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緎 yù 形聲。字從糸,從或(yù),或亦聲。“或”指“國”。“糸”指蠶絲。“糸”與“或”聯合起來表示“國絲”。本義:一國質量最好的蠶絲。説明:蠶絲也是分等級的,其質量受水土、蠶種、桑葉、養蠶經驗和技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餵養蠶用桑樹葉和柞樹葉作飼料生產出來的蠶絲質量等級就不一樣,前者叫做桑蠶絲,價格較高;後者叫做柞蠶絲,價格較低。清朝時候我國質量最好的桑蠶絲叫做“輯裏絲”,是浙江湖州輯裏地區出產的白廠絲,曾在190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據此,“輯裏絲”就是清代的“緎”。
中文名
拼    音
鄭    碼
ZHJA
注    音
ㄩˋ
簡    介
鄭碼
U
7DCE
GBK
BE73

漢字信息

(1) 羊羔皮的縫接處。緎:縫也。
(2) 量詞,絲二十縷為緎:“素絲五~。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雨逼切《集韻》《正韻》越逼切《韻會》影逼切,𠀤音域。《玉篇》縫也。或作𩋉𪑝。《詩·召南》素絲五緎。《傳》緎,縫也。《爾雅·釋訓》緎,羔裘之縫。《注》孫炎雲:緎之為界域,然則縫合羔羊皮為裘,縫卽裘之界域,因名裘縫為緎。
《廣韻》況逼切《集韻》忽域切,𠀤音洫。義同。
《集韻》乙六切,音彧。○按《説文》作𪑝,在黑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