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川

(歷史文化名城----羅川)

鎖定
羅川是正寧縣的古縣城,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古蹟有琴山、泰山、藥王山、北華山。
中文名
羅川
今    稱
正寧縣
文物古蹟
琴山、泰山、藥王山、北華山
地    位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一、羅川置縣歷史
羅川據歷史記載,正寧在歷史上曾六易其名:西漢置陽周縣,東漢稱泥陽(治在今寧縣),北魏重置陽周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因“羅水出於川”(相傳羅川城東有一山,每到夜半更深或雞叫之前,山谷能聽到鑼音迴響,人喚此山為鑼山,後叫轉音了稱為羅山。羅山有一天然温泉,從半山腰流出,人稱羅水,羅水順川流出故稱羅川)改為羅川縣;唐天寶元年(742),因在羅川東10裏挖出27尊玉面真人像,唐玄宗遂將羅川改名為真寧縣;清雍正元年(1723)因避世宗“胤禛”諱,更名為正寧縣。此間,正寧縣治皆在羅川,民國18年(1929)縣治遷往山河,至此羅川縣治時間長達1509年 [1] 
羅川文物古蹟 羅川文物眾多,琴山、泰山、藥王山、北華山“四座名山”聳立四周。鐵旗杆,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高約16米,旗杆穿過兩尊側首張目、露齒相望的鐵獅腹部,頂有飛鶴展翅欲起,身蟠雙龍,方鬥四角各豎飄揚狀小旗,鬥角下系小鈴,迎風鳴響,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趙氏牌坊,由清官坊、天官坊、恩寵坊組成。天官坊、清官坊是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朝廷為表彰“一代廉吏”趙邦清(曾任吏部稽勳司郎中)所建;恩寵坊是萬曆四十五年(1617),趙邦清為感念生母劉氏、養母高氏教養之恩所建。上面雕有飛禽走獸、山水房舍,刻有文字。1963年2月被省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趙氏祠堂,建於明天啓年間,內有明萬曆皇帝為趙邦清題詞“堅持清白”碑刻及安南國(今越南)正使馮克寬為趙邦清題“清清清”碑刻。2003年12月被市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 
羅川碑廊 第一通碑為新建羅川碑廊記事碑。第二通碑為宋承天觀碑,原碑現置縣博物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碑文闡述道教教義及建承天觀緣由,指出縣域是中華文明的肇始地。第三通碑為明甘節廟碑,甘節廟係為縣人景清所建,原碑已佚,碑文主要記載景清的行狀。第四通碑為明《重修學宮記》碑,原立於文廟,現已佚。第五通碑為明“廉仁公勤箴”碑,原立於羅川縣衙門前,現移置縣博物館,碑文寄託了對封建官吏的期許。第六通碑為趙公祠“清清清”碑系安南國(今越南)正使馮克寬為趙邦清所題,原碑現移置縣博物館。第七通碑為趙公祠“堅持清白”碑系明萬曆皇帝為趙邦清題詞,原碑現移置縣博物館。第八通碑為明《重修文廟記》碑,原碑立於文廟外,文革中被毀。第九通碑為明《泰山廟記》碑,原碑立於泰山廟內,文革中被毀。第十通碑為清《重修羅川書院記》碑,原碑立於羅川書院前,文革中被毀。第十一通碑為民國馮玉祥“仁人之言”碑,現移置縣博物館,碑文系國民黨愛國將領馮玉祥親撰的政治主張 [1] 
為了挖掘和弘揚羅川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縣上計劃投資1.5億元實施羅川古城開發工程,測繪勘探工作已經完成,正在編制開發規劃。
二、唐台龍鳳曬煙來歷
