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罪惡之城

(美國2005年由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電影)

鎖定
《罪惡之城》是改編自弗蘭克米勒的同名漫畫,由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弗蘭克·米勒昆汀·塔倫蒂諾執導的動作電影。
影片講述三個故事:Sin City,The Big Fat Kill和That Yellow Bastard。這三個故事都發生在一個虛構的城市——罪惡之城,而在這座城市中,主教大人、參議員、警察卻正是罪惡的根源。 [1] 
該片於2005年4月1日在美國上映。
中文名
罪惡之城
外文名
Sin City
其他譯名
萬惡城市
罪惡城
原罪之城
罪惡都市
類    型
動作、驚悚、劇情
出品公司
帝門影業公司
製片地區
美國
拍攝日期
2004年3月29日
導    演
弗蘭克·米勒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編    劇
弗蘭克·米勒
製片人
鮑伯·韋恩斯坦 [2] 
主    演
傑西卡·阿爾芭
布魯斯·威利斯
克里夫·歐文
戴文青木
本尼西奧·德爾·託羅 [2]  展開
片    長
124 分鐘
上映時間
2005年4月1日(美國)
票    房
158000000 美元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黑白、彩色
電影分級
USA:R
imdb編碼
tt0401792
出品時間
2005年
製片成本
$40,000,000 (estimated)

罪惡之城劇情簡介

罪惡之城的劇照
罪惡之城的劇照(20張)
講述三個故事:Sin City,The Big Fat Kill和That Yellow Bastard。這三個故事都發生在一個虛構的城市——罪惡之城,而在這座城市中,主教大人、參議員、警察卻正是罪惡的根源。故事由米基·洛克所扮演的醜陋的大塊頭Marv開始。他與漂亮女人歌迪發生了一夜情,歌迪的美貌與柔情令他有一種被救贖的感覺,並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來自女人的“愛”。但當MARV半夜驚醒,卻發現睡在身邊的歌迪已經被殺。他卻成警方追捕的對象。MARY為抓住殺死歌迪的真兇,展開了復仇之旅。 [3] 

罪惡之城演職員表

罪惡之城演員表

罪惡之城職員表

製作人 鮑伯·韋恩斯坦Bob Weinstein、哈維·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Elizabeth Avellan、Bill Scott
導演 弗蘭克·米勒Frank Miller、羅伯特·羅德里格茲Robert Rodriguez、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
副導演(助理) Brian Bettwy、Susan Jasso、Scott R. Meyers
編劇 弗蘭克·米勒Frank Miller
攝影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Robert Rodriguez
配樂 約翰·戴布尼John Debney、格里莫·瑞維爾Graeme Revell、羅伯特·羅德里格茲Robert Rodriguez
剪輯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Robert Rodriguez
選角導演 Mary Vernieu
美術設計 Steve Joyner、Jeanette Scott
視覺特效 Thierry Delattre、Daniel Leduc、Richard Martin、Stuart T. Maschwitz、羅伯特·羅德里格茲Robert Rodriguez、Ryan Tudhope
佈景師 David Hack、Jeanette Scott
展開
[演職員表來源 [4]  ]

罪惡之城角色介紹

  • 南茜
    演員 傑西卡·阿爾巴

    當年被警察哈提甘保護的小女孩後來變成了紅舞女郎

  • 哈提甘

    惟一的正直警察哈提甘,在即將退休的時候,為了保護一個11歲的小女孩,不惜得罪參議員的兒子“黃混蛋”,因此結下糾纏不清的仇恨。

  • 馬沃
    演員 米基·洛克

    馬弗面貌醜陋,肢體粗硬,加上暴躁無常的脾氣,許多人都對他敬而遠之,一天他偶遇容貌秀美的女孩歌迪,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温暖的愛情在這對美女和野獸之間萌生了。她給了他從未感覺過的温暖和理解,他也下決心因為她而改變自己,並不惜犧牲一切代價來保護她的安全。

