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縚是一個漢語漢字,讀音為tāo,指絲繩,絲帶。
中文名
拼    音
tāo
部    首
鄭    碼
ZRF
釋    義
用絲編織的帶子或繩子
出    自
畫鷹
U
7EE6
GBK
CCD0
筆畫數
10
筆順編號
5513541234

基本釋義

〈名〉
(2)
(形聲。從糸(mì),條聲。或從糸,攸(yōu)聲。本義:用絲編織的帶子或繩子) 同本義 [silk braid]
絛旋光堪摘,軒楹勢可呼。――杜甫《畫鷹》
(3)
又如:玉絛環;彩絛
絛蟲
tāochóng
[tapeworm;cestode] 一種蠕蟲(多節絛蟲亞綱),是寄生性動物,成蟲生活在脊椎動物包括人的消化道中,幼蟲在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許多種類中都有
(絛)
tāo ㄊㄠˉ
用絲線編織成的花邊或扁平的帶子,可以裝飾衣物:~子。~帶。絲~。
silk ribbon;
同“絛”。絲繩;絲帶 [silk braid]。如:縚線(絲線;絲帶);縚繩(絲帶子)
同“韜”。套子 [case]。如:縚發(髮套)
(1)
絛、縚、絛
tāo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土刀切《集韻》《正韻》他刀切,𠀤音韜。《類篇》絛或從舀作縚。詳絛字注。
人名。《禮·檀弓》南宮縚。
《玉篇》亦作韜。《廣韻》藏也,寬也,劒衣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