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尚

鎖定
羅尚(?-310年),字敬之,一名仲,字敬真 [1] 荊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西晉將領,冠軍將軍羅憲之侄。
羅尚最初被荊州刺史王戎引為參軍,晉滅吳之戰時與劉喬一同協助王濬進攻武昌。歷任尚書郎、武陵及汝南太守。太康(280年—289年)末年任梁州刺史。永寧元年(301年),益州刺史趙廞謀反,朝廷拜羅尚為平西將軍假節,兼領護羌校尉、益州刺史,率軍入益州。後為流民帥李特所敗,從成都退至江陽,在援軍抵達後,與諸軍突襲李特,將其斬殺。之後為李雄所敗,退守巴郡。後被加授散騎常侍、都督二州,進封夷陵侯。
永嘉四年(310年),羅尚去世。
別    名
羅仲
敬之、敬真
所處時代
西晉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荊州襄陽
逝世日期
310年
主要成就
襲斬李特,保守一方
主要作品
《貽督護衙博書》
本    名
羅尚
官    職
平西將軍、護羌校尉、益州刺史等
爵    位
夷陵侯

羅尚人物生平

羅尚參與滅吳

羅尚在幼年時就成為了孤兒,被叔父羅憲撫養長大。羅尚善於撰寫文章。最初被荊州刺史、建威將軍王戎徵召,與劉喬共同擔任建威參軍,王戎很信任他們。 [2] 
太康元年(280年),在晉滅吳之戰中,王戎派羅尚與劉喬共同協助平東將軍王濬進攻吳國重鎮武昌,吳國的江夏太守劉朗、督武昌諸軍虞昺都投降。 [3] 
羅尚後來歷任尚書郎、武陵及汝南太守 [1] 太康(280年-289年)末年,升任梁州刺史。 [4] 

羅尚率軍入蜀

永寧元年(301年),益州刺史趙廞謀反,羅尚聽説後上表説:“趙廞不是有雄才大略的人,蜀地人們也不會歸附他,他的滅亡指日可待。”朝廷於是任命羅尚為平西將軍、益州刺史、西戎校尉,率牙門將王敦、蜀郡太守徐儉、廣漢太守辛冉等七千多人進入益州。流民帥李特等人聽説羅尚到來很害怕,派自己的弟弟李驤在路上迎接,並獻上珍寶古玩。羅尚非常高興、任用李驤為騎督,李特、李流又在綿竹用牛酒犒勞羅尚。王敦、辛冉勸羅尚説:“李特等人只會作賊,應該趁機殺了他們,否則一定會成為後患。”羅尚沒有聽從。辛冉與李特以前有過交往,他對李特説:“故人相逢,不是吉祥便是兇險。”李特深深地猜疑害怕。 [5-6]  同年三月,羅尚抵達成都。此時汶山羌人反叛,羅尚派王敦征討,但王敦為羌人所殺。 [7] 
羅尚為人貪婪,缺乏決斷,益州的百姓都説:“尚之所愛,非邪則佞,尚之所憎,非忠則正。富擬魯、衞,家成市裏;貪如豺狼,無復極已。”又説:“蜀賊尚可,羅尚殺我。平西將軍,反更為禍。” [8] 
此時,朝廷下令秦州、雍州,讓他們召回流入益州的流民,李特的哥哥李輔從略陽達到益州,對李特説中原剛發生變亂,不必回去。李特同意,多次讓閻式拜訪羅尚,請求讓他們先停留到秋天,又賄賂了羅尚和御史馮該,二人都同意李特的請求。 [9] 
七月,羅尚派從事監督遣還流民,限令他們七月上路,流民當時分佈在梁、益二州做傭工,聽説此事後,都不知所措,感到憂愁怨恨,加上當年大雨頻發,許多糧谷都還未收割,沒有路費。李特又派閻式拜訪羅尚,請求暫緩到冬天。辛冉和犍為太守李苾認為不能延緩。羅尚薦舉別駕杜弢為秀才,閻式為杜弢陳説了逼迫遷移流民的利害,杜弢也想寬限流民一年,但羅尚卻採用辛冉等人的建議。 [10] 
辛冉貪婪兇暴,打算殺掉流民的首領,掠取他們的財產,於是與李苾勸羅尚設置關卡來收取流民的財物。羅尚下文給梓潼太守張演,命他在各路口要地設置關卡,搜刮財寶。 [11]  李特多次請求留下流民,流民們都感激倚仗他,許多人互相攜持歸附李特,李特在綿竹安置流民。給辛冉寫信請求寬限,辛冉勃然大怒,派人張貼告示,許下重賞捉拿李特兄弟。李特看見後,全部取下帶回,將內容改為:“能送六郡首領李、任、閻、趙、上官各姓及氐、叟的侯王之中任何一個人首級的,賞一百匹布。”流民於是大為恐懼,歸附李特的人越來越多,一月之間超過兩萬人,李流也聚集了幾千人。 [12] 
李特又派閻式去見羅尚,請重新確定期限,閻式得知辛冉等人的態度不會改變,就告辭羅尚返回綿竹。羅尚對閻式説:“你權且告訴流民,我的意見是聽任放寬期限。”閻式説:“您受奸説矇蔽,恐怕沒有寬期的道理,百姓是卑弱而不能輕視的,現在不講道理一味催促他們,眾怒難犯,恐怕為禍不淺。”羅尚説:“是的,我不欺騙你,你走吧!”閻式到綿竹,對李特説:“羅尚雖然這樣説了,但是也不可相信。為什麼呢?羅尚的威勢和刑法都沒有確立,辛冉等人都各把持着強大的兵力,一旦他們變亂,也不是羅尚所能制服的,應當作好充分準備。”李特同意他的意見。 [13] 

