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繪畫力學理論

鎖定
繪畫力學理論是由著名花鳥畫家,富平文化傳播者,被譽為“搞科學的國畫大師”的賀志鋒老師率先提出的藝術理論。這位來自三秦大地的畫家對於美感有着天然的靈性,他背後還有一重讓人聽來瞠目結舌的身份——北京冶金部設備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賀志鋒將力學原理充分融入到中國繪畫藝術,這套理論的提出,在中國繪畫藝術領域尚屬首次,為繪畫藝術理論的拓展開闢了新的思路,同時將力助中國繪畫藝術的理論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中文名
繪畫力學理論
類    型
理論
地    區
中國
領    域
繪畫

繪畫力學理論理論概要

從古至今,人們在品評中國繪畫藝術作品時,經常談論到的內容是:“氣韻意境,構圖、筆墨色、技法”等等,很少涉及到力學在中國繪畫中的作用。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力是遠處不存在的。從遠古到現今,從摩涯石刻到現代繪畫藝術中,力學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遠古時代,先人們所處的客觀環境、文化極其落後,科學技術根本無從談起。先人們從主觀上、思維方式上都沒有條件把力學在中國繪畫藝術中的作用上升為理論。但是在中國繪畫藝術實踐中卻應用的非常普遍,非常嚴格和巧妙 [1] 
例如在新石器時代的巖畫“舞蹈圖”,力學結構非常合理。東漢時期的“耕地圖”,人物、牲畜、車輛,把力學結構安排的非常嚴格。唐代的“五牛圖”,五頭牛的姿態、動作把力學應用的極到好處。明末清初的國畫大師八大山人,在他的繪畫作品中,每一隻鳥,鳥的每一隻腿;每一朵花、每一片葉、每一枝枝杆、每一塊石頭,把力學應用的惟妙惟肖,真是一位應用力學的繪畫大師。清末的吳昌碩大師,在他的繪畫構圖,一枝枝杆從紙的右下方如箭一般射向紙的左上方,力學結構美極了。現代繪畫大師徐悲鴻的作品“汲水圖”,人物的左右腿,一前一後,身軀的彎曲度,把力學應用到了極致。
“力是無處不存在的,在現實生活中、在萬事萬物中也是如此。一棵長斜了的樹,總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你刨開它的根部,就會發現,在樹斜方向的另一側,樹根長的非常強壯,這是符合力學邏輯的結果。”採訪結束後,賀志鋒説,“隨着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思維方式的哲學化,應該儘快把力學在中國繪畫中的作用理論建立起來,以利於中國繪畫的更好發展和創新,豐富中國繪畫藝術理論寶庫。因此我還建議藝術院校應開設一門力學課程,對從事繪畫藝術的人們普及一點力學知識。”

繪畫力學理論理論創始人

賀志鋒,男, 生於偉人故里,陝西省富平縣。著名花鳥畫家,富平文化傳播者,被譽為“搞科學的國畫大師”。其作品先後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和人民網、新華網等數十家門户網站刊發。賀志鋒尤其擅長石榴,枇杷的表現,還擁有“石榴之王”的美譽。
賀志鋒書畫聯繫人為知名天使投資人,網絡營銷專家甘健先生。
賀志鋒首創“中國繪畫藝術力學理論”,將力學原理充分融入到中國繪畫藝術,為繪畫藝術理論的拓展開闢了新的思路,同時將力助中國繪畫藝術的理論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