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總統們:民國總統的另一面

鎖定
《總統們:民國總統的另一面》是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1年9月15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程。本書是一本評介民國早期總統的通俗圖書。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總統(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和締造民國、出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先生,共6位總統。書稿以視角獨特勾劃出了這幾位人物,全書兼具客觀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使讀者看到一羣鮮活的面孔。
中文名
總統們:民國總統的另一面
作    者
張程
出版社
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9月15日
頁    數
301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5001449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目錄

總統們:民國總統的另一面內容簡介

看 點
·《總統們:民國總統的另一面》內容緊扣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發100週年這個歷史主題。
·全方位而帶有故事趣味性的講述了民國的六位總統。耐人尋味、引人深思! [1] 

總統們:民國總統的另一面目錄

楔子
年,清政府在河南彰德舉辦了新軍秋操,檢閲南北新式陸軍的編練成果。不曾想,被清政府寄予厚望的北洋新軍和湖北新軍在 年後成為推翻清王朝的主力軍。而參加本次秋操的五位新軍將領: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則連續成了民國初年的五屆總統。同時,民國第一位總統孫中山正趴在東京的榻榻米上,寫作《革命方略》,勾畫共和國的宏偉藍圖……
第一章、孫中山:中國第一位總統
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但在他的時代,有人叫他是“孫大炮”。在廣東話中,説一個人“放炮”是批評他説大話的意思。叫某人“大炮”就是説他説的多做的少,或者説的話難以實現,脱離實際。孫中山的失敗和他的個性以及時代都有關係,更和孫中山是中國“第一位”總統有關。“第一”就意味着你要在前無古人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摸索前行,憑着感覺給後人探路,難免會失利乃至犯錯誤。
思想發軔:西方歸來的革命者
革命起步:領袖是如何煉成的
總統生涯:倉促民國和空降總統
南北統一:議和與讓位
北京之行:君子遭遇兩面派
“多用匪類”:不靠譜的依靠力量
名垂不朽:孫中山之死與身後事
總統們:民國總統的另一面
第二章、袁世凱:路過民主共和的門口
袁世凱是個能臣,更是名幹吏,為中國的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他又是民國各個總統中名聲最差的人物,差到可以用“遺臭萬年”來形容。作為橫跨在清朝和民國初期的主角,袁世凱心中欣賞西學和近代化器物,但根子是傳統的,是舊官場的。他判斷錯了時局,為權力所誘惑,認為共和制不適合國情,中國需要一個新的帝國,結果釀成了悲劇——無論是對於他個人,還是對於時代,這都是一個悲劇。
戊戌變法:告密者還是自首者
晚清重臣:練兵與辦新政
東山再起:“養病”與逼宮
宋教仁案:幕後主使?庇護兇嫌?
艱難抵抗:袁世凱與“二十一條
洪憲帝夢:中國還得有皇帝?
後袁時代:民國從此成亂世
第三章、黎元洪:菩薩總統梅開二度
黎元洪曾經發表通電,把自己和當時的主要政治人物相比較:“沈機默運,智深勇沈,洪不如袁項城(袁世凱);明測事機,襟懷恬曠,洪不如孫中山;艱苦卓絕,壹意孤行,洪不如黃善化(黃興)。”但就是這麼一個資質平庸、看似忠厚老實的人在大混亂時代兩次出任總統,死後倍極哀榮。其中原因何在?是他擁有強大的軍事後盾嗎?不是,黎元洪除短期執掌湖北政權外,無兵無卒,幾乎是光桿司令。湖北話“黎”、“泥”發音相近,身寬體胖被稱為“黎菩薩”,暗諷他身處高位、自身難保。要理解這個菩薩總統,我們必須把歷史回放到 年 月 日的晚上……
武昌首義:別無他選的都督
張振武案:誣陷案背後的黎袁鬥法
被迫離鄂:黎元洪搬進了瀛台
府院之爭:引狼入室成復辟
法統重光:盡職演員與虛假鬧劇
息影津門:黎元洪的隱居時光
目錄
第四章、馮國璋:典型軍閥與非典型總統
和那個時代許多出身貧寒後來顯赫的人物一樣,馮國璋也走了一條從軍掌權的發跡之路。論年紀馮國璋比袁世凱長半歲,又是以教官身份進的小站,所以被北洋系統尊稱為“四哥”,後來成了直係軍閥的首領。雖然富貴加身,可還是脱不了和許多窮苦出身的人物一樣的毛病,性格謹慎猶豫,缺乏宏大的政治視野,還有貪財吝嗇的毛病。當黎元洪去職,大總統的寶座向當時的副總統馮國璋招手的時候,馮國璋躊躇再三,最終選擇了北上就職。這一去,馮國璋蒙受重創,一年以後黯然去職。
發跡之路:馮國璋的早期經歷和性格
虎踞南京:軍閥割據開始了
四哥快來:與段祺瑞的明爭暗鬥
進退兩難:總統位上走末路
第五章、徐世昌:民初亂世的文人總統
要想研究文人在亂世之中的表現,就去研究徐世昌吧!在晚清當過內閣副總理,又在民國當過國務總理和總統的徐世昌,是“文人從政”的典型。他渾身上下散發着古代中國文人的氣息,裏裏外外沾染了清朝官場習氣,和北洋軍隊關係密切卻始終沒有直接掌握軍隊。北洋將軍在混亂的民初政局中將老資格的“老好人”徐世昌推舉為大總統,看中的是他在北洋系統的資歷和聲望;而歷史選擇這麼一位總統,又一次演繹了亂世文人的政治命運。
艱難崛起:窮秀才的“仕途三道坎”
總督東北:在晚清政壇的短暫作為
居中調停:前清遺老和民初“老好人”
偃武修文:文人總統不如意
津門寓公:徐世昌的晚景與晚節
第六章、曹 錕:總統的誘惑力
曹錕的崛起過程就是一個草根神話。他憑靠表面忠厚糊塗、實則精明清醒的性格,總統們:民國總統的另一面
憑藉長期經營直隸的軍力和財力,更靠手中“最大的本錢”吳佩孚的勇敢善戰,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軍閥。獨霸中原後,他一意孤行,操縱國會賄選當上了總統。總統的誘惑力就那麼大嗎?曹錕對於民主共和制度的理解在賄選的答卷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不是他一個人的錯誤,而是整個民國初年的錯誤。從賄選成為總統的那一天起,曹錕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賄選鬧劇:“今日仍無總統”
曹錕崛起:大軍閥原是小布販
曹吳配合:最大的本錢
末年流寓:晚年不如意和保守晚節
後記:大變革時期的大人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