔任政治教官。
1927年底,羅漢受中共中央派遣赴蘇聯學習,就讀於莫斯科東方勞動大學。留蘇期間,中國學生捲入了托洛茨基派與斯大林派的鬥爭漩渦,托洛茨基派受到了嚴重打擊,1928年秋,羅漢離蘇回國,到上海中共中央等待分配工作。爾後,羅漢被派往北京,參與北方黨的組織活動。
1930年春,羅漢在北京同劉仁靜、宋逢春、王文元(王凡西)、濮德治(濮清泉)等留蘇學生組織了“十月社”,編輯《十月》刊物,宣傳托洛茨基的理論和觀點,他們與中國共產黨脱離了組織關係。
20世紀30年後期,羅漢以電木工程師的身份,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技術委員,從事技術工作。1939年5月3日上午,重慶遭受日軍飛機大轟炸,羅漢自此失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