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羃䍦

鎖定
羃䍦,一種獨特的古代帽飾,最早出現於晉代,流行初期男女均可以穿戴。唐朝之後主要是女子穿戴,用來遮蔽面貌,不讓路人窺探 [1-3] 
(概述圖來源: [4] 
中文名
羃䍦
拼    音
mi lí
詞    義
古代女子飾物,近似面紗
來源出處
《舊唐書•輿服志》等
唐代前期,婦女騎馬或出行還得帶着“羃䍦(mi lí)”,近似於面紗,用來遮蔽面貌,不讓路人窺探。羃䍦作為一種獨特的古代帽飾,在歷史上延續了近500年。主要用來遮蔽容貌及身體,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晉代,流行初期男女均可以穿戴,到了隋唐時主要為婦女使用。羃與䍦最早分別指代兩件物品,即巾帛和白帽。直到晉代,“羃䍦”兩字才組合在一起才出現。羃䍦不僅能夠遮蔽全身,有些還用圖案或者飾物進行裝飾。南朝梁吳均《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之一雲:“羃䍥懸青鳳,逶迤搖白團。”詩文中講到羃䍦上附有青鳳圖案。梅堯臣的《陌上二女》中則有:“素手搴羃䍦,柔纖明春荑。”自明代以來,楊慎、方以智、沈從文、楊機、周錫保等學者曾對羃䍦形象進行過專門探討,但由於缺乏實物資料佐證,當時對羃䍦具體形象的討論限於文字記載。自武周朝之後,風氣更為開放,婦人未必都要佩戴羃䍦,往往只帶帷帽便可策馬馳騁。宋代開放程度不比唐朝,女子出行一般要戴上蓋頭或是“羃䍦”以遮蔽面容 [1-3] 
據《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唐初的女子外出時須戴上羃䍦或幃帽遮蔽容顏,以避免路人窺視。然而,“則天之後,帷帽大行,羃䍦漸息”。唐朝中後期,自信女子不再被嚴格拘於內室之中,她們開始揭去羃䍦,騎乘於市井之間;在有男子參加的公開的佛教廟會中,她們也會穿着低胸的衣服,展現自身的女性魅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