羅尚被圍成都

同年十月,李特修整鎧甲、磨礪兵器,嚴陣以待。辛冉等互相商議,決定越過羅尚進攻李特,派廣漢都尉曾元、牙門張顯、劉並等暗地率三萬步騎兵襲擊李特的營帳,羅尚聽説後,也派督護田佐援助。曾元等人到後,李特按兵不動,等到他的人馬進入一半時,伏兵突然發動猛擊,許多人被殺。田佐、曾元、張顯也被擊殺,李特將三人的首級都送到羅尚、辛冉那裏給他們看。羅尚對手下的將領及佐吏説:“李特這個賊虜終於勢成而離去,辛冉不聽我的話,讓李特的氣勢更為囂張,現在該怎麼辦?” [14] 
此時,六郡流民一致推舉李特為鎮北大將軍,進軍廣漢攻打辛冉。羅尚派李苾、費遠率軍救援,二人因害怕李特而不敢向前。辛冉出兵迎戰,屢次敗北,最後突圍逃奔德陽。李特進據廣漢後,又在成都進攻羅尚,羅尚給閻式寫信通告,閻式回信責備羅尚當初沒有聽從自己的話。 [15] 

羅尚連戰李特

羅尚多次被李特擊敗,大量設置工事,沿郫水安營紮寨,戰線長達七百里,與李特對峙,並向梁州刺史及南夷校尉求援。 [16] 
太安元年(302年),河間王司馬顒派督護衙博征討李特,駐軍梓潼。朝廷又讓張微任廣漢太守,駐軍德陽,羅尚則派督護張龜駐軍繁城。李特派其子李蕩襲擊衙博,自己親自率軍將張龜擊潰。此時,李蕩在陽沔擊敗衙博,梓潼太守張演棄城而逃,巴西郡丞毛植獻郡投降。而衙博又在葭萌被擊破,衙博逃走,他的軍隊投降李蕩。八月,李特進攻張微,反而被張微擊敗,張微乘勝進攻李特。李蕩率軍救援,將其擊潰。李特乘勝擊殺張微 [17] 
李特派其將蹇碩駐守德陽,李驤駐軍毗橋。羅尚派兵攻打,多次為李驤所敗。李驤便趁勢進攻成都,火燒成都城門。當時李流駐軍成都城北,羅尚派一萬精兵進攻李驤,李驤與李流合擊,重創羅尚軍隊,生還的兵馬僅有十分之一二。 [18] 
太安二年(303年)正月,李特偷渡過江進攻羅尚,羅尚的水軍都潰散而逃。蜀郡太守徐儉獻出少城投降,李特率軍進城據守。羅尚據守太城,派使者向李特求和。駐守在土堡的益州人都向李特歸順,李特派使者撫慰,又因為軍糧不足,將六郡流民派至各土堡吃飯。李流和李雄都勸李特要持戒備的態度,李特怒而不聽。 [19] 
此時,朝廷派荊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孫阜率三萬水軍救援羅尚。宗岱讓孫阜為前鋒,迫近德陽。李特派李蕩和蜀郡太守李璜一同與德陽太守任臧共拒宗岱、孫阜。二人軍力強盛,投降李特的各土堡都有二心。益州兵曹從事、蜀郡人任睿勸羅尚與各土堡秘密約定共同進攻李特。羅尚讓任睿在夜裏從繩子上溜下城,到各土堡宣佈此事,約定在二月十日共同攻擊李特,任睿向李特詐降。李特向他問城裏的情況,任睿説:“糧食儲備快要用完了,只剩下一些錢和布匹而已。”他請求出營看望家人,李特允許,任睿於是回城向羅尚報告。二月,羅尚派兵襲擊李特的大營,各土堡全都響應,李特軍慘敗,羅尚斬殺了李特和李輔、李遠,焚燒他們的屍體,將首級傳報洛陽,流民非常驚懼。李蕩、李雄率殘餘部眾退保赤祖。孫阜攻破德陽,在擒獲蹇碩、任臧撤退至涪陵駐紮。 [20-21] 
三月,羅尚派督護何衝、常深進攻李流,涪陵人藥紳也組織義軍攻李流。李流與李驤抵禦藥紳,何衝乘虛攻打北營,氐人符成、隗伯在北營裏叛變響應何衝。但遭遇李蕩母羅氏的頑強抵抗,李流最終在打敗常深、藥紳後及時救援,大敗何衝,符成、隗伯率軍突圍投奔羅尚。李流等人乘勝進攻抵達成都,羅尚閉城防守,李蕩在追擊時中矛而死。 [22] 

羅尚敗逃江陽

不久,孫阜被李雄擊敗,而宗岱也在墊江去世,荊州援軍退走。而李雄又攻殺汶山太守陳圖,佔領了郫城。平西參軍徐輿向羅尚請求聯繫青城山隱士範長生一同討伐李流,羅尚不許。徐輿在惱怒之下投降李流,並勸説範長生資助李流糧食,李流的軍隊因而重新振作。 [23] 
李雄又派武都人樸泰欺騙羅尚,讓他襲擊郫城,聲稱自己可當內應。羅尚於是派隗伯率軍攻郫城,樸泰約定舉火為號,李驤軍在路旁埋伏,樸泰把長梯送出城外。隗伯軍看到火起,爭相攀緣長梯登城。李驤指揮伏兵出擊,大敗隗伯。連夜追擊至成都城下,假呼萬歲,説:“已經取得郫城!”於是進入了少城,羅尚發覺中計,連忙退至太城守衞。隗伯身負重傷,被李雄活捉。李驤攻打犍為,截斷羅尚運送物資的道路,並將太守龔恢擒害。 [24] 
永興元年(304年),羅尚逃往江陽,遣使向朝廷上奏情況,朝廷令羅尚暫統巴東、巴郡、涪陵,來供應軍事給養。羅尚派別駕李興向鎮南將軍劉弘求糧,劉弘的參佐考慮到運糧道路遙遠,加之荊州本地糧食也緊張,就想從零陵撥出五千斛米給羅尚。劉弘説:“天下是一家,互相不分彼此,我現在供給他,就沒有照顧擔心西邊的憂慮了。”於是給羅尚三萬斛米,羅尚靠這些米得以生存。 [25]  同年,羅尚移駐巴郡,派兵搶掠蜀中,抓獲了李驤的妻子昝氏和兒子李壽 [26] 
永嘉二年(308年),朝廷詔書根據羅尚討伐李特的功勞,為羅尚加職散騎常侍、都督二州軍事,進封夷陵侯。長子羅宇被任命為奉車都尉,次子羅延壽被任命為騎都尉。 [27] 
永嘉四年(310年),羅尚在巴郡去世,李雄於是佔據了整個益州。 [28-29] 

