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繆澄流

鎖定
繆澂流MiaoChengliu(1901-1990),字開源,奉天開原(今屬遼寧)人。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生。畢業於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五期步兵科。曾任東北陸軍步兵第十六旅旅長。1932年6月任第一一六師師長及第五十七軍副軍長。1935年4月15日授少將銜,次年10月5日晉中將銜。1937年7月14日任江蘇省政府委員。同年8月任第五十七軍軍長,曾參加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1940年5月3日任熱河省政府委員兼主席。1942年曾任軍事委員會西北遊幹班教育長。1945年任西安綏靖公署高參。1949年任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隴南公署副主任。 [1-2] 
中文名
繆澄流
民    族
滿族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1990年
畢業院校
東北陸軍講武堂

繆澄流人物經歷

繆澂流,字開源,遼寧清原人,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生。民國十二年(1923)冬,人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五期步科,與董彥平、賀奎、唐君堯、高福源等人同期。十四年秋,講武堂畢業,任東北陸軍教導隊(隊長張學良兼,隊附王瑞華)中尉副官;冬,郭松齡叛變,回師東北,瀋陽防務空虛,教導隊改編成第四補充旅(旅長王瑞華),任上尉參謀;後升少校參謀。
十五年(1926)秋,第九軍軍長高維嶽代理察哈爾都統;澂流嗣任都統署中校參謀,再調第二十六師(師長楊正治)第七十八團團長。曾與晉軍作戰,遼道背之役有功,摧升旅長。十七年六月,奉軍統帥張作霖被日人炸死於皇姑屯,奉軍大部退回關外;冬,奉軍整編,取消軍、師,以旅為最大建制單位,澂流任東北陸軍第四旅(旅長劉翼飛)旅附。
十八年(1929)八月,繼董鳳祥為東北陸軍第十六旅長,該旅轄三個團及直屬部隊,實力近於一師,旅內軍官日後成名者有江惟仁(後任第一零八師師長)、劉元勳(後任第一一六師師長)、呂正操(後任中共鐵道部部長)、柴毅(後任國大代表,青年黨副主席)等人,澂流此時年僅二十九歲,英姿煥發,屬少壯派將領;東北當局收回中東鐵路,導致俄軍人侵,遂編組兩個軍出發援助吉、黑抗俄,第十六旅亦奉令派赴哈爾濱。戰後返防,仍駐紮於新立屯。
二十年(1930)春,東北軍各旅改用中央番號,東北陸軍第十六旅改稱陸軍獨立第十六旅,仍任旅長,嗣因石友三部套動,獨立第十六旅遂進駐關內,增援東北軍。二十二年初,日軍人侵熱河,張學良奉令派軍援熱,東北軍系各獨立旅改為師,獨立第十六旅改稱陸軍第一六師,激流任師長,隸屬於第五十三軍(軍長萬福麟),與日軍激戰於喇嘛洞、界嶺口等地。二十三年,人廬山軍官訓練團受訓,任第一營營附。二十四年四月十五日,國民政府任官陸軍少將;六月,漢纖白堅武糾集中日匪徒三百餘人脅迫駐豐台之鐵甲車開至北平,炮擊北平,被澄流所部及保安隊擊退;七月,第五十三軍萬福麟部自北平移防保定。
