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線路編碼

鎖定
線路編碼(Line coding)又稱信道編碼,其作用是消除或減少數字電信號中的直流和低頻分量,以便於在光纖中傳輸、接收及監測。
中文名
線路編碼
外文名
Line coding
應用學科
通信網絡

線路編碼基本介紹

在光纖數字傳輸系統中,通常不是直接將信息碼或電纜PCM碼去做電—光變換,而是先變換為一種適合於光纖線路傳輸系統的碼型,這種變換稱為線路編碼。 [1] 
線路編碼大體可歸納為三類:擾碼二進制、字變換碼、插入型碼。

線路編碼作用

線路編碼的作用如下:
(1)將傳送碼流轉換成便於在光纖中傳輸、接收及監測的線路碼型;
(2)儘量減少連“0”和“1”數目,便於定時提取;
(3)儘量減小碼流中的低頻分量與直流基線的隨機起伏;
(4)便於進行不中斷業務的運行誤碼檢測;
(5)便於實現輔助信號的通信。

線路編碼選擇方案

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考慮來分類,一種分類是按接收的電平數,目前,很大多數光纖數字傳輸系統採用二電平碼,這是因為(1)在光纖色散影響可以忽略時,對於用雪崩光電二極管(APD)的接收機或用PIN光電二極管與跨阻抗放大器的接收機,多電平接收的靈敏度較二電平的低。(2)激光管特性的非線性使多電平 工作困難。(3)多電平接收機實現起來較複雜,特別是接收機採用APD時,由於散粒噪聲與信號電平有關,希望信號與判決電平是不等間隔的。但是,多電平傳輸可能獲得實用。 [1] 
也可以按是否有字碼變換表來分類。mBnB碼屬於字變換碼。屬於非字變換碼的有加擾二元碼和卡特碼等。加擾二元碼是將信碼加擾後再傳送。信碼加擾後,長連0、連1的出現概率減少,但不便於誤碼檢測。為了便於檢測誤碼,可以插入奇偶檢驗碼。卡特嗎是以m哥信息碼為一組,送到線路的是這組碼的原碼或反碼,使碼流中0、1不均等最小。卡特碼使用得最小。 [1] 
還可以按線路碼流中取不同電平得碼得數目是否平衡來分類。 [1] 

線路編碼選擇因素

(1)能實現不中斷通信而監測中繼器終端的誤碼。 [1] 
(2)能採用交流耦合放大器,線路碼經隔直流電容後,基線漂移應儘量小,有利於判決。 [1] 
(3)減少碼劉中的長連0,連1,使其定時提取可靠。 [1] 
(4)便於用光纖本身來建立傳送遙測,遙控等輔助信號的額外信道。這樣,光纜中可以不加銅線。 [1] 
(5)編碼後的線路碼率不宜增加的太高,碼率增高使傳輸頻帶增寬,使接收機靈敏度降低。 [1] 
(6)誤碼增值要小。 [1] 
(7)設備要經濟,易於實現。 [1] 

線路編碼線路編碼比較

不同的線路編碼各有優點,沒有一種被公認為最佳的編碼。 [1] 
對於低碼率系統,可以使用CMI碼或DMI碼,使實現起來方便。 [1] 
對於短距離系統,沒有或很少中繼器時,可以使用加擾二元碼,誤碼監測可利用信息碼中的某些碼位。例如檢測幀同步碼的誤碼;也可以用偽誤碼檢測法。偽誤碼檢測法就是用一個偏離正常狀態的輔助判決器,將此判決器輸出的碼與主判決器輸出的碼作比較,系統正常時兩者的差異很少,不正常時差異增多。偽誤碼檢測法在有中繼器時不能監測全程誤碼。 [1] 
對於多箇中繼器或更高的系統,為了完善系統功能,目前使用有mBnB碼等。 [1] 
總之線路編碼要根據具體的系統要求(包括對區間通信的要求),技術實現條件來選擇。 [1] 
參考資料
  • 1.    李樂民. 光纖數字傳輸系統的線路編碼[J]. 電信科學, 1986(5):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