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纓翅夜鷹

鎖定
纓翅夜鷹。它嘴短口大,鼻子呈管狀,翅膀長而尖,羽毛柔軟,有明顯的斑點,翅上有根極長的羽毛,大小几乎相當,有四翅鳥的別稱。纓翅夜鷹分佈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赤道以北的地區,在烏干達肯尼亞西部也有分佈。
中文名
纓翅夜鷹
外文名
Standard-winged Nightjar [1] 
拉丁學名
Macrodipteryx longipenn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夜鷹目
夜鷹科
纓翅夜鷹
夜鷹屬

纓翅夜鷹外形特徵

在非洲的大草原和森林中,生活着一種具有“四隻翅膀”的奇特鳥類。筆者根據它的英文名字、拉丁學名的含意,以及奇異形狀,譯為“纓翅夜鷹”。此鳥是夜鷹目夜鷹科的成員。
西非的曼丁果人,把這種鳥稱為“四隻翅膀”的鳥,這是有其緣故的。因為這種鳥在繁殖的時候,雄鳥的兩隻翅膀上各自長出一根長達60釐米的羽幹,向身體的上後方略為傾斜,頂端擴大,飛行時在空中微微飄舞,很像一對旗子。當地的人們,看到這種鳥的翅膀上又出一對“翅膀”所以稱之為“四隻翅膀”的鳥。

纓翅夜鷹生活習性

纓翅夜鷹 纓翅夜鷹
根據鳥類學家的實地觀察“纓翅夜鷹”是雄鳥用來引誘雌鳥的,這是鳥類中一種較為罕見的繁殖特性。在旗翼夜鷹的繁殖季節裏,當雄鳥展開翅膀,緩慢地在雌鳥的周圍飛翔時,它們的弓形翅膀迅速顫動,促使兩根伸長的羽毛向身體的上後方豎起,頂端旗狀擴大部分稍稍飄動,以此來招來雌鳥。一旦雌雄鳥交尾, “旗翼”立即折斷。折斷的羽根在當年換羽時不會脱落。對鳥的飛行來説,這元疑是一個不利的“後遺症”。
“纓翅夜鷹”雖是一個不利的“後遺症”,但是它卻是成熟的象徵。雄鳥的一生只能交配一次。但他們能用一生的時間去呵護和愛自己的“妻子”,雖説它只是一種鳥類,但它們的感情卻很讓人深沉。
纓翅夜鷹並不是夜鷹科中唯一能伸長翅膀或尾羽的鳥。有一些其他的種類,也有類似的特徵。例如,在非洲,還有三角旗翅和長尾夜鷹;在美洲,有剪尾、鐮尾、七絃琴尾、燕尾和梯尾夜鷹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