羅尚人物評價

蜀人:①“尚之所愛,非邪則佞,尚之所憎,非忠則正。富擬魯、衞,家成市裏;貪如豺狼,無復極已。”②“蜀賊尚可,羅尚殺我。平西將軍,反更為禍。” [30] 
閻式:“尚威刑不立。”
辛冉、李苾:“羅侯貪而無斷,日復一日,令流民得展奸計。”
蔡東藩:“彼李特兄弟與流民同入成都,得良吏以駕馭之,未始不可收為爪牙,乃前有趙廞,後有羅尚,貪慾無藝,反使李特等乘怨行私,挾眾為亂,至特誅而亂似可止矣,然羅尚猶存,民怨未已,蜀豈能有寧日乎?此貪夫之所以終為國禍也。” [31] 

羅尚親屬成員

羅尚祖父

羅蒙,在蜀漢官至廣漢太守。 [30]  [32] 

羅尚父親

羅式,在蜀漢官至牂牁太守。 [30] 

羅尚叔父

羅憲,官至冠軍將軍、假節,封西鄂縣侯。卒贈使持節、安南將軍、武陵太守,諡曰烈。 [30] 

羅尚兒子

羅宇,羅尚長子,官至奉車都尉 [33] 
羅延壽,羅尚次子,官至騎都尉 [33] 

羅尚史書記載

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 [34]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30]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一》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四》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五》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七》

