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線戲

鎖定
線戲又稱線吼、線胡、線猴,1957年定名為線戲,是陝西,山西一帶的傳統戲曲劇種。發祥並盛行於關中東府地區的合陽,流行於朝邑、大荔、澄城以及山西的芮城和河南的靈寶等地。當地民間有合陽線戲之稱。
中文名
線戲
別    名
線吼
線胡
別    名
線猴
定名時間
1957年
流行地區
陝西、山西一帶

目錄

線戲淵源

合陽線戲的聲腔淵源與形成時代不詳,明代末年,已有演出活動,併成為農村春祈秋賽活動的重要娛樂形式。合陽線戲被人稱為“小戲”,它的戲箱很簡單,用一個靴子或一個籠,即可裝着帶走,民間稱為“靴子箱”,或“一籠箱”,合陽縣東王鄉莘裏村,舊日有一座專演“小戲”的過台戲樓,上題“天姝大邦”,戲樓上嵌有明萬曆年間(1573—1619)的小石碑一塊,鐫文雲:“每逢春秋重陽節獻演小戲”。

線戲唱腔

線戲的唱腔為板腔變化體,具有説唱音樂的特點,分線偶調和亂彈調兩大類。線偶調是線腔戲的本調,述説性強,板路分[慢板]、[二八板]、[小滾白]、[大滾白]、[箭板]等。唱詞有五字、七字、十字和長短句(又稱剁句子)之分。單句落、只重後半句,仍似兩句。不論唱、白都在音樂間歇中進行,只用錚子輕輕伴隨,掌握節奏,聽起來十分清楚響亮。唱腔倚音滑音,行腔襯“噯嗨”、“夾吭”等虛字,醜腳唱腔還常有“乃乖、乃乖、一乃乖”(合陽方言)的襯句。亂彈調深受同州梆子影響,具有慷慨激昂的特點,有[慢板]、[二八板]和[箭板]等板式,只用於生、淨演唱。伴奏樂器除不用錚子、馬鑼外,其餘和線偶調相同。線偶調和亂彈調因在調性上有着文靜委婉和熱烈喧鬧的差別,所以過去很少混用,一個腳色更不能在同一段唱詞中隨意轉入它調。線戲樂隊設舞台左側。文場主用大殼子皮弦胡,武場有馬鑼、錚子、截子等特有樂器。

線戲角色

線戲腳色行當齊全,生、旦、淨、醜皆有。武生講究“縱眉子”,畫成口朝上的八字形,十分別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線戲進入了舞台演出時期。1957年,由秦腔藝術工作者李新慶、趙三敏、侯振華等人,在合陽縣劇團第一次將線腔搬上了大戲舞台。1959年10月,前往西安,為慶祝建國十週年演出了新改編的傳統劇《白汗衫》,轟動了西安劇壇。1960年,又招收了八十名學員,請線腔藝人蕭緒發、白卯生為教師,舉辦了線腔藝術訓練班,壯大了線戲的演出力量。出現了黨來娃、曹恩賢、雷玉佩等一批新演員。1963年,藝術訓練班和縣秦腔劇團合併,成立了渭南地區線腔劇團,排演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戲,如《鐘鼓計》,並創作演出了《歸隊》,《我想錯了》和《銀花怒放》等現代戲。
線戲音樂也有了很大改進,線偶調和亂彈調開始轉調互用,增強和豐富了線戲的唱腔表現力。皮弦胡的琴絃改用中音提琴的二三絃,琴弓的竹板改為竹杆,而且由短變長,拉出來的曲調柔和優美,增強了音樂美感。

線戲表演體制

線戲班的戲箱裏擁有偶人36個,"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無所不能;而且演出有"傀儡簿"(文字腳本)。"四美班"保留劇目500多出, 包括"説岳"、"水滸"、"西遊"、"目連"及稀有的《張飛私奔》、《韓湘子》、《封神榜》等。
線戲是典型的"演員中心制",表演乃其核心,因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表演藝術家。清末,泉州龍班的林承池等能演拔劍、撐傘,虎班何綻可瞬間完成擱腿、出手、握劍、轉目四個動作;近代及今,張秀寅的白素貞(《白蛇傳》),謝禎祥的伍員(《臨潼關鬥寶》),黃奕缺的小沙彌(《水漫金山》),均以線功高超、設計奇妙、形神兼備、個性豐富而飲譽劇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