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楊村

(湖北武漢市新洲區潘塘街道羅楊村)

鎖定
羅楊村位於湖北武漢市新洲區潘塘街道,全村面積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26畝。共215户,1136人。
中文名
羅楊村
別    名
羅楊馬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新洲區
地理位置
新洲區東北部
面    積
2.5 km²
人口數量
1136人
著名景點
天香園
羅楊村地理位置 羅楊村地理位置
羅楊村位於大別山西蔍的新洲區東北部,地處麻城市行政區域內,卻歸屬新洲區潘塘街,距潘塘街道辦事處5公里,是武漢市聞名的“飛地”。全村版圖面積2.5平方公里,有10個自然灣,11個村民小組,215户,常住人口1136人,耕地面積1426畝,四荒面積約2200畝。近年來,羅楊村在上級的指導幫助下,緊緊圍繞“生態羅楊、和諧羅楊、幸福羅楊”目標,艱苦奮鬥,穩步推進,努力實現“灣灣優美、家家富裕、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羅楊村黨支部共有黨員29名,入黨積極分子一名。黨支部書記羅治金,支部副書記羅理髮,委員高叢元、蔡紅梅。 [1] 
1.抓資源優產業,千方百計壯大經濟實力。立足實際整合資源,羅楊村借拆遷騰地、新農村建設的大好契機,集並了兩個灣28户150人,可節約宅基地30畝。計劃在兩年內,再集並2-3個自然灣,共計100户450人左右,可節約宅基地60畝,為村集體發展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二是想方設法優化產業。大力發展油茶種植,種植面積已達600畝。村委會積極引導村民規模化養殖蛋雞,發展1000只以上養殖户12户,2000只以上養殖户3户,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個。未來三年,將繼續加大養殖業的投入,擴建養雞場,進行集中養殖,力爭達到十萬只的養殖規模。三是竭盡全力搞好服務。簡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專人負責協調,全程跟蹤服務。加大村民科技文化技能培訓力度,定期請街道農技服務站來村舉辦農民工技能培訓講座,村參訓人員達300餘人次,促進了農村勞務輸出。發展了“打工”經濟,全村人均純收入近萬元。
2.重生態強基礎,精益求精打造村灣環境,打造村中有林,林中有村的格局,精心組織植樹造林,強化綠色生態環境建設,在全民休閒廣場精心打造 “四園”,即:桂花園、銀杏園、紫薇園、百花園,營造了“春有百花爭豔,夏有綠色成蔭,秋有銀杏飄香,東有熟桂成行”的氛圍。村內常年保持鳥語花香、桃紅柳綠的生態環境。同時,探索形成衞生文明長效機制。各灣配備專職保潔員對衞生公廁進行保潔管理及對灣主幹道、內溝河、居民垃圾投放點、垃圾回收箱的垃圾每日進行清理,將日產垃圾全部運往縣垃圾填埋場集中處理,垃圾處理率100%。
3.抓建設促文明,一心一意共謀全面發展。確保決策機制透明,對重大事項及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事項實行民主決策,民主懇談,實行一事一議制度,召開黨員會,羣組會,村民代表會。二是確保管理制度落實。對村級事務和財務等羣眾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通過村務公開欄及時、全面地向全體村民公開,嚴格按村務和黨風廉政建設制度辦事,接受羣眾監督。三是督促落實好“五議五公開”、村幹部值班、有困難找支書等基本規章制度,開展村民事物代辦業務,極大地方便了黨員羣眾。
5.加強文化建設提升影響力。羅楊村是塊紅色土地。村參加抗日戰爭、國內革命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對越自衞還擊戰的仁人志士近百人。他們為新中國的建立,鞏固新中國政權,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他們的英雄事蹟影響着一代代羅楊人。羅楊村已經建成精神文明的堅強陣地。興建了閲覽室、圖書室、老年活動室、農民書畫創作室、健身路徑、燈光籃球場等一批文化活動場所,組建了籃球隊、女子腰鼓對等健身隊伍,經常開展活動。多次參加街、區舉辦的各種演出。農村文化氛圍濃厚。
6.重保障謀福祉,羣策羣力提升幸福指數。一是社會保障體系全覆蓋。做好保障服務是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中極重要的一環,也是衡量我們工作滿意度極關鍵的一個指標。羅楊村村委宣傳發動羣眾,做到養老保險全參與,低保家庭有落實,羅楊村村民對於各類養老保險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基本達到全覆蓋。
7.農村醫療保障普受惠。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891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率為100%。每年定期為村70歲以上老人義診,建立健康檔案。
8.移風易俗活動廣參與。村成立鄉風文明理事會。婚喪嫁娶不大操大辦,不賭博酗酒、不參與迷信活動,不違法犯罪。倡導全村村民小事講風格,大事講原則,文明水平不斷得到提升。一個崇尚科學、文明、健康、向上、良好的文明村莊風氣已經形成。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難。如今的羅楊村,村集體正迸發出磅礴的活力,村民們互幫互助,和睦共處,團結奮進,呈現一派和諧新村新氣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