  • 歌迪
    演員 傑米·金

    令馬沃為之瘋狂的美女,與馬沃發生了一夜情,本意為了讓馬沃保護,但就在第一次感受到“愛”的時候,她突然被殺手凱文殺害。

  • 德懷特

    一名浪子,為了保護妓女誤殺了腐敗警察,導致了警察與妓女的衝突

  • 凱文

    第一條故事線的反派,下令殺死歌迪的黑幫頭子,後被馬沃報復

  • 黃混蛋

    參議員的兒子“黃混蛋”,反派人物

  • 米荷

    蓋兒手下的沉默女殺手

[角色介紹來源 [5]  ]

罪惡之城幕後花絮

  • 影片由Sony HFC-950s型攝影機拍攝完成。
  • 美國當地時間2009年12月20日 布萊特妮·墨菲因心臟病發作逝世 享年32歲
  • 扮演馬弗的米基·洛克每次化妝都需要兩個半小時,卸妝也要耗時45分鐘。
  • 尼克·斯塔爾每次需要5小時才能變成黃雜種。
  • 亞德里安·布洛迪曾希望扮演傑奇。
  • 喬什·哈奈特瑪麗·謝爾頓出演的片頭源自《罪惡之城》系列之《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
  • 在影片拍攝期間,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和弗蘭克·米勒將原著做成的畫板當作情節串連圖板。
  • 片中脱衣舞夜總會的背景中和紙板火柴的圖案上曾出現《罪惡之城》系列之《Booze, Broads, and Bullets》的封面。
  • 片中南希和温迪的車牌號都是“LEV 311”, 其中的數字源自弗蘭克·米勒的妻子兼長期合作者林恩·瓦爾利的生日--3月11日。
  • 片中美穗用的劍出自《殺死比爾Ⅰ》中的“瘋狂88人組”,昆汀·塔倫蒂諾將這些劍保存在自己的車庫裏。
  • 羅德里格茲最初希望約翰尼·德普扮演傑奇,但德普因片約在身而無法出演。在奧斯卡頒獎晚會上,羅德里格茲看到披着長髮的本尼西奧·德爾·託羅,那樣子和傑奇一模一樣,於是羅德里格茲告訴德爾·託羅不要剪掉長髮,並將漫畫書和片頭寄給了他,德爾·託羅立即簽約出演。
  • 片中哈迪根曾使用Beretta M93R衝鋒手槍,這把槍經過了改裝,曾出現在《機器戰警》系列影片中。弗蘭克·米勒曾是《鐵甲威龍2》和《機器戰警3》的編劇。
  • 克里斯托弗·沃肯、威廉·達福、史蒂夫·布西密和邁克爾·道格拉斯都曾為本片演員的人選。
  • 普通的假血很難在畫面中呈現出片中白血的效果,於是劇組人員使用了帶有熒光的紅色液體,再在後期製作中將液體變為白色。
  •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曾是扮演小羅克的最初人選。
  • 凱特·波茨沃斯曾是扮演蓋爾的最初人選。
  • 在漫畫書中,黃雜種駕駛的是布加迪57C Atlantic,而在影片中,製片方將其替換為1936年款凱迪拉克Limo,因為布加迪57C Atlantic的4天租金高達23萬美元。另外,黃雜種的車牌是“TYB 069”,其中“TYB”正是“That Yellow Bastard”的縮寫。
  • 片中只有凱蒂的酒吧、雪莉的住所和結尾的醫院是在實際佈景拍攝,其餘都是在綠屏背景中拍攝的。
  • 傑西卡·辛普森曾希望扮演南希。
  • 雖然三個故事中都出現了布萊特妮·墨菲,但她用一天時間便拍完了自己的所有戲份。
  • 片中出現了41具死屍。
  • 安東尼·邁克爾·哈爾(Anthony Michael Hall)曾為扮演德懷特的人選。
  • 雖然原著中有很多南希的裸露畫面,但在片中扮演南希的傑西卡·阿爾巴拒絕拍攝任何裸露鏡頭。
  • 在影片拍攝期間,羅德里格茲曾在當地夜總會舉辦搖滾音樂會,羅德里格茲自己的樂隊和布魯斯·威利斯的樂隊The Accelerators都在音樂會上登台獻唱。參加音樂會的都是《罪惡之城》和在附近拍攝《盲區行者》的演職人員,音樂會的所有收入都被捐贈給慈善機構。 [6] 

