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縛柴腳

鎖定
縛柴腳也稱踩高蹺,民間節日在廣場表演的一種舞蹈形式。
縛柴腳也稱踩高蹺,乃民間節日在廣場表演的一種舞蹈形式。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戲裝,濃妝豔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裝扮戲曲摺子,如《管甫送》、《鬧天宮》、《八仙過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腳高達4尺,小沙彌2.5尺,魚兵蝦將因要翻滾起撲打,所以木腳只高1.5尺。
高蹺
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着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羣眾喜愛。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着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説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註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一註釋中,我們不難想象出腳上綁紮着長木蹺,手持長木製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着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着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着木蹺,身着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漢族節日和民間社火、花會中的一種表演性娛樂活動。春秋時代已有,漢魏六朝百紅中稱為“蹺技”,宋代叫“踏橋”。清代以來稱為“高蹺”,“高蹺”,用1至3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託。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由嗩吶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北京稱為“高蹺會”。黃河流域則稱“扎高腳”,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