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miào、móu、miù、mù、liáo、jiǎo、liú、liǎo)是一箇中國漢字,多音字。
- 中文名
- 繆
- 五筆86&98
- XNWE
- 倉 頡
- VMSMH
- 拼 音
- miào、móu、miù、mù、liáo、jiǎo、liú、liǎo
- 簡體部首
- 糹
- 簡體總筆畫
- 14
- 簡體部外筆畫
- 11
- 筆順編號
- 55154154134333
- 四角號碼
- 27122
- UniCode
- CJK
- 統一碼
- U+7F2A
- 詞 性
- 漢語漢字
- 筆順讀寫
- 撇折、撇折、提、橫折、點、提、橫折、點、提、撇、捺、撇、撇、撇。
- 繁體字部首
- 糸
- 繁體字
- 繆
繆字義
編輯繆基本字義
繆氏(7張)
◎ 姓。
(二)● 繆móuㄇㄡˊ
◎ 〔綢~〕見“綢”。
(三)● 繆miùㄇㄧㄡˋ
◎ 〔紕~〕錯誤。
◎ 〔~巧〕計謀,機智,如“豈有他~~,陰陽不能賊。”
◎ (繆)
(四)● 繆mù ㄇㄨˋ
◎ 古同“穆”,恭敬。
(五)● 繆liáo ㄌㄧㄠˇ
◎ 古同“繚”,繚繞。
繆詳細字義
(一)● 繆 Miào
〈姓氏〉
姓。(繆遂
[2]
、繆荃孫、繆伯英等)詳見詞條繆姓。
(二)● 繆 miù
〈形〉
(1) 紕繆;錯誤 [wrong;false]
多辭繆説,不耕而食,不織而衣。——《莊子·盜蹠》
(2) 又如:繆舛(舛錯,謬誤);繆戾(錯舛;違背);繆悠(妄誕不經);繆説(荒謬錯誤的言論);繆妄(荒繆無稽)。
(3) 通“穆”。穆然,靜思 [solemn and silent]
孔子有所繆然思焉。——《孔子家語·辨樂》
(4) 通“穆”。虔誠 [reverent]
太公召公乃繆卜。——《史記·魯周公世家》
繆詞性變化
(一)● 繆 miù
〈動〉
(1) 詐偽 [cheat;defraud]
故相如繆與令相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2) 又如:繆數(詐偽之術);繆醜(宋秦檜之諡。借指奸佞)
(3) 通“樛”。絞結 [twist;wring]
其妻魯人也,衣衰而繆致。——《禮記·檀弓下》
即自繆死。——《漢書·外戚傳下》
(4) 通“勠”。合力,併力 [join in a common effort;unite efforts]
(5) 通“繚”。繚繞 [curl up;wind around]
繆繞玉綏。——《漢書·司馬相如列傳》
山川相繆。——宋·蘇軾《赤壁賦》
(二)● 繆 móu
〈名〉
(1) (形聲。從系< mì>,本義:綢繆,纏繞)。
(2) 見“綢繆”(纏綿)。
(3) 麻十束為繆 [ten bundle of hemp]
繆 liáo
基本字義
古同“繚”,繚繞。
繆英譯
編輯wind around
bind
prepare
繆古籍解釋
編輯又雲:深奧也。
又《廣韻》莫浮切,音謀。《集韻》力求切,音劉。義𠀤同。
又《集韻》居虯切《韻會》居尤切,𠀤音樛。《禮·檀弓》衣衰而繆絰。《注》繆,當為不樛垂也之樛。《疏》繆絰,謂絞麻為絰。《前漢·孝成趙皇后傳》卽自繆死。《注》師古曰:繆,絞也。
又《集韻》《韻會》𠀤眉救切,音謬。《禮·大傳》五者一物紕繆。《注》紕繆,猶錯也。《釋文》繆,本作謬。
又《仲尼燕居》不能詩於禮繆。《注》繆,誤也。《前漢·司馬相如傳》臨邛令繆為恭敬。《注》繆,詐也。
又《於定國傳》何以錯繆至是。《注》繆,違也。
又《集韻》朗鳥切,音了。繚或作繆。《前漢·司馬相如傳》繆繞王綏。《注》繆繞,相纏結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莫六切,音穆。與穆同。《禮·大傳》序以昭繆。《注》繆,讀如穆。《公羊傳·隱三年》葬宋繆公。《釋文》繆,左氏作穆。《史記·魯世家》太公召公乃繆卜。《注》徐廣曰:古書穆字多作繆。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繆繆,絲貌。
- 參考資料
-
- 1. 繆姓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20-06-27]
- 2. 繆遂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20-06-27]
- 3. 姓氏略考-繆姓-姓氏淵源 .新浪
- 4.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