罪惡之城獲獎記錄

時間
獎項
名稱
獲獎對象
獲獎情況
2005年
戛納電影節
技術大獎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獲獎
最佳影片
《罪惡之城》
提名
最佳電影剪輯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提名
最佳配樂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最佳男配角
米基·洛克
最佳視覺效果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最佳攝影
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最佳男配角
米基·洛克
獲獎
最佳動作冒險/懸疑電影女演員
提名
最佳動作冒險電影
《罪惡之城》
佳電影壞蛋
愛爾蘭電視電影獎
最佳男配角
獲獎
2006年
最佳男配角
米基·洛克
獲獎
最佳特別版DVD
《罪惡之城》
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
《罪惡之城》
最佳女配角
提名
最佳化妝
Howard Berger、格里高利·尼克特洛
[獲獎記錄來源 [7]  ]

罪惡之城幕後製作

罪惡之城創作背景

《罪惡之城》誕生於1991年,出自名漫畫大師弗蘭克·米勒之手。
不過,如果説米勒會對自己的作品心存顧慮,那便是好萊塢的改編意圖。他從一開始起,就認為那是不可行的。不是因為電影形式不適合表現這些故事,而是因為就米勒的理解,電影工業勢必會扭曲他的作品。
羅德里格茲向來喜歡冒險,從超低成本的《殺手悲歌》、恐怖片《從黃昏到黎明》,到《非常小特務》,全都顯現出其獨具慧眼。當翻開《罪惡之城》的第一頁,羅德里格茲便被完全吸引了。羅德里格茲太喜歡《罪惡之城》了,以至決定將原著原封未動的搬上大銀幕,他所要做的是轉化,而並非改編。憑藉對數字電影的瞭解,羅德里格茲當然能將《罪惡之城》如實呈現。
羅德里格茲自己出資拍攝了一段樣片,在曼哈頓的一家酒吧中用筆記本電腦放給米勒看,結果米勒讚不絕口。為了進一步消除米勒的顧慮,羅德里格茲親自打出一個劇本交給米勒。“那就是為什麼影片根本沒有編劇,因為我打出來的都是我在米勒書中看到的,並進行了編輯。我將米勒的三部作品轉錄成一個劇本,分別是《The Hard Goodbye》、《The Big Fat Kill》和《That Yellow Bastard》,”羅德里格茲説,“我告訴他,我們不必現在就敲定合作,我們可以在週六找來我的演員朋友和我的劇組人員將片頭拍攝出來,我的公司會添加效果,配樂也由我負責。在一週之內,你會看到完成的片頭,到時再決定我們是否有能力拍攝。”最終,這段片頭僅用10小時便拍完了。果然,米勒被這段片頭迷住了,他終於意識到了羅德里格茲的創造力。得到米勒的授權後,羅德里格茲仍希望米勒能在影片拍攝中起到核心作用。 [6] 

