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浮山會議

鎖定
1945年7月6至22日,中共廣東省臨委在博羅縣羅浮山沖虛觀召開擴大幹部會議。會議由中共廣東省臨委書記、東江軍政委員會主任尹林平主持。 [1] 
中文名
羅浮山會議
發生時間
1945年7月
發生地點
廣東省博羅縣羅浮山
參會人員
曾生、王作堯、楊康華等30多人
主    持
尹林平

羅浮山會議會議經過

為了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和中共中央關於華南戰略方針的指示精神,創建強大而鞏固的抗日根據地,成立新的統一的廣東黨組織的領導機關。1945年7月6至22日,中共廣東省臨委在博羅縣羅浮山沖虛觀召開擴大幹部會議。出席會議的有中共廣東省臨委委員、東江軍政委員會委員、各地特委、各部隊負責人及東江縱隊各支隊代表尹林平、曾生、王作堯、楊康華、林鏘雲、李嘉人、黃康、饒彰風、李殷丹、梁威林、譚天度、饒璜湘、黃宇、盧偉良、鄔強、劉培、黃松堅、張華、林美南、嚴重(陳志華)、餘明炎、馮燊、王魯明、葉鋒、陳能興、張江明、杜襟南、陳銘炎、王炎光、李健行、黃莊平、謝鶴籌、王士釗、餘慧、徐英等30多人。會議由中共廣東省臨委書記、東江軍政委員會主任尹林平主持。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傳達貫徹黨的“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關於華南戰略方針的指示,總結抗日戰爭以來廣東黨組織的工作經驗和教訓,建立廣東黨組織統一的領導機構,研究部署今後的工作任務。 [1] 
1945年7月,廣東區黨委書記尹林平在羅浮山會議上的總結報告。 [1] 
會議由原粵北省委宣傳部長黃康傳達毛澤東在“七大”所作的《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朱德的《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和劉少奇的《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尹林平代表中共廣東省臨委作《目前形勢與鬥爭任務》的報告。尹林平在報告中指出:廣東是華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是具有革命傳統的地區,是革命的策源地。廣東黨組織領導的抗日戰場是敵後三大戰場的組成部分,與華中、華北敵後戰場有同樣重要意義的戰略據點和戰略中心。廣東黨組織自恢復以來已成為華南人民解放的旗幟,已建立了20多個團的人民武裝力量,活動範圍達到40多個縣(不包括瓊崖),建立了數百萬人口的根據地和敵後游擊區。報告強調:廣東黨組織應當努力擴展廣東的局面,發展抗日力量,為實行民主,消滅法西斯獨裁專政,建設新中國作出應有的貢獻。報告提出廣東黨今後的總任務“就是準備力量,配合盟國反攻,解放廣東人民,建設華南新局面。”具體任務是:擴大和鞏固解放區,縮小敵佔區;鞏固擴大抗日武裝力量,提高部隊戰鬥力,建立主力部隊,普遍組織民兵游擊隊,開展對敵武裝鬥爭;加強大城市地下工作,建立新民主主義政權;開展大後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培養幹部、改造幹部,加強整風運動;大力發展黨的力量,全面發展和建立黨的組織;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宣傳黨的“七大”路線和方針政策;建立統一的領導機構。 [1] 
會議根據中共中央3月6日指示精神,將中共廣東省臨委及東江軍政委員會合併成立中共廣東區委員會(簡稱“廣東區黨委”),統一領導廣東地區的黨組織、抗日民主政權和軍事工作。廣東區黨委由尹林平、連貫、梁廣、曾生、王作堯、楊康華、林鏘雲、劉田夫、羅範羣、黃康、饒彰風、周楠、梁鴻鈞、梁嘉、黃松堅組成,尹林平任書記,梁廣任組織部長,饒彰風任宣傳部長,連貫任統戰部長,黃康任城市工作部長。會議決定由東江縱隊司令部負責研究和指導全省軍事工作,東江縱隊政治部負責研究和指導全省軍隊的政治工作;成立與健全各地黨組織領導機構,成立江南、後東、西江、北江地委,中區與南路合併;江北地區暫由區黨委直接領導,等條件成熟時成立地委;建立進退有據的戰略基地,擴大解放區,擴大主力軍,派出主力部隊迅速北上,打開始興、南雄、仁化、曲江、樂昌、乳源的局面,準備協同配合南下支隊開闢五嶺根據地;大力發展黨員,鞏固民主政權,積極領導人民自發武裝鬥爭,發展華南民主運動,爭取中間勢力,孤立反動勢力。7月22日,尹林平作了《為創造強大鞏固的抗日民主根據地而鬥爭》的總結報告,提出了廣東黨組織在解放區、敵佔區、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任務,號召全體黨員發揚民主精神,改變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依靠人民羣眾,加強團結,同心協力,建立進退有據的戰略根據地,使之成為“華南敵後戰鬥的中心”,成為“粉碎全國內戰的一翼”。 [1] 

羅浮山會議會議影響

羅浮山會議,是廣東黨組織歷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會議在中共“七大”團結勝利精神指引下,全面總結了抗戰初期廣東黨組織恢復和重建以來的鬥爭經驗與教訓,克服了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上存在的一些不良傾向,提高了思想認識,明確了鬥爭任務與方向,增強了團結,為迅速打開新的鬥爭局面,建立強大鞏固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