唐天寶十五年(756),安祿山在河北范陽反叛,唐玄宗出逃四川成都避難,太子李亨奔赴靈武即皇帝位,是為唐肅宗。隨後,李亨與郭子儀等文武大臣籌劃平叛,返回長安途中,曾攜愛妃張良娣前往羅川以南的泰山廟拈香求子,在城西一土台歇息,張良娣水土不服,突患肚痛病,御醫百般施治不見好轉。郭子儀便在當地請來了一位農夫診病。農夫將點着的旱煙鍋讓給張良娣貴,一鍋煙吸完,腹痛全消,渾身通泰,心曠神怡。肅宗龍顏大悦,也點上品吸一番,贊稱:“真乃龍鳳煙也!”所以稱其為“唐台龍鳳曬煙”。肅宗回朝後,叮囑地方官員將此煙作為貢品按時進貢。從此,羅川唐台龍鳳曬煙聲名大振,經千百年而不衰 [1]  斤左右(畝產約400斤),年收入400萬元(每市斤10至12元),畝均淨收入3000元(全村390户、1716人,户均收入1萬元、人均收入2300元),產品遠銷周邊10多個省區,多為中老年人消費。
三、正寧“八景”
史傳正寧“八景”為:琴峯古洞、羅山兔穴、泰山拱翠、温泉夜月、雲寂孤峯、五掌山形、支當古渡、靈湫喬松。 [1] 
琴峯古洞 相傳羅川城南撫琴山有一古洞,每當清風徐來,洞中恍若古琴彈奏高山流水之曲。現山體剝落,已無古洞之蹤,只有山形狀如琴式。
羅山兔穴 相傳唐天寶年間,唐明皇夢羣仙現於籮底,於是廣派使者在全國查尋和夢境相符之處。一日,一位使者巡遊至羅川縣,在羅山處見一老人隨一野兔鑽入一洞穴,就派人在此處挖掘,獲得27尊玉石做的真人像(道家稱得道的人為真人;傳言27尊玉面真人像是天上27宿,唐玄宗是第28宿,28宿下凡預示國逢盛世、天下太平)。唐明皇龍顏大悦,遂改羅川縣為真寧縣,羅山兔穴由此得名。
泰山拱翠 羅川城西南泰山樹木密佈,蓊鬱青蒼,上建有青帝祠,祠旁古木參天,蒼松蔽日;北面羅水環繞,東面與琴峯相對。站在泰山之巔,羅川東西兩川猶如一匹白練;四面望去,峯巒疊起,在陽光之下若隱若現,好似一幅圖畫。
温泉夜月 相傳羅川城西南3裏有一温泉,泉穴有3眼,從石縫中流出,匯而為池,冬暖夏涼。夏夜在此沐浴,月光倒瀉,上下一碧,趣味無窮。
雲寂孤峯 羅川城東南15裏有一雲寂山,周圍山勢平坦,只雲寂山一峯中聳、突兀嶙峋。山頂建有古寺,寺前原有高閣二重,山植蒼松,屈曲離奇,幹霄蔽日,攀援而上,有登臨眺望之趣。
五掌山形 五掌山位於羅川城東北2裏,頂上五峯緊密排列,如刀削成,狀如布指,故稱五掌山。
支當古渡 支當即支黨河,源於子午嶺,流經關家川、陳家川后入旬邑縣之河水,位於羅川城南20裏(疑為今關家川處)。古時此為渡口,春夏觀景,百鳥鳴翔,牧童橫吹短笛,悠揚宛轉,河水澄清瀲灩,煙霞異態,美不勝收。
靈湫喬松 靈湫位於羅川東60裏之要冊湫,由山體滑落、積水壅滯而形成的。方圓數畝,清澈透明,天雨不溢,天旱不涸。相傳天旱於此祈禱雨露,莫不應驗如神,故稱靈湫。唐時修建龍祠,歷封“應聖侯”、“普濟王”,宋時改封為“顯聖王”,文臣雅士莫不到此以洗塵襟,以抒懷抱。此景也為明“慶陽府十景”之一。 [1] 
古城羅川
羅川古城位於四郎河北岸,風光秀麗,地理環境宜人,街道中心有三座高大的明趙氏石坊,最東邊的是恩寵坊,建於明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系吏部稽勳司郎中趙邦清為其母劉氏高氏所建,街西邊為清官坊和天宮坊,均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四月,系慶陽府真寧縣為紀念趙邦清所立,這三座石坊各高約10米,寬約20米,全以紅砂岩鑿磨鑲砌而成,通體雕樑彩繪,佈滿人物、飛禽、山水、雲煙、樹木、花卉等浮雕圖案。大幅匾額分左、中、右三品,上、中、下三層高懸。是我省公存的石坊,具有很高的雕刻工藝和建築藝術,196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古城羅川小學(原城隍廟)大門兩旁,距趙氏石坊約200米處,有一對高大的鐵旗杆,高約16米,旗杆穿過兩尊側首張目露齒相望的鐵獅後部,頂有飛鶴展翅欲起,身蟠雙龍,方頭四角各豎小旗,旗中有“斷”字飾,作飄揚狀,鬥角下系小鈴,迎風作響。杆下部懸砌一對聯,右聯“社薦雞豚留永日”,左聯“旗翻熊虎待靈風”。杆有銘文,鑄於清代道光二十六年,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十分遺憾的是2008年前後,鐵旗杆下部的鐵製巨幅對聯失竊。至今下落不明。