罪惡之城拍攝過程

影片的演員陣容很快開始成形,早在籌拍階段,羅德里格茲就告訴米勒,影片的演員陣容將格外強大。因為羅德里格茲知道,當演員們得知他們的項目,以及會完全忠於原著,便會紛至沓來。如此可靠、新鮮和激動人心的素材很容易引起大批演員的關注。羅德里格茲説:“第一天我就和米基·洛克見了面,第二天是布魯斯·威利斯,於是一發不可收。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個幸運的拍攝計劃。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我為説服弗蘭克拍攝的片頭,我們與演員會面時,會讓他們看弗蘭克的書和我拍的片頭,這樣他們就能準確的獲知影片的理念。”
在和羅德里格茲交談之後,米基·洛克到漫畫書店買下了米勒的作品。從小到大,他從沒進過漫畫書店,很少看漫畫書。可當他看到馬弗的故事時,頓時興奮不已。
扮演冷血惡魔凱文的伊利亞·伍德認為在片中轉換戲路很有趣,他親自完成了各種各樣的踢跳。在伍德看來,凱文是個很有魅力的角色,他令人難以置信的冷靜正是在這瘋狂世界中的獨特之處。在德州的片場,伍德被進一步征服了,因為他看到羅德里格茲對故事充滿熱情,而米勒正在目睹自己的作品鮮活起來,那種氛圍讓人興奮。
在物色扮演德懷特的演員時,羅德里格茲和米勒最初沒想到有合適的人選,直到想起寶馬商業廣告片中的克里夫·歐文,他的神秘和冷峻正好迎合了德懷特的特點。
在談到蓋爾的角色時,米勒説:“蓋爾這個角色的要求很高,很明顯她必須性感,同時還要急躁、熱情和有趣。羅莎里奧用窈窕的步態就能表現出這一切,我對蓋爾的所有了解都能被她演繹出來。”羅莎里奧説:“對我來説,每當我穿上她的服裝、完成髮型和妝容,都會感到自己好像變成了這個狂野的女人,我喜歡蓋爾。”
米勒很喜歡自己筆下的雪莉,在影片中,雪莉貫穿着三個故事,而且對德懷特的故事起到關鍵作用。在布萊特妮·墨菲身上,米勒發現了雪莉的影子。他説:“在我創作漫畫時,就很喜歡雪莉的態度和説話方式。我一直想象着她有着支離破碎的聲音,但在漫畫中是無法體現的。多年後,一個外形相似的女子站在我面前,開始念起我的對白,她的聲音在四周破碎開來。我能説什麼?只能被打動。”
可以説本尼西奧·德爾·託羅扮演的傑奇是片中的亮點,米勒對德爾·託羅的表演讚不絕口:“本尼西奧在用令人難以置信的方法如實呈現。他是一個具有非凡天賦的出色演員,他的表現真是不可思議,他就是我筆下的傑奇。”在德爾·託羅看來,《罪惡之城》的漫畫書不止是模板,更像是劇照,作為演員,必須從中汲取活力。為了深入塑造角色,德爾·託羅向米勒瞭解傑奇的背景故事,深刻領會了其從警察變為惡棍的人格轉變。
片中的冷酷武士美穗也是米勒喜歡的人物之一,因為在罪惡之城中,美穗猶如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精靈,她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魅力。城中的每個人都在喋喋不休,而只有美穗保持着沉默,在神秘中潛藏着致命的力量。扮演美穗的戴文青木也非常喜歡這個角色:“弗蘭克·米勒對這個人物充滿熱情,他幫助我理解和表現人物。因為她不説話,所以她的動作必須很酷,很搶眼。”為了練就美穗的身手,戴文青木在三位教練的指導下學習了空手道和劍術,從而可以熟練使用美穗的各種兵器。
片中的哈迪根是城中最後一個正直的警察,布魯斯·威利斯是羅德里格茲立即想到的人選。他説:“我曾經看過80年代的電視系列劇《藍色月光》,布魯斯在劇中扮演了一位辣手警探,雖然是喜劇風格,但他表演得很率直,而且在黑白畫面中他看起來很不錯。所以我給他看了片頭,他立即決定加入。” [8] 

罪惡之城後期製作

因為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米勒作品中的視覺和光線效果,於是羅德里格茲使用了《非常小特務》中的相似技術,讓演員們站在綠屏背景中,用最先進的高清晰攝影機取景。之後,特效部門將電腦生成的漫畫圖案添加到背景中。
影片拍攝需要的高科技裝備和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在羅德里格茲在德州奧斯汀成立的Troublemaker Studios齊聚一堂,早在製片廠的籌建階段,羅德里格茲和伊莉莎白·艾芙隆就以在影壇興風作浪為宗旨,強調無拘無束的創作氛圍。
羅德里格茲説:“在Troublemaker製作《罪惡之城》有着絕對優勢,在這裏我們可以遠離傳統制片體系,而又能找到需要的一切。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曾説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地方,因為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可以共同工作。”
本尼西奧·德爾·託羅回憶説:“在最開始,那種感覺很奇怪,因為所有的一切全憑你自己的想象。我必須把注意力從綠屏上移開,全神貫注的置身於片中的世界。這樣拍戲很有趣、很特別、很新鮮。我之所以稱羅伯特和弗蘭克為巫師,是因為他們找到了將繪畫轉化成特效的方法,他們把水變成了酒。”
影片最初的圖像都是彩色的,後來在羅德里格茲的指導下,製作人員去掉了顏色,變成純黑白影像,但顏色隨時都可以回到畫面中。羅德里格茲將顏色當作了武器,顏色由此也成為了強有力的敍事工具。於是片中的歌蒂有着真實膚色和金髮,而黃雜種的芥黃色皮膚也分外打眼。如果羅德里格茲想突出某個人物的痛苦,他會讓血液迴歸鮮紅,就像顏色特寫一樣。
羅德里格茲找到三個特效公司為影片製作背景特效,每個公司負責一個故事,其中Hybride Technologies負責《The Hard Goodbye》、Café FX負責《The Big Fat Kill》、The Orphanage負責《That Yellow Bastard》。每個故事都需要600多個特效,每個公司都竭盡了全力。 [8] 

