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纚,原為束髮之帛,後為冠的代稱。《儀禮·士冠禮》:“緇纚,廣終幅。”鄭玄注:“纚一幅長六尺,足以韜發而結之矣。”《中國百科全書·紡織》:“古稱絲織的冠為纚,冠上塗以生漆的為漆纚冠,後俗稱烏紗帽。”
中文名
拼    音
lí xǐ lǐ sǎ [3] 
部    首
五    筆
XGMX
倉    頡
VFMMP
鄭    碼
ZALT
筆    順
5544441254125441352211535
U
7E9A
GBK
C07B
筆畫數
25

目錄

字義

纚lí(ㄌ一ˊ)
⒈ 繩索。
⒉ 繫住。
⒊ 盛裝的樣子。
纚xǐ(ㄒ一ˇ)
⒈ 古代束髮的布帛:“冠禪纚步搖冠。”
⒉ 連續不斷:“車案行,騎就隊,纚乎淫淫,班乎裔裔。”
⒊ 古代一種可以濾物的器皿。
纚lǐ(ㄌ一ˇ)
⒈ 連續;相連。
纚sǎ(ㄙㄚˇ)
⒈ 古書上説的一種魚網。
⒉ 飄舞飛揚的樣子。 [1]  [3]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𠀤所綺切,音蹝。《説文》冠織也。《釋名》纚,以韜髪者也。以纚為之,因以為名。《廣韻》同縰。《儀禮·士冠禮》緇纚,廣終幅,長六尺。《注》今之幘梁也。《前漢·江充傳》冠襌纚步搖。《注》纚,織絲為之,卽今方目紗是也。《後漢·輿服志》法冠,高五寸,以纚為展筩。《注》纚,今之縰。通俗文:幘裏曰纚。
《前漢·司馬相如傳》纚乎淫淫。《注》羣行貌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輦道纚屬。《注》纚迤相連屬也。
《集韻》《韻會》𠀤鄰知切,音離。《詩·小雅》紼纚維之。《傳》纚,緌也。《釋文》韓詩云:筰也。
《集韻》《韻會》𠀤所蟹切,音灑。《史記·司馬相如傳》落英幡纚。《注》幡纚,偏幡也。
《集韻》所宜切。《前漢·揚雄傳》漓虖幓纚。《注》車飾貌也。
《集韻》所禾切,音羅。《屈原·離騷》索胡繩之纚纚。《注》胡繩,香草。纚纚,索好貌。
《集韻》疎士切,音史。《張衡·西京賦》奮長袖之颯纚。《注》颯纚,長貌。
《集韻》輦尒切,音邐。連也。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