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羅倫氏器

鎖定
羅倫氏器(亦稱羅倫氏壺腹),是橫口魚類接近頭部頂端的一種感受器〔亦稱膠質管(德Gallertrohr)〕。
中文名
羅倫氏器
外文名
Lorenzini's ampulla
別    名
羅倫氏壺腹
類    別
橫口魚類感受器
其開口於體表的細長管,裏面充滿膠樣物質,深入於表皮下,頂端膨大成為壺腹(ampulla)。烏鯊的這種管是由幾條集合起來,頂端有壺腹羣;而六鰓鯊的管是單一的,頂端聚集着壺腹,有隔壁而成為1個。從壺腹的端部有神經伸入中樞。壺腹不論哪一種,數目是一定的,但其向外的開口數,則由於生物的種類不同而有很大差異。硬骨魚的鰻鮎有同樣的壺腹。此感受器的功能,Sand氏(1938)認為是一種温度的感受器,但以後證明對壓力變化和海水鹽類濃度有感受能力。由於管中充滿膠狀物質,鹽類濃度直接影響到壺腹內部是困難的,並且管壁具有高的電抵抗性,因此從這些方面來看,可認為壺腹是電的感受器,入口部位的電位變化可影響到內部。已經證明,其電感度在海水中可達1uV/cm。鯊魚和鰩魚類在海中活動時,容易發現埋在砂中的食物(活魚),就是因為感受到魚的心臟和肌肉裏出來的活動電流。如以透明的絕緣體覆蓋在魚體上,則鯊魚和鰩魚就不會到它們附近來,由此可知,這種探覺不是由於視覺,而是由於壺腹具有電接受器的作用所引起的。本器是側線器的一種,但作為接受器細胞的有毛細胞,據説缺少其它側線器的那種9+2的纖毛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