羅尚個人作品

《全晉文》收錄有《策趙廞表》、《貽督護衙博書》。 [1] 
參考資料
  • 1.    《全晉文·卷七十》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04-14]
  • 2.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羅尚字敬之,一名仲。父式,牂柯太守。尚少孤,依叔父憲。善屬文。荊州刺史王戎以尚及劉喬為參軍,並委任之。
  • 3.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一·晉紀三·世祖武皇帝中》:王戎遣參軍襄陽羅尚、南陽劉喬將兵與王濬合攻武昌,吳江夏太守劉朗、督武昌諸軍虞昺皆降。
  • 4.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太康末,為梁州刺史。
  • 5.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及趙廞反於蜀,尚表曰:“廞非雄才,必無所成,計日聽其敗耳。”乃假尚節為平西將軍、益州刺史、西戎校尉。
  • 6.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初,梁州刺史羅尚,聞趙廞反,表“廞素非雄才,蜀人不附,敗亡可計日而待。”詔拜尚平西將軍、益州刺史,督牙門王敦、蜀郡太守徐儉,廣漢太守辛冉等七千餘人入蜀。特等聞尚來,甚懼,使其弟驤於道奉迎,並獻珍玩。尚悦,以驤為騎督。特、流復以牛酒勞尚於綿竹,王敦、辛冉説尚曰:“特等專為盜賊,宜因會斬之;不然,必為後患。”尚不從。冉與特有舊,謂特曰:“故人相逢,不吉當兇矣。”特深自猜懼。
  • 7.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三月,尚至成都。汶山羌反,尚遣王敦討之,為羌所殺。
  • 8.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性貪,少斷,蜀人言曰:“尚之所愛,非邪則佞,尚之所憎,非忠則正。富擬魯、衞,家成市裏;貪如豺狼,無復極已。”又曰:“蜀賊尚可,羅尚殺我。平西將軍,反更為禍。”
  • 9.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初,朝廷符下秦、雍州,使召還流民入蜀者,又遣御史馮該、張昌督之。李特兄輔自略陽至蜀,言中國方亂,不足復還。特然之,累遣天水閻式詣羅尚求權停至秋,又納賂於尚及馮該;尚、該許之。
  • 10.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羅尚遣從事督遣流民,限七月上道。時流民布在梁、益,為人傭力,聞州郡逼遣,人人愁怨,不知所為;且水潦方盛,年穀未登,無以為行資。特復遣閻式詣尚,求停至冬;辛冉及犍為太守苾以為不可。尚舉別駕蜀郡杜苾秀才,式為苾説逼移利害,苾亦欲寬流民一年;尚用冉、苾之謀,不從。
  • 11.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冉性貪暴,欲殺流民首領,取其資貨,乃與苾白尚,言:“流民前因趙廞之亂,多所剽掠,宜因移設關以奪取之。”尚移書令梓潼太守張演於諸要施關,搜索寶貨。
  • 12.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特數為流民請留,流民皆感而恃之,多相帥歸特。特乃結大營於綿竹以處流民,移辛冉求自寬。冉大怒,遣人分榜通衢,購募特兄弟,許以重賞。特見之,悉取以歸,與弟驤改其購雲:“能送六郡之豪李、任、閻、趙、楊、上官及氐、叟侯王一首,賞百匹。”於是流民大懼,歸特者愈眾,旬月間過二萬人。流亦聚眾數千人。