二十五年(1935)十月五日,晉任陸軍中將;十一月,獲四等雲摩勳章;十二月,就任陸軍第五十七軍軍長,轄第一一一師(師長常恩多)、第一一二師(師長霍守義)、第一O九師(師長賀奎)等部,駐陝甘地區“共”,激流時年三十六歲,是東北軍五位軍長中最年輕的一人(其他四人為于學忠、萬福麟、王以哲、何柱國),同月十一日,張學良召集高級幹部會議,出席者有王以哲、劉多莖、于學忠、董英斌、孫銘九及繆澄流等人,告知將發動兵諫,扣押蔣委員長,促蔣停止繳共,聯合抗日,十二日凌晨,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蔣委員長及軍政大員多人,發表通電,提出改組南京政府等八項主張,通電署名者共十九人,除九人系被捕之政府軍政大員,三人為第十七路軍將領(楊虎城、馮欽哉、孫蔚如),其餘七人為東北軍首腦,即張學良、馬占山、于學忠、何柱國、王以哲、董英斌、繆澄流,澄流列名通電之末,二十五日,張學良陪同蔣委員長離西安飛抵洛陽,二十六日返抵南京。離陝時,張學良手諭“何、王、繆、董各軍各師長:弟離陝之際,萬一發生事故,務請諸兄聽從虎臣、孝侯指揮。”因此于學忠(字孝侯)遂成為東北軍臨時統帥,三十一日,軍事委員會判處張學良有期徒刑十年,褥奪公權五年。
二十六年(1937)一月四日,國民政府特赦張學良,仍交軍事委員會嚴加管束,東北軍將校對張氏被判刑及未能返陝甚為不滿,對中央軍採取主和、主戰問題,內部發生分裂,高級將領倡導主和,少壯派軍官如孫銘九等主戰,視主張和談及撤軍者為對東北軍及少帥的背叛,遂決定殺害主和派之高級軍官,列了一張黑名單,上有何柱國、王以哲、繆澄流、劉多莖等人名字;二月二日,孫銘九派兵殺害卧病家中的六十七軍軍長王以哲、西北“剿匪”總部參謀處處長徐方、交通處處長蔣斌等,何柱國因躲入楊虎城處,逃過劫難,駐守前線的繆激流軍長及劉多茶師長,揚言為好友王軍長報仇,回師西安,孫銘九等走避陝北,西安“二二事變”旋被救平,中央軍於八日進駐西安;三月,東北軍開始東調豫、皖,並進行整編;四月,流兼任豫皖蘇軍事整理委員會委員。第五十七軍駐河南周口、淮陽、太康一帶,所屬四個師並編為第一一一、第一一二師兩個師,每師二旅四團。
抗戰爆發,率部赴江蘇作戰。二十七年春,臨沂吃緊,派所屬第一一一師第三三三旅(旅長王肇治)參加魯南會戰;七月,兼任江蘇省政府委員。二十八年初,所部隸屬魯蘇戰區(總司令于學忠),並派兵人魯南作戰。二十九年五月,兼領熱河省政府委員及省主席,同月,獲三等雲摩勳章;九月二十一日,所部第一二師師長常恩多、第三三三旅旅長萬毅對澄流不滿,發動兵變,派兵圍攻軍部所在地東盤村,澄流時在村外看戲,得訊,遂走避至第一一二師防地,是為“東盤事變”;第五十七軍番號旋亦撤銷,所屬兩師由魯蘇戰區總司令部直轄。三十年十二月,免熱河省政府委員及省主席職。
三十二年(1943)二月,免江蘇省政府委員,同年在胡宗南部任西北遊擊幹部訓練班教育長。嗣任中訓團中將團員大陸易手後來台,虞誠信佛,長期住於桃園縣中坊圓光寺,晚年遷居台北市北投,平日甚少參加公開活動。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一日,受聘為台糖公司顧問。一九七七年,參加傳記文學雜誌社舉辦之每月人物專題座談會,專題人物為張作霖,主講“我所知道的張大元帥事蹟”(刊於一九七七年十月出版之《傳記文學》第三十一卷第四期)一九八四年元月,所撰《藏廣恩小傳》刊於是月出版之《傳記文學》第四十四卷第一期。一九九〇年十二月十一日,於睡夢中逝世,年九十歲。(於翔麟稿。參考:《盛京時報》《國民政府公報》《萬耀煌將軍日記》、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三冊《回憶常恩多將軍》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二日《中時晚報》暨繆激流將軍口述部分資料。) [2] 

