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線裝

鎖定
線裝是書籍裝訂的方法之一。其明顯特徵是裝訂的書線露在書外。線裝是我國的傳統裝訂法,和引進國外的“洋裝”書籍相對而言。裝訂時將印頁依中縫折正,使書口對齊,書前後加封面、打眼穿線即成。線裝書只宜用軟封面,且每冊不宜太厚,所以一部線裝書往往分為數冊、數十冊。於是人們把每數冊外加一書函(用硬紙加布面作的書套),或用上下兩塊木板以線繩捆之,以利保護圖書。線裝書盛行於明代萬曆年以後。它是由蝴蝶裝包背裝發展而來的。 [1] 
中文名
線裝
類    型
書籍裝訂的一種技術
出現時間
明代中葉
方    法
紙葉摺好後須先用紙捻訂書身

線裝簡介

書籍裝訂的一種技術。它是我國傳統書籍藝術演進的最後形式,出現於明代中葉,通稱“線裝書”。實際上在裝訂時,紙葉摺好後須先用紙捻訂書身,上下裁切整齊後再打眼裝封面。線裝書一般只打四孔,稱為“四眼裝”。較大的書,在上下兩角各多打一眼,就成為六眼裝了。講究的線裝,除封面用綾絹外,還用綾絹包起上下兩角,以資保護。
線裝 線裝
有人認為,漢代已有線裝書在書市出售。其實,漢代有書市,但沒有線裝書。我國古代的紙本書,經歷了卷軸和冊頁兩個階段。卷軸由卷、軸、縹、帶組裝成。漢、唐代只有這種卷軸形式的書。今天我們看到掛在牆上的軸畫、書法,仍是卷軸裝的遺風。晚唐以後,卷軸書向冊頁書過渡,其裝訂方法又有多種多樣的演變,大體經歷了經摺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等過程,到了明代才正式出現了線裝本的冊頁書。宋代,因長卷之種種不便,遂依據葉子之格式,而改進為今日之線裝式。即將一葉分割,使不連續,以一葉為一板,一葉為變易,但在檢閲上、誦讀上以及收藏,其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計也。故吾人所讀之線裝書,其實際肇始於宋,為時僅千年。宋以前,絕未有線裝書也。文字多為刻印,抄寫者甚少。至宋仁宗慶曆中,有布衣畢昇活板,用膠泥刻字,從此又有活字印板之發明。元王楨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無錫華燧、安國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較經濟,但在書籍上,固與刻印無殊也。總之,自宋至清,其書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為線裝,故此時期謂之為線裝時期。清末則漸有洋裝,民國後且有取線裝而代之之勢,其形式與裝訂,盡人所悉,毋庸贅述矣。

線裝方法

線裝 線裝
南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四:“王洙原叔內翰嘗雲‘作書冊粘葉為上,久脱爛,苟不逸去,尋其次第,足可抄錄。屢得逸書,以此獲全。若縫繢,歲久斷絕,即難次序。初得董氏《繁露》數冊,錯亂顛倒。伏讀歲餘,尋繹綴次,方稍完復,乃縫繢之弊也’。”表明宋代也用線裝訂過書,由於弊病較多,未能實行開來。到明代中期,書籍的閲讀更加頻繁,包背裝容易散落,不能適應需要,線裝書開始盛行。
線裝 線裝
線裝書在摺頁方面,與包背裝完全相同,即正折,版心外向。所不同者,包背裝是以整張書皮粘裹書背;線裝則是採用兩張與書頁大小相同的書皮,書冊上面一張,下面一張,與書背戳齊,然後打眼訂線。
書芯加工流程:印刷半成品→理料(撞理)→(開料摺頁配頁→檢查理齊→壓平→齊欄→打孔→穿紙釘定型→粘封面→切書包角→復口→打孔→穿線訂書→粘書籤→印書根字。
線裝 線裝
線裝裝幀在中國傳統的裝訂技術史上最為進步。線裝書既便於翻閲,又不易散破,散破了也便於重裝,恢復原貌。當下線裝仍在流行,並被視為典雅的裝幀方式。

線裝歷史背景

線裝 線裝
漢代雖然發明了紙,但當時的書寫材料,竹、木仍為大宗,其次是帛。紙寫書,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中都沒有充分的根據説明在漢代(特別是西漢)就已普及。
線裝 線裝
線裝書出現在包背裝盛行的公元14世紀的明朝中葉,是我國裝訂技術史上第一次將零散頁張集中起來,用訂線方式穿聯成冊的裝訂方法。它的出現表明了我國的裝訂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線裝書籍源流

