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繭族

鎖定
繭族是指那些喜歡深居簡出,減少社會接觸的人,其突出特點是依賴網絡進行購物、娛樂和交友等。
中文名
繭族
定    義
即喜歡足不出户的羣體
缺    點
脱離社會

繭族內容簡介

“繭族”概念是起源於日本的“宅男宅女”。用“宅”來形容喜歡足不出户的羣體,自從互聯網興起之後就已經非常流行。它來源於日語中“御宅族”一詞,一般指那些痴迷網絡和動漫、足不出户、厭惡上班或上學的年輕人。有統計表明,日本的宅男宅女2008年時已超過10萬。關於這種生活方式是否會導致心理障礙或社會問題,還引發過激烈的討論。

繭族現在演變

也許是為了改變人們對“宅人”慵懶邋遢的成見,更強調自由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甚至有點超凡脱俗的味道。繭族們自稱是“孤立而不孤獨”的自由人,喜歡在家養花養狗、烹調美食、看書聽歌、參與團購、上網購物甚至在網絡上相親交友。喜歡網上衝浪或者遊戲的“繭族”們又叫“電繭族”,他們發起建立的各種社區網站,日均瀏覽量可超過百萬。“電繭族”們影響着企業營銷、媒體傳播、民意調查、輿論監督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在自己編織的“繭”中幸福地生活,説這樣的生活更低碳環保,更自由自在。 [1] 

繭族產生的原因

如今“繭族”的增多,更多的是科技發展、人口增加和交通不便的結果。遠程通信技術讓人們可以在家辦公,避免交通堵塞,遠離城市污染和喧囂。此外,都市人相互信任感的缺失和鄰里間的疏離,也是“繭式生活”出現的重要原因。“繭族”們覺得一個人省時省力,又不必委屈忍讓,社交完全可以在網絡虛擬空間內進行,何樂而不為? [1] 

繭族關於“蠶繭族”

Cocoon 是“蠶繭”的意思,clan“宗族,家族”,cocoon clan 就是“蠶繭族”。“蠶繭族”是一個“泊來詞”,最早是從韓國的年輕上班族中傳出來,特指上班族中喜歡獨來獨往、注重私人空間、對外人心存防備的那類人。很多上班族表示選擇做“蠶繭族”的原因是自己一個人更方便,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人做朋友,做個“蠶繭族”既省錢又省時,以及與別人協調意見太麻煩。

繭族相關調查

據新華社首爾韓國上班族一向以團隊意識強而著稱,但近日公佈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的上班族認為自己屬於獨來獨往、喜歡私人空間的“蠶繭族”。
韓國某就業網站最近對1544名上班族進行的調查顯示,54.9%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是“蠶繭族”,女性和男性當中自稱“蠶繭族”的比例分別為62.9%和47.7%。[1]
在韓國上班族中,年齡越低,認為自己是“蠶繭族”的就越多。在20歲至30歲的受訪者中,57.3%的人認為自己是“蠶繭族”;30歲至40歲的受訪者中,53.7%的人認為自己是“蠶繭族”;40歲至50歲和50歲以上的上班族中,自認為是“蠶繭族”的分別為37.9%和33.3%。

繭族產生原因

選擇做“蠶繭族”的原因有“自己一個人更方便”(62.7%)、“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人(做朋友)”(30.9%)、“既省錢又省時”(22.2%)和“與別人協調意見太麻煩”(14.6%)。

繭族反思

“宅男宅女”們築起的這個“繭”,不僅僅是實質意義上的一個房間,更是他們自築的一個心靈空間。他們希望藉此遠離都市的嘈雜,逃避生活的壓力。其實,“繭”裏的動物,生活得再精緻,也期待着破繭而出。人類畢竟是具有社會屬性的高級羣居動物,在冰冷的熒光屏前感受不到温暖的擁抱和微笑,在家裏的健身器上感受不到潺潺的流水和陽光。網絡科技替代不了面對面的交流,時尚的家居也替代不了綺麗和多姿的大自然。在挖空心思打造自己的小空間時,別忘了我們還有一個更大的家——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地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