  • 13.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特又遣閻式詣羅尚求申期,式見營柵衝要,謀掩流民,嘆曰:“民心方危,今而速之,亂將作矣。”又知辛冉、李苾意不可回,乃辭尚還綿竹。尚謂式曰:“子且以吾意告諸流民,今聽寬矣。”式曰:“明公惑於奸説,恐無寬理。弱而不可輕者民也,今趣之不以理,眾怒難犯,恐為禍不淺。”尚曰:“然。吾不欺子,子其行矣!”式至綿竹,言於特曰:“尚雖云爾,然未可信也。何者?尚威刑不立,冉等各擁強兵,一旦為變,亦非尚所能制,深宜為備。”特從之。
  • 14.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冬,十月,特分為二營,特居北營,流居東營,繕甲厲兵,戒嚴以待之。冉、苾相與謀曰:“羅侯貪而無斷,日復一日,令流民得展奸計。李特兄弟並有雄才,吾屬將為所虜矣!宜為決計,羅侯不足復問也!”乃遣廣漢都尉曾元、牙門張顯、劉並等潛帥步騎三萬襲特營;羅尚聞之,亦遣督護田佐助元。元等至,特安卧不動,待其眾半入,發伏擊之,死者甚眾。殺田佐、曾元、張顯,傳首以示尚、冉。尚謂將佐曰:“此虜成去矣,而廣漢不用吾言以張賊勢,今若之何!”
  • 15.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於是六郡流民李含等共推特行鎮北大將軍,承製封拜;以其弟流行鎮東大將軍,號東督護,以相鎮統;又以兄輔為驃騎將軍,弟驤為驍騎將軍,進兵攻冉於廣漢。尚遣李苾、費遠帥眾救冉,畏特,不敢進。冉出戰,屢敗,潰圍奔德陽。特入據廣漢,以李超為太守,進兵攻尚於成都。尚以書諭閻式,式復書曰:“辛冉傾巧,曾元小豎,李叔平非將帥之材。式前為節下及杜景文論留、徙之宜,人懷桑梓,孰不願之!但往日初至,隨谷庸賃,一室五分,復值秋潦,乞須冬熟,而終不見聽。繩之太過,窮鹿抵虎。流民不肯延頸受刀,以致為變。即聽式言,寬使治嚴,不過去九月盡集,十月進道,令達鄉里,何有如此也!”
  • 16.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尚頻為特所敗,乃阻長圍,緣郫水作營,連延七百里,與特相拒,求救於梁州及南夷校尉。
  • 17.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河間王顒遣督護衙博討李特,軍於梓潼;朝廷復以張微為廣漢太守,軍於德陽;羅尚遣督護張龜軍於繁城。特使其子鎮軍將軍蕩等襲博;而自將擊龜,破之。蕩敗博兵於陽沔,梓潼太守張演委城走,巴西丞毛植以郡降。蕩進攻博於葭萌,博走,其眾盡降......秋,八月,李特攻張微,微擊破之,遂進攻特營。李蕩引兵救之,山道險狹,蕩力戰而前,遂破微兵。特欲還涪,蕩及司馬王幸諫曰:“微軍已敗,智勇俱竭,宜乘鋭氣遂禽之。”特復進攻微,殺之,生禽微子存,以微喪還之。
  • 18.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晉紀六·孝惠皇帝中之上》:特以其將蹇碩守德陽。李驤軍毘橋,羅尚遣軍擊之,屢為驤所敗,驤遂進攻成都,燒其門。李流軍成都之北,尚遣精勇萬人攻驤,驤與流合擊,大破之,還者什一二。
  • 19.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五·晉紀七·孝惠皇帝中之下》:春,正月,李特潛渡江擊羅尚,水上軍皆散走。蜀郡太守徐儉以少城降,特入據之,惟取馬以供軍,餘無侵掠,赦其境內,改元建初。羅尚保太城,遣使求和於特。蜀民相聚為塢者,皆送款於特,特遣使就撫之;以軍中糧少,乃分六郡流民於諸塢就食。李流言於特曰:“諸塢新附,人心未固,宜質其大姓子弟,聚兵自守,以備不虞。”又與特司馬上官惇書曰:“納降如待敵,不可易也。”前將軍雄亦以為言。特怒曰:“大事已定,但當安民,何為更逆加疑忌,使之離叛乎!”
  • 20.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五·晉紀七·孝惠皇帝中之下》:朝廷遣荊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孫阜帥水軍三萬以救羅尚。岱以阜為前鋒,進逼德陽。特遣李蕩及蜀郡太守李璜就德陽太守任臧共拒之。岱、阜軍勢甚盛,諸塢皆有貳志。益州兵曹從事蜀郡任睿言於羅尚曰:“李特散眾就食,驕怠無備,此天亡之時也。宜密約諸塢,刻期同發,內外擊之,破之必矣!”尚使睿夜縋出城,宣旨於諸塢,期以二月十日同擊特。睿因詣特詐降。特問城中虛實,睿曰:“糧儲將盡,但餘貨帛耳。”睿求出省家,特許之,遂還報尚。二月,尚遣兵掩襲特營,諸塢皆應之,特兵大敗,斬特及李輔、李遠,皆焚屍,傳首洛陽。流民大懼,李流、李蕩、李雄收餘眾還保赤祖。流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保東宮,蕩、雄保北營。孫阜破德陽,獲蹇碩,任臧退屯涪陵。