在古城羅川的街道東部(今正寧二中院內)還有清代建造的文廟天殿(羅川古城內原有規摸龐大的文廟,今僅存大殿),大殿座北面南,硬山頂,房脊兩端有鴟吻飾,面闊五間,柱頭斗拱為雙抄雙下昂,昂嘴甚長,至今保存完好。據史志記載,該文廟初建於元代至正年間,明洪武二年知縣郭鈞重修.明末毀於兵,清順治時重修,康熙、雍正、乾隆時均作過補修和維修。大殿周圍現保留五顆高大的“漢柏”,為古城羅川增添了古色古香氣息。殿前的一顆“漢柏”主幹粗2米多,一主枝幹枯,枝端形狀酷似龍首,實屬罕見。
很久以前,正寧縣的縣城不在羅川,而是在四郎河上游、羅川城東60裏之遙的庵裏。古時候,從庵裏到羅川,樹大林密,道路崎嶇,交通十分不便,行人走路都很困難,誰敢想搬遷縣城呢?但是,縣城最終為何又由庵裏遷到了羅川呢?這裏面還有一個神奇動人的傳説哩。
過去庵裏雖説不大,但周圍盡是羣山,林木茂密,百鳥鳴翔,四郎河發源於此,潺潺西去,確實山青水秀,景色優美。選這裏作為縣城,縣官十分滿意,以為久居此地,可以飽覽風光,修身養性,高枕無憂。
一天,縣太爺辦完公案,夜裏正在酣睡,見一白髮長鬚老道朗聲對他説:“這裏要山崩地裂,蒼生就要遭難,快把縣城搬走!”縣官大驚,急問老道:“縣城應當搬到何處為好,請道仙明示。”“隨旗而定。”老道丟下這麼一句費人思索的話,就飄然而去。縣官欲追隨老道問個明白,只覺得猛然一聲驚呼,甦醒過來,方知是做了一場夢。時值深夜,縣官反覆回味夢境,百思難得其解,思來想去,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不一會,天就亮了。就在這時,衙役忽然來報:“老爺,大事不好,城頭上的旗不見了!”縣官聞言大驚。左右師爺雖然也覺得有些蹊蹺,但轉眼一想,一面旗子值不了多少錢,叫人另縫一面不就行了,何必那麼驚慌。但他們哪裏知道縣太爺的心思。這位縣官心想,昨夜分明不是夢,而是神仙為救百姓特意來顯靈,必須找到神仙言示的那面旗子!他立即派遣縣署各位衙役分頭去尋找那面移動了的旗子。尋來找去,旗子卻插在了羅川,而且插旗的地方還踩出了城基的輪廓。縣官親自去羅川察看了一番,覺得羅川這個地方川道開闊,羣山聳立,北有華山,南有泰山,東有琴山,西有藥王山,山勢峻巍,樹木成林,河水清澈,猶如仙境,比庵裏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於是,呈明上司,下令興師動眾打牆築城。不多日,城牆修好,城頭上還建了一個很氣魄的城樓,便將縣府從庵裏搬了下來。而後來,庵裏果然發生了山體倒塌,地面下陷,埋沒了原縣城的大變故。百姓聞知,無不加額稱慶。
羅川城聳立在四座名山中間,愈顯得風脈更重。據説四郎河是一條閃閃發亮的銀藤,縣城是藤上的一顆金瓜,金瓜每天晚上自轉一週,不過一般人感覺不到罷了。 [1]   羅川城修好後,歷代都把此作為縣城所在地,延續了一千多年。這座城有南門、東門、西門,唯獨沒有北門。傳説一位善觀風水的高人説:“羅川城不能開北門,若北門開了就要出3鬥6升油菜籽那麼多的官。”那時羅川全縣人煙稀少,官民總共才不過有幾千人,而3鬥6升油菜籽數也數不清,所以沒有人相信這話,北門也就一直沒有開。後來老鼠在北門那裏打了3個洞,所以正寧縣明朝時出了景清、鞏焴、趙邦清3個大清官。
民國18年(1929),正寧縣城遷至山河,羅川古城遂廢棄。
現今的古城羅川,緊跟時代的步伐,大搞山川綠化、新農村建設和旅遊開發,一躍成為甘肅省文化歷史名村和正寧旅遊去處。尤其是秋夏的羅川,山環水抱,鳥鳴花香,綠意盎然,果蔬遍地。那一排排青磚綠瓦的仿古式新農村建築更使古城分外精神,那一座座古今相映,雕樑畫棟的亭台樓閣散發着千年古城的神韻,誘人神往、發人深思。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