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罐罐蒸饃

鎖定
罐罐蒸饃是甘肅省涇川地區特色傳統小吃,麪粉和後經反覆揉搓,回餳做饃。皮薄層多,硬而有韌,涼食酥而不粘,後味香甜,耐於久貯。罐罐蒸饃酥軟可口,醇香味長,熱柔冷酥,具有長期存放不黴、不餿、不變味之特點。用開水浸泡,如棉蕾試展,白蓮初綻,其味不減,是旅途必備之佳品。 罐罐蒸饃,一個個皮兒透亮,雪白鮮嫩,最為人稱道。
中文名
罐罐蒸饃
地    區
甘肅省涇川地區
類    型
傳統小吃
用    料
麪粉
食用地區
北方

目錄

罐罐蒸饃特色

罐罐蒸饃,形如上大下小的壇罐,故得其名。每個饃重約二兩,饃皮光澤透亮,吃在嘴裏酥活。更讓人稱奇的是掰開一看,饃瓤層層疊疊,恰似含苞欲放的蓓蕾,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罐罐蒸饃來由

相傳在清康熙年間,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訪賢路過涇川,地方官將民間蒸制的罐罐蒸饃貢上,皇帝品嚐後大加讚賞,並定為貢品,歲歲朝貢,“罐罐蒸饃”之名始盛,時至今日風味不減當年.

罐罐蒸饃傳説

罐罐蒸饃 罐罐蒸饃
傳説在明朝末年,斜口鎮周圍的村子都賣饃,而離鎮二里來路的西張村,做的饃最好!這個村窮家富户都賣饃,有這兩句歌謠,“富家賣饃為發家,窮家賣饃為餬口。”有人要問,窮家都不能餬口,咋還賣白蒸饃?原來窮人買了糧,白麪蒸了饃賣了,夠了本,剩下的黑麪、麩皮,就夠家裏人餬口了。
西張村有個張老漢,老兩口無兒無女,家裏只有一畝薄田。這年鬧饑荒,想賣饃餬口,只是一時無錢買糧,老兩口急得沒辦法。就在這時,村裏一個地主死了,弟兄三個,老大老二搶光了家產,把十多歲的老三攆出門外。張三在外流浪,好心的張老漢看他可憐,便把他收留了。這張三兒可不象兩個哥哥,他幫張老漢搖耬種地,擔水掃院,真是親如一家。一天,他發現老漢愁眉不展,後來知道了原因,便把自己十幾年積攢的壓歲錢拿了出來,這樣,才做起了賣饃的生意。
有一天,張老漢把面剛搓好,突然聽見張三兒喊“大呀,媽媽昏過去了!”他扔下手裏的活,忙去照看餓昏了的老伴。等老伴清醒過來急忙去蒸饃,面已變得很硬,他無心加水,只是多揉了幾下,就胡裏馬大地蒸了。這次蒸的饃比往常高,他怕沒熟,拿了一個掰開和三兒同嘗,兩人齊聲説:“蠻好!又酥又香。”擔到集上去賣,吃了的都翹大拇指。
罐罐蒸饃 罐罐蒸饃
卻説有位縣官經過斜口,肚裏餓了,便命隨從買些吃食。那隨從見別的食品不好拿,心裏説“乾脆就買些蒸饃”。街上賣饃的很多,不知哪家的好吃?這時,從他身邊擠過幾個人,手裏拿着饃邊吃邊説:“張老漢的饃就是美!”“…人越吃越愛吃。”他忙拉住一個,請領他去尋張老漢。
不巧,張老漢的饃已賣完。隨從不依,硬要他回家去取,恰好家裏剛蒸出一鍋,就是面黑,不搭眼。張老漢忽然想起一個買賣人的話,説用硫黃燻布,布就格外白,忙拿了些硫黃試着燻饃。結果燻出的饃皮兒特別的白,展展妥妥,還透着光亮,就象那剛剝了殼的雞蛋。他把饃獻給了縣官,縣官吃了連聲稱讚:
“美哉!美哉!不知它叫什麼名字?” [1] 
“這……”這可把老漢難住了,心想:“好吃就行了,還管啥名子!”正好這時,一個賣豆腐腦兒的從面前經過,他忽然想起蒸饃的樣子就象裝豆腐腦的瓦罐子,忙脱口而出説:“叫抽罐罐兒蒸饃。”
“好個罐罐兒蒸饃!有意思!有意思!”縣官非常高興,嘴裏品着味,手裏把玩着,讚不絕口“贈你紋銀十兩。以後按月給我送一次饃來。”
從此,張老漢的罐罐蒸饃,便在八百里秦川出名了。張老漢把手藝傳給了張三兒,不幾年,張三便成了當地的富户。他為了叫當地的窮哥們都過上富裕的日子,便把手藝傳給了大家,如今,斜口一帶人,都會做罐罐蒸饃,成了臨潼的風味特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