  • 21.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初,尚乞師方岳,荊州刺史宗岱率建平太守孫阜救之,次於江州,岱、阜兵盛,諸為寇所逼者,人有奮志。尚乃使兵曹從事任鋭偽降,因出密宣告於外,剋日俱擊,遂大破之,斬李特,傳首洛陽。
  • 22.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五·晉紀七·孝惠皇帝中之下》:又攻尚於成都,尚退保江陽。
  • 23.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五·晉紀七·孝惠皇帝中之下》:平西參軍涪陵徐輿説羅尚,求為汶山太守,邀結長生,與共討流。尚不許,輿怒,出降於流,流以輿為安西將軍。輿説長生,使資給流軍糧,長生從之。流軍由是復振。
  • 24.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五·晉紀七·孝惠皇帝中之下》:雄使武都樸泰紿羅尚,使襲郫城,雲己為內應。尚使隗伯將兵攻郫,泰約舉火為應,李驤伏兵於道,泰出長梯於外。隗伯兵見火起,爭緣梯上,驤縱兵擊,大破之。追奔夜至城下,詐稱萬歲,曰:“已得郫城矣!”入少城,尚乃覺之,退保太城。隗伯創甚,雄生獲之,赦不殺。李驤攻犍為,斷尚運道。獲太守龔恢,殺之。
  • 25.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五·晉紀七·孝惠皇帝中之下》:羅尚逃至江陽,遣使表狀,詔尚權統巴東、巴郡、涪陵以供軍賦。尚遣別駕李興詣鎮南將軍劉弘求糧,弘綱紀以運道阻遠,且荊州自空乏,欲以零陵米五千斛與尚。弘曰:“天下一家,彼此無異,吾今給之,則無西顧之憂矣。”遂以三萬斛結之,尚賴以自存。
  • 26.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五·晉紀七·孝惠皇帝中之下》:羅尚移屯巴郡,遣兵掠蜀中,獲李驤妻昝氏及子壽。
  • 27.    《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二年,詔書錄尚討特功,加散騎常侍、都督二州,進爵夷陵侯。長子宇以佩奉車都尉,拜次子延壽騎都尉。
  • 28.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俄而尚卒,雄遂據有蜀土。
  • 29.    《資治通鑑·卷第八十七·晉紀九·孝懷皇帝中》:羅尚卒於巴郡,詔以長沙太守下邳皮素代之。
  • 30.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0-12-31]
  • 31.    兩晉演義:操同室戈齊王畢命 中詐降計李特敗亡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4-10]
  • 32.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羅憲)父蒙,蜀廣漢太守。
  • 33.    《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長子宇以佩奉車都尉,拜次子延壽騎都尉。
  • 34.    《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8-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