罪惡之城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帝門影業公司Dimension Films [美國]
Troublemaker Studios [美國]
發行公司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巴西] ..... (2005) (Brazil) (VHS) (DVD)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瑞士] ..... (2005) (Switzerland) (DVD)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Germany) GmbH [德國] ..... (2005) (Germany) (theatrical)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Italia [意大利] ..... (2005) (Italy) (all media)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阿根廷] ..... (2005) (Argentina) (theatrical)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 (2005) (Switzerland) (theatrical)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英國] ..... (2005) (UK) (theatrical)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新加坡] ..... (2005) (Singapore) (theatrical)
FS Film Oy [芬蘭] ..... (2005) (Finland) (theatrical)
GAGA Communications [日本] ..... (2005) (Japan) (theatrical)
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Miramax Films [美國] ..... (2005) (Japan) (theatrical)
Pan Européenne Distribution [法國] ..... (2005) (France) (theatrical)
Prooptiki [希臘] ..... (2005) (Greece) (theatrical)
RCV 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 (2005) (Netherlands) (theatrical)
SPI International [捷克] ..... (2005)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West [俄羅斯] ..... (2005) (Russia)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CafeFX [美國] ..... (digital visual effects)
Hybride Technologies [加拿大] ..... (digital visual effects)
K.N.B. Effects Group [美國] ..... (special makeup effects)
The Orphanage [美國] ..... (digitalvisual effects)
Troublemaker Digital Studios [美國] ..... (design and previsualization)
其它公司
501 Post [美國] ..... post-production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國] ..... cranes and dollies
Varèse Sarabande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製作發行來源 [8]  ]

罪惡之城發行信息

罪惡之城票房信息

《罪惡之城》2005年4月1日在北美3230家院線同時上映,票房收入2800多萬美元,登陸北美票房榜榜首。 [9] 

罪惡之城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映/發行日期 (細節)
美國
2005年3月28日 ..... (Westwood, California) (premiere)
美國
2005年4月1日
法國
2005年5月18日 ..... (Cannes Film Festival)
法國
2005年6月1日
中國香港
2005年6月2日
英國
2005年6月3日
德國
2005年7月30日 ..... (München Fantasy Filmfest)
德國
2005年8月11日
日本
2005年10月1日
[上映日期來源 [8]  ]