繆澄流人物事件

在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刺激下,國民黨五十七軍(東北軍)內部的頑固派也加緊投降反共。繆澂流在五十七軍內部清查共產黨,打擊、迫害進步軍官;同時,在日寇的政治誘降下,加快了他投敵賣國的步伐。1939年秋,繆澂流的親信、軍部副官處長李亞藩,借去阜陽取餉之機,投降日寇,成了漢奸,搖身一變,成為偽“興亞建國軍”魯蘇戰區總司令,專為繆澂流投敵賣國牽線搭橋。
1940年夏,繆澂流不斷派遣來自北平宣撫班的女間諜徐春圃去徐州與敵偽接洽,進行投降活動。同時,他還在軍部機關散佈反共投降言論,公然説:“汪精衞在南京成立政權,我看不能叫傀儡政府,不能算漢奸賣國賊,人家是另一種方法救國。”軍政訓處主任宋迪璽也狂叫“日本兵並不可怕,可怕的倒是共產黨。”在抗戰三週年紀念會上,繆澂流惡狠狠地叫喊“中國壞就壞在張學良手裏,要不是張學良、楊虎城鬧出個‘雙十二’,共產黨早就被消滅了!”會後,他以魯蘇游擊區總指揮的名義,召開附近十七個縣的縣長會議,佈置反共。
是年9月上旬,繆澂流、樸炳珊、宋迪璽等人策劃於密室,決定派六六五團團長董翰卿和上校課長於文清代表五十七軍前往蘇北桃林鎮與日軍“商籤和約”。於意識到這是叛國投敵的犯罪行為,回到住處就向好友、中共特別黨員、國民黨一一一師三三三旅旅長萬毅訴説苦衷,並表示為逃避這罪惡差使,只好逃走。萬毅冷靜地思考後,對於文清不願意當漢奸表示支持,但卻勸他談判還是要去,以便摸清底細,掌握繆澂流投敵的真憑實據,好研究對策。
13日上午,繆澂流、樸炳珊等又召集董翰清、李光烈、於文清作臨行前訓話。繆澂流説:“抗戰已經三年了,絲毫不見成效------最近日方集中兵力,要對敵後進行大掃蕩,我們應該認清時局!經李光烈幾次同日方交涉,日方願意同我們做局部協商。”
14日午後,董翰清帶領二營和李光烈、於文清來到北琴口,同漢奸李亞藩一起到馬家窩鋪,與日軍鷲津師團的代表、大尉參謀辛修三和偽興亞建國軍顧問新容幸雄談判。談判繼續到深夜,方才結束,簽定了“互不侵犯,共同防共”的秘密協定。其主要內容是:
(一)互不侵犯。即五十七軍與日方表面仍然為敵,實際攜手,雙方現有駐兵據點均不撤出,如上峯命令有軍事行動時,互相通告。如五十七軍奉命破壞公路時,事前通知日方;日方掃蕩時,也事前通知五十七軍。為防止誤會,規定如下聯絡方法:
1、日方希望五十七軍在徐州設立聯絡站,用“興亞建國軍”的名義,進行掩護;
2、五十七軍各部隊如遇日方飛機時,可用白布鋪在地上,用阿拉伯數字“7”作標示;
3、同日方部隊相遇時,用國民黨旗下綴白布,左右招展識別之;
4、五十七軍設立聯絡站,日方可借給電台一部,互通規定密碼。
(二)共同防共。日方提出,在五十七軍防區所潛伏的共產黨,由五十七軍負責剿滅。18日,董翰卿等人回到東盤村軍部,做了詳細彙報。於文清從軍部出來,立即向萬毅旅長報告了通敵情況。
這天下午,國民黨五十七軍一一一師師長、進步抗日將領、中共特別黨員常恩多帶領劉副官、手槍排王排長等來到東盤軍部述職,先後會見了軍長繆澂流、副軍長樸炳珊。晚上,常師長回到東盤南門裏臨時宿舍,等候多時的萬毅旅長將繆澂流、樸炳珊等人投敵賣國的罪行報告了常師長。
常師長拍案而起:“抗戰好幾年了,還想穿黃馬褂,投降敵人,真他媽的找死。咱們一定要除掉他!”常恩多、萬毅制定了鋤奸方案,決定在9月21日軍部移防途中逮捕繆澂流。
9月20日晚,國民黨魯蘇戰區總部參謀王靜軒、特務賀元、參謀處長張沛文、高仁紱、百十二師三三四旅榮子恆旅長、六六七團一營韓子嘉營長來到東盤軍部。繆撤消原定移防計劃,於21日晚設宴款待總部王、賀二人,並請晚上看戲,以示慰勞。
常、萬二人決定將鋤奸方案改在戲台下進行。9月21日晚飯後,常、萬等派兵包圍了駐東盤村的國民黨五十七軍軍部,扣押了通敵的軍官樸炳珊夫婦、董翰卿、李光烈、徐光圃、徐鴻恩、唐君光、關世棟等。因有人告密,繆澂流、宋迪璽等逃脱。22日,常恩多、萬毅等遂通電全國,提出“鋤奸救國”的口號。這就是著名的“九·二二”鋤奸救國運動。
這次鋤奸,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親日派的投降活動,粉碎了日頑聯合反對八路軍山東部隊的陰謀,使蒼馬和魯南、蘇北、濱海地區的緊張局面有所好轉。鋤奸運動後,常恩多、萬毅率部北上,駐莒縣、莒南一帶。 [3] 
參考資料
  • 1.    劉國銘主編;黃晉明,陳予歡,王叔凱副主編,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 下,團結出版社,2005.12,第2406頁.
  • 2.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 第18冊,上海三聯書店,2016.09,第347-350頁.
  • 3.    【臨沭大事縱覽】東北軍111師發動鋤奸運動  .中共臨沭縣委宣傳部官方公號《臨沭黨史學習教育》.2021-07-02[引用日期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