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定腸粉

鎖定
在民間傳説故事中,羅定腸粉發源於唐朝嶺南著名佛學道場龍龕巖,是惠能與其瀧州佛學師傅惠積共同發明,惠能很感恩,故為其起名叫作惠積餈 [2] 
羅定是腸粉的發源地,擁有純粹地道的腸粉製作技藝。
中文名
羅定腸粉
別    名
龍龕餈
惠積餈
主要原料
大米
是否含防腐劑
主要食用功效
點心類
適宜人羣
男女老少

目錄

羅定腸粉腸粉起源

油味餈 油味餈
腸粉在廣東是最為普遍的早餐,粉粉嫩嫩、晶瑩剔透的感覺實在美不可言!
而這種傳統美食早在唐代就已經出現,源於瀧州(今廣東羅定市)。瀧州當時為嶺南政治、經濟與文化重地,佛學文化鼎盛。在瀧州各地遍佈大大小小的佛學道場,特別是以龍龕道場最為出名。新州(今廣東新興縣)有一個少年叫惠能,自小喜歡上佛學,聽聞瀧州佛學文化濃郁,不顧母親勸説,不畏艱辛,長途跋涉來到瀧州龍龕道場求學。由於路途較遠,所以惠能來一次就會住上好些日子,就在道場內生活。在龍龕道場,早餐都是吃油味餈,亦稱鹽味餈,是用石磨把大米磨成漿後加些油鹽、花生米(炒後壓碎)、葱、韭菜等混在一起,然後添加到平整的容器內(薄薄的半釐米厚),然後放入鍋內蒸。蒸好了就成了一層大塊的米糕,然後再往容器內添加另一層生米漿,直接添加在已經蒸熟了的米糕上蒸,這樣重複添加四五層蒸熟後就成了瀧州當時傳統美食油味餈。
廣東羅定龍龕巖腸粉 廣東羅定龍龕巖腸粉
有一年,嶺南大地出現罕見旱災,以致農作物失收,羣眾糧食緊缺。因當時瀧州在嶺南為富裕地區,春州(今廣東陽春市)、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等周邊地區難民大量湧入。時任父母官陳普光與惠積商議決定把龍龕道場設為臨時避難場所,在瀧州大地進行募捐物資、糧食集中供應難民日常需求。但由於難民數量較多,日常用餐已經沒有米飯,僅供應油味餈也難以維持。看着儲備糧食日益減少,而正在這時候,在廚房幫工的惠能不小心把盛滿米漿的大桶弄偏了,桶內剩下的米漿不到一半。惠能如實向惠積師傅彙報,惠積師傅沒有責怪他,自己來到廚房,看了一下,讓惠能去生火,自己就往桶裏加滿了清水,重新攪拌一次。米漿變得很清稀,然後惠積師傅輕輕地往容器內倒入一勺米漿,拿起來左右擺讓其平鋪在容器周圍,跟着就放入鍋內蒸。由於這次米漿很清稀,且比較薄,很快就熟透了。惠積師傅把蒸熟透的油味餈直接拿出來,並沒有加第二層,但卻發現這次的油味餈白如雪花、薄如蟬翼、晶瑩剔透,惠積師傅與惠能都感到驚訝。馬上嘗試一下,吃起來鮮香滿口、細膩爽滑、還有一點點韌勁,味道一點也不比原來的油味餈差,簡直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這樣做出來的油味餈,不但味道好,且也可以在一定原料情況下提高了產量,惠積馬上分咐惠能與其他徒弟採用這種方法做食物。由於這種方法做出來的油味餈太薄了,不能像之前的可以分成一塊塊,所以只能全部鏟回一堆然後再分切成一段段或不分。這就是腸粉做法的由來,但當時還沒有叫做腸粉,為了與原有油味餈區分,大家就叫它做油味餈。災難還沒有得到減輕,惠積親自參與改進油味餈片改進研究工作,之後安排寶亮、惠能等弟子為瀧州百姓傳授新油味餈做法,這種油味餈片很快就在瀧州大地傳播開。惠能很懂感恩,在傳播過程中幫起了個新的名稱,叫作惠積餈。由於惠積餈源自龍龕道場,當地也有人稱之為龍龕餈。
腸粉已經是廣東著名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腸粉分鹹、甜兩種,鹹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而甜腸粉的餡料則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腸粉按流派分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布拉腸粉,另一種是抽屜式腸粉,由於使用的製作工具不同,所以導致做出的腸粉都不相同。
布拉腸粉品嚐餡料為主(腸粉漿大部分是使用粘米粉再添加澄面、粟粉和生粉)。抽屜式腸粉(腸粉漿是使用純米漿做成)主要品嚐腸粉粉質和醬汁調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