罪惡之城影片評價

布魯斯·威利斯 布魯斯·威利斯
罪惡之城由三個不怎關聯的故事組成:Hartigan的半生旅程、Marv的孤膽復仇記和Dwight的城市歷險。性格截然不同的三個男人,都有一身不怕死的蠻勁和一個深愛的女人。三個故事都發生在這個墮落荒廢,紙醉金迷的罪惡之城,彼此之間的鏈接只有個別無關緊要的NPC角色:布魯斯故事中長大成人的Nancy是酒吧裏的舞娘,酒吧裏的女侍者是歐文故事中的開頭關鍵人物,在第一個故事中被Marv殺死的Kevin又出現在被分為兩段的布魯斯故事後段的場景中,而片中唯一重複的場景——酒吧裏起舞的Nancy又將第一和第三個故事在時間和地點上連接起來。於是整個故事在套用《低速小説》1-2-3-1的故事結構之後,再用片頭和片尾同時出現的殺手美男,為影片畫了一個完美的圓。
片子使用黑白兩色,不,實際上還有被渲染極致的紅和黃,綠。無論是血紅的天空,金黃色的怪物,還是碧綠的美人雙眸,在黑、灰與白的純色世界裏,都更顯得氣勢逼人。除了能夠完全擬合漫畫原著的雙色世界,這樣做還有幾個好處——在不丟失視覺衝擊的前提下,適度降低暴力血腥的為觀眾帶來的負面效果,甚至讓某些血腥鏡頭顯得相當幽默。儘管如此,該片的血腥指數仍然令人髮指,血液四濺,肢體與頭顱亂飛……影片似乎絲毫不顧及正當流行的暴力美學,有意把界限提高,用更純粹的視覺和心理錯覺渲染罪惡之城的漫畫暴力。
獨白作為影片的另一特色,在其他漫畫電影中也不常見。三位主人公或多或少的獨白——低沉陰冷的聲音,展現給觀眾性格角色的同時,剛好配合影片黑暗、冰冷又即時狂熱的背景。其中Marv的獨白最多,這也和他在墮落之城裏的孤獨性格符合;Dwight的獨白最少,恰好是他冷酷的標牌。表演一向是影片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罪惡之城裏眾角色彷彿獨身打造。尤其是米基·洛克扮演的Marv,這張可以和Ron Perlman競演Hellboy的大臉終於在2005年愚人節這天有了不同以往的亮相;布魯斯韋利斯依然是以往的豪情警察,多了蒼老和無奈,縱有悲情的結局;剛剛拿得金球最佳男配角的歐文獨當一面;Elijah Wood扮演的食人魔也讓人印象深刻……鑑於篇幅關係,其他身着SM行頭的女性角色就留給別人來評説好了。
想必會有人指責影片的道德含量不高,除了毫無意義的影像和缺乏內涵的故事情節之外,電影似乎沒有説明什麼,崇尚暴力?要知道就連蜘蛛俠也意味深長的告訴我們:世界是需要英雄的,而英雄也是需要信仰的。在《罪惡之城》裏邊幾乎沒有英雄。米基·洛克為了一個妓女捨生入死,布魯斯威利斯為了深愛的女孩射穿自己的腦袋—— 影片在近乎完全脱離現實世界的基礎上用最基本的人物感情(甚至肉慾)來維持主觀上的正義,這在現實世界的道德觀中是不可取的。對於這樣一部完全忠實原作的電影,那樣的反對意見也無非是那些仍不解與漫畫為何物的迂腐腦袋的説辭。漫畫不為説教,所以問題不是看完以後學到了什麼,而是“享受”了什麼?表現在畫面上,就是超酷的造型,誇張的表情和類似電影電視的活動畫面,其間用讀者的想象力來填充。何況像這樣的cult comic,它並非像朋克音樂一般歇斯底里的暴力咆哮,也不似如荒誕文學裏用想象世界對現實的嘲笑。罪惡之城在這一點可謂完美表現——完全忠實原漫畫的造型,把畫面框架原封不動般上銀幕,輔以出色的特技和背景音樂,變本加厲的表現暴力來滿足天生本狂的人性。漫畫愛好者們怎能不欣喜若狂?
漫畫、暴力、與口口相傳的好口碑成為本片能夠虜獲好萊塢愚人節週末大批觀眾的原因,而色彩、表演、獨白,當然也可以算上並非首創的環形結構,是本片不同於以往任何一部漫畫電影得出彩之處。僅僅是後期製作中的色彩應用已經足以把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斯記入電影史冊。還有,別忘了,無處不在的昆汀這回也在罪惡之城中導演了一小段系列鏡頭。如此就不難解釋不少人會把此片與Pulp Fiction以及Kill Bill聯繫起來的原因了。
垂直落下的雨點和急速升起的虛擬鏡頭將整個黑夜城市化作“Sin City”幾個血紅的字母。孤獨、迷離,愛情與原始慾望之都,它用暴力的電影語言和獨特的影像方式告訴我們,這即有可能是2005年介於cult與entertainment之間近乎完美的一部電影。(網易娛樂評)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