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纏閉武醫

鎖定
2023年7月,廣安市廣安區人民政府發文,“纏閉武醫”列入第六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經過廣安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審議,彭程被確定為“纏閉武醫”代表性傳承人。 [1] 
中文名
纏閉武醫

纏閉武醫歷史淵源

纏閉武醫雖有300年曆史,但流傳卻不廣。彭程自幼隨纏閉門彭明述、趙子虯 [1]  李毅立學武習醫研易。纏閉門為廣安地地道道的武術門派,由清初廣安人楊德三創立,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武醫結合”,歷代傳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常常醫術高超。比如彭明述是廣安極有名氣的民間骨傷科大夫,趙子虯雖然曾任馮玉祥將軍的保鏢,晚年卻以醫為業,李毅立不僅繼承了纏閉門技藝,還拜武醫宗師鄭懷賢為師。彭程在3位恩師的悉心教導下較為完整地繼承了纏閉武醫。 [1] 

纏閉武醫技藝特徵

纏閉武醫以傷科為特色,涵蓋內外婦兒等一些疑難雜症。傷科包括軟組織傷、骨傷、穴位受傷,內外婦兒雜症在治療胃脘痛、咳嗽、哮喘、頭痛、失眠,小兒夜啼、厭食、多動性障礙、遺尿,婦女經帶病、不孕不育等常有奇效。留有“纏閉門秘傳藥方”、“三十六大穴受傷秘方”等。纏閉武醫診病時常摸脈察舌審病,以獨特的推拿按摩手法(長於指針療法)結合秘傳的藥方,以及體功康復和特別的煎藥服藥方式,因病因人因時因地治療從而奏奇效。 [1] 

纏閉武醫傳承保護

彭程考慮到年事漸高,擔心這一廣安的寶貴文化遺產失傳,於是着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2023年7月,“纏閉武醫”列入第六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彭程被確定為“纏閉武醫”代表性傳承人。 [1] 

纏閉武醫社會影響

彭程先後在嶽池縣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行醫,並著書立説帶徒,一些徒弟也通過不同的方式取得“中醫師”、“中醫專長醫師”、“鄉村醫生”資格,在社會上懸壺濟世。他還到西非幾內亞比紹傳播纏閉武醫,帶了一些非洲弟子,學生Elfinesh Getaneh Tavares還考入中國的醫學院,《健康報》曾予以報道。纏閉武醫傳人們解決了很多病人的疑難雜症,彭程還被《廣安日報》譽為“杏林俠醫”,為“廣安市衞生學術技術帶頭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