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織錦台

鎖定
織錦台,位於陝西,是為紀念才女蘇蕙織迴文詩而建造的歷史遺蹟。
中文名
織錦台
相關人物
蘇蕙
用    途
紀念
地    區
陝西

織錦台相關人物

蘇惠,字若蘭,十六國時期東扶風人(現今陝西咸陽武功人),生於公元357年。若蘭容貌秀麗,舉止嫺雅。她丈夫竇滔因厭戰不從軍令,被革職發配到流沙,遇到了歌妓趙陽台,娶作了偏房。竇滔奉命出鎮襄陽,本欲攜妻妾同往,可蘇蕙為趙妾之事賭氣不從,竇滔只帶着趙陽台赴任。蘇蕙獨守長安空閨中,日子稍長,便感寂寞難耐。她便用吟詩作文來排遣孤寂的時光。她將所寫詩詞編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裏,織在八寸錦緞上。她把這副錦緞命名為“璇璣圖”。蘇蕙派人把璇璣圖送交竇滔。竇滔捧着“璇璣圖”,細細體味,完全讀懂了其意思。竇滔派遣了人馬,到長安接來了蘇蕙。

織錦台相關故事

織錦台舊址所在的務農巷28號院 織錦台舊址所在的務農巷28號院 [1]
蘇蕙隨夫寓居秦州後,居住在秦州城西的一處環境優美的庭院裏。夫吏女織,生活幸福美滿。不料竇滔因忤旨罪謫戍敦煌,長久不歸。蘇氏思念丈夫,悔恨自傷,織錦回文,寄情自慰,於公元381年織就了奇巧的迴文詩,將841個漢字織在八寸見方的錦緞上,這就是被後世文人大加讚譽的《璇璣圖》。自蘇蕙迴文詩問世以來,廣為流傳,婦孺皆知,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蹟。武則天曾高度評價其“才情之妙,超古邁今”,“五采相宜,瑩心耀目,徘徊宛轉,縱橫反覆,皆成文章”。其讀法特殊奇異,不論順讀、反讀、橫讀、斜讀、交讀、退一字讀、疊一字讀,皆可成三、四、五、六、七言詩,亦可釋讀出數百首詩。據最新統計,可讀出14000餘首詩!

織錦台懷古詩句

宦跡竇滔事不周,獨留蘇惠在秦州。
一團恩愛翻雲浪,織錦成文人白頭。

織錦台歷史記載

織錦台是蘇蕙曾經創作織錦迴文詩的地方。歷經1600多年漫長的滄桑歲月,在城市興廢嬗變中早已蕩然無存。織錦台遺址何在?據《直隸秦州新志》記載:“竇滔故里在州城西部,有織錦台。”經考察,織錦台在今秦州區城西關育生巷口,曾有一座不大的二層木樓,樓檐下前後各懸掛一巨型匾額,前門上為“晉竇滔裏”,後門上為“古織錦台”。傳説還有一副木刻對聯,上書清代詩人楊榕裳所作的“鶯花古巷秦州陌,雲是蘇娘舊時宅。”書法雄健,蒼勁有力。但門樓、匾額、對聯在“文革”中被拆除銷燬。近年來,不斷有人提出建議,恢復古織錦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