書者,述也,以文字記述事物者也,書之含義甚多,今人稱述書為書籍,為別於書法言也。書籍之肇始甚早,文字發明之後,即有書籍。不過,各代所用書寫之質料,及其裝訂之形式,多有不同耳。從古至清,所有之書籍,以其形式可分為三期。由古至週末,為簡牘時期;由秦至唐,為卷軸時期;由宋至清,為線裝時期,茲分別述之如下:
簡牘時期:三代以前,所用以載文者,竹木而已。載於竹者,曰簡;載於木者,曰牘;連編簡牘,則謂之策。古者,大事書之於策,小事則書之於簡牘而已。初以刀刻,繼以漆書周宣王時,始有墨書。三代以上社會之文化,完全賴此以推進,國家之文明,亦完全賴此以保存,與後世之書籍功用正同。是簡牘者,實即當時之書也,創之最早,行之最久。降及週末,尚仍流行"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既以韋編,其為簡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時之所謂書籍者,仍為簡牘也。由古至周,所有書籍完全為簡為牘,故謂之為簡牘時期。
卷軸時期:嗣以簡牘之書寫煩難,而所載之文字有限,在秦以前人文簡易之時,尚足應用。及秦滅六國,事務增繁,官私文書,日益增多,以前書寫之方式,在事實上已感運用不能圓滑,不適於使用。而首感棘手者,厥為獄隸。因獄隸之文字,時間有限,不能任意積壓,遂由獄隸之片倡而自動發生改革。篆書之耗時也,而改篆為隸;竹木之難治也,而代以縑素。以帛作書,從此肇始。但縑素價昂,一般平民無力購用。故縑素雖興,只於官方通行,社會尚不普遍也。即以前所遺傳之典籍文書,仍以簡策保存者為多;鈔錄於縑素者,尚少也。迨至漢時,發明造紙,從此書寫上又發生一極大之轉變。蓋紙為書寫之惟一合適質材,有縑素之長而無竹木之短,價值既廉,得之亦易。此後遂以紙張為書寫之獨用品,縑素竹木均受自然之淘汰,而無人使用矣。惟無論縑素或紙張,其文字均系手寫,所謂書籍者亦不過手寫之紙卷,並非如今日之書也。及隋文帝開皇十三年,敕廢像遺經,悉令雕撰。從此始有刻板印刷之書籍。以常理言之,刻印與抄寫,其難易何止倍蓰,宜乎刻印發明,社會景從,各種書籍均改刻印也。乃事實竟大謬不然,除敕令刻印之刻經典外,其餘文書仍均手抄,且以抄本為貴。此固由於提倡者之不力,要亦由於刻印之不佳使然。蓋刻印初創前無取法,辦理者既非有經驗之人,而從事者又系毫無訓練之輩。刻印度既不精良,文字尚多錯誤,其不受社會歡迎,固其宜也。
且當時之士子,尚有一種特殊之成見,以為手抄一次,足抵目讀數次。故多數上層社會家庭,仍多為其子弟聘請名師,專為指示抄寫一切經史,印刷之書,概不購讀。故刊印之木雖發明於隋,然終隋之世,未有特殊之進展。及唐,刻印之事,仍未暢行,社會心理仍貴抄錄,不尚雕撰。迨至五代,後唐長興三年二月,馮道李愚等奏請刊印九經,從此重要經書均用刻印,而不再事抄寫矣。雕刻刷印,至此方為成功。然一般每易誤會,以為一代所刻之經書,即與現之經書同。其實則相去懸殊,極為不同。蓋自以縑素作為以來,直至五代所有之書籍,無論縑素或紙張,無論手抄或刻印,均系成捲成軸,所謂鄴候架插三萬軸者是也。並非如今裝輯成本、成冊、成部、成套者,其一卷即系一卷書。《史書》載宋以前之書籍,均系若干卷,並無若本者,蓋系統記實。非如今以卷為虛以設之符號,有名無實地。其後,以卷本之舒捲為不便,檢閲煩難,乃變而為折,又以折之久而易斷,乃分為薄帙。及至有唐中葉,又創用葉子,即將長卷摺疊成為若干葉,其形式宛如今之手摺,或前清朝考之籍,無論縑素或紙張,無論手寫或刻印,其形式完全為卷軸,故謂之為卷軸時期。
線裝時期:至宋,因長卷之種種不便,遂依據葉子之格式,而改進為今日之線裝式。即將一葉分割,使不連續,以一葉為一板,一葉為變易,但在檢閲上、誦讀上以及收藏,其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計也。故吾人所讀之線裝書,其實際肇始於宋,為時僅千年。宋以前,絕未有線裝書也。文字多為刻印,抄寫者甚少。至宋仁宗慶曆中,有布衣畢昇活板,用膠泥刻字,從此又有活字印板之發明。元王楨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無錫華燧安國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較經濟,但在書籍上,固與刻印無殊也。總之,自宋至清,其書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為線裝,故此時期謂之為線裝時期。清末則漸有洋裝,民國後且有取線裝而代之之勢,其形式與裝訂,盡人所悉,毋庸贅述矣。
參考資料
  • 1.    劉建明,王泰玄等.宣傳輿論學大辭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