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 中文名稱
- 罐子窯村
- 行政區類別
- 村鎮
- 所屬地區
- 中國雲南省富源縣營上鎮
- 經濟發展類型
- 高效產業經濟
罐子窯村罐子窯村簡介
編輯塘罐子窯村位於雲南省富源縣營上鎮,由於氣候寒冷,土壤貧瘠,只有極少量含硫較多的煤炭資源,是出了名的貧困村。“山高水冷石頭多,荒山野嶺無法活”成了罐子窯村的真實寫照。改革開放以後,村民們的不懈努力,村民逐步擺脱貧困,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起來。但居住環境從根本上沒有得到改善,“屋內電氣化,屋外髒亂差”現象極為突出。隨着“三村四化建設”方案的實施,貧窮落後的現狀得到了根本改變。
罐子窯村罐子窯村發展
編輯該鎮把罐子窯確定為試點村後,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明顯、羣眾積極性高的良好優勢,廣泛發動羣眾投工投勞,做到思想上有位置,日程上有安排,發展上有規劃,工作上有措施,投入上有保證,行動上有效果,選準大河烏豬、經濟竹子、魔芋、山羊為主,發展高效產業經濟,實現了農業產業特色化;抓好“四通五改”建設,實現了道路房屋整潔化、村風民俗文明化,團結互助和諧化。該村種植魔芋20畝、經濟竹子60畝、養殖大河烏豬56頭、養羊390只,實現年純收入30餘萬元,人均純收入3000元,一些農户騎上摩托車、駕駛着自己的汽車,用上了洗衣機,看上了電視機,腰間掛起了手機,日子過得紅紅火火。該村硬化進村入户的主幹道和支道4900餘平方米,粉刷牆面1.4萬平方米,改舊房9間,改圈31個,建水泥場院62塊,沼氣池25個、新房6間、垃圾池72個、公廁3個、文明廁41個,文化娛樂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文化小廣場1800餘平方米,支砌小花台70個,“四旁”植樹栽花2600餘株;户户通電、通郵、通水、通電視廣播。該村不斷完善創建精神文明建設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健全村內紅白理事、道德評議、關心下一代、贍養老人等機構,制定了《村規民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村莊道路維護制度》等,把村級組織、經濟、社會管理納入制度化、民主化的軌道。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5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w_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