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緩急

鎖定
緩急,漢語詞語,拼音:huǎn jí,釋義:1、緩慢或急迫。2、指危急之事或發生變故之時。
中文名
緩急
拼    音
huǎn jí
注    音
ㄏㄨㄢˇ ㄐㄧˊ
類    型
詞語

目錄

緩急基本解釋

1. [pressing or otherwise;of greater or lesser urgency]∶舒緩與緊急。
2. [emergency]∶指需要相助的事。
緩急或可救助。
緩急人皆有之。 [1] 

緩急出處

《管子·五行》

緩急例句

1、寬舒和急迫;慢和快。
管子·五行》:“昔者黃帝以其緩急作立五聲,以政五鍾。” 尹知章 注:“調政理之緩急作五聲也。”
《漢書·食貨志下》:“歲有兇穰,故谷有貴賤;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
唐·顧況 《李供奉彈箜篌歌》:“草亦不知風到來,風亦不知聲緩急。”
趙樹理 《實幹家潘永福》:“在擺渡的時候……全憑用篙撐。撐的時候,又要按每段水勢的緩急來掌握船身的傾斜度。” [2] 
2、指危急之事或發生變故之時。
《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今公常從數騎,一旦有緩急,寧足恃乎。” [3]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義從急。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孝文且崩時,誡太子曰:‘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宋·蘇舜欽 《應制科上省使葉道卿書》:“設國有緩急,則審處變故,推擇門下士以屬任焉。”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七回:“石秀道:‘我在 薊州原曾賣柴,我只是挑一擔柴進去賣便了。身邊藏了暗器,有些緩急,匾擔也用得着。’” [4] 
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濟物微巧,扶繩緩急,剛柔之中,則有袁公(袁可立)。”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時鄭伯友正在朝中,以司徒為前導,聞命大驚,急趨至驪宮奏曰:‘煙墩者,先王所設以備緩急,所以取信於諸侯。今無故舉烽,是戲諸侯也。異日倘有不虞,即使舉烽,諸侯必不信矣。將何物徵兵以救急哉。’”
郭沫若 《歸國雜吟》一:“緩急勞斟酌,安危費斡旋。”

緩急示例

漢·張機(仲景)《金匱要略·胸痹病》:“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義從“急”,乃胸痹病的痛勢危機已甚,日本·丹波元堅《金匱玉函要略述義》:“蓋此緩急,主在‘急’字,非或緩或急之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