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摩橋

(201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

鎖定
《羅摩橋》是201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宸。
書    名
羅摩橋
作    者
鄭宸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11年10月1日
頁    數
433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8038098
版    次
1
印    次
1
印刷時間
2011-10-1
紙    張
膠版紙

羅摩橋作者簡介

鄭宸,青年作家,專欄作家,畫家,旅行者。
封面 封面
出生於北京,七歲開始畫畫,二十六歲由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研究生畢業,七年留學期間,遊歷了數個國家,二十七歲歸國。
2010年第二次赴印後,耗時一年半完成其第一本旅行圖文小説。

羅摩橋內容簡介

作者選取羅摩橋作為題目,不僅因為它是全書敍事的重要線索,更是想要通過它向讀者暗示,這是一部介於紀實和虛構之間的旅行小説——正如羅摩橋,虛實無法考證,全靠細心的讀者體味其間微妙的平衡。
2010年2月作者赴印度深度旅行,上山下海入沙漠,足跡遍佈印度四方邊境地區——原計劃16天的旅行,最終用了2個月才完成。這2個月的旅程,為這本小説的故事提供了堅實可信的背景。在書中“我”只是一個過客——受過現代西方教育,但骨子裏又有古老的東方情懷,這種“他者”的視角,使得本書對印度的觀察要遠遠超越種種預設的描述和想象。作者以敏鋭的觀察力捕捉到印度浮光掠影下的豐富細節,將畫面、聲音、氣味、氛圍夾雜着“我”冷靜的諷刺和準確的批評呈現在讀者面前,真切而富有趣味。
作為一部小説,在對環境的描述之外,人物、情節、對話是《羅摩橋》的重要部分,它們穿插在作者的觀察與描述之中,寥寥數筆,“我”的內心矛盾、“大吉嶺小姐”的情事、拉古的神秘過往以及所遇到的印度各色人物的形象和個性就躍然紙上,讀起來令人興致盎然。而在書的最後,隨着海嘯遺孤拉古在隱藏着羅摩橋的海域神秘失蹤,所有這些零散、局部的印象、故事最終複合成對作者印度的整體概括和洞察,他在虛實之間苦心佈局所要表達的意義也浮出水面——在印度,愛情、死亡、家園這三個永恆的主題是如此不可思議地融為一體。
該書是“鄭宸旅行圖文小説系列”的第一部 [1]  ,講述了主人公“我”和旅伴“大吉嶺小姐”的印度旅行故事。“我”是一名來自北京的年輕旅行者,沉默靦腆敏感,每天都要通過電話向在國內的未婚妻阿真交流“報喜不報憂”的旅行故事; “大吉嶺小姐”是在印度長大的加拿大籍華裔女孩,剛與同性戀女友分手,旅行中她對這片土地既親近又逃避,極力找尋歸屬感,卻又屢屢受挫……他們帶着讀者穿行於德里、加爾各答、瓦拉納西、大吉嶺、特努什戈迪……期間路遇貧困的木偶藝人父子、失憶的博物館管理員、唐人街的華裔企業家、殘疾的停車場“狗人”、為兒子籌集“贖金”的司機苟魄、海嘯遺孤拉古、索賄的行政辦事人員……圍繞主人公和各色人物,作者以立場、感情近乎零度介入的客觀視角,通過一連串的故事,構築出一個讓人着了魔的印度,一個你不曾聽説,從未見過,散發着強烈疏離感的國度——在這個國度,愛情、死亡、家園這三個永恆的主題不可思議地融為一體……

羅摩橋相關獎項

《羅摩橋》獲得中國出版集團2011年度優秀常銷書獎,同時被評為三聯書店年度好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