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

鎖定
根據中共綿陽市委、綿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綿陽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和〈關於綿陽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綿委發〔2010〕10號),設立綿陽市教育體育局,為綿陽市政府工作部門。據綿委發〔2014〕15號,綿陽市教育體育局更名為綿陽市教育和體育局
中文名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
主管單位
綿陽市政府
局    長
胡東
副局長
閔永祥、張德快、羅盛軍、陶筠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機構設置

政策法規科
計劃基建財務科
基礎教育科
高等教育科
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
民辦教育科
民族教育科
師資培訓科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科
學校衞生與藝術教育科
社會體育科
學校體育科
學校後勤與體育產業科
學校安全管理科
監督審計科
對外交流合作科
教育督導團辦公室
信訪工作科
人事科
黨委辦公室
離退休人員工作科
[1]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機構領導

·局黨委書記、局長 胡東
·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陶 筠
·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張德快
·局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呂測量
·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張登才
·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古 奇
·局黨委委員、機關黨委書記 程 立
·局黨委委員、總督學 李知貴
·調研員 盧貴全
·調研員 胥執東
[2]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單位情況

(一)劃入的職責。
將原市教育局、市體育局的職責整合劃入市教體局。
(二)取消的職責。取消已由市政府公佈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三)增加或加強的職責。
1、承擔省教育廳下放的審批職責。
2、加強基礎教育工作。以農村教育為重點,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進一步向農村地區、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促進教育公平;深入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3、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民族地區免費中等職業教育工作;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發展活力。
4、加強全市民辦教育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 完善民辦教育宏觀管理的政策措施,規範辦學秩序,促進民辦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5、加強對全市教育、體育系統黨建工作的指導。
6、加強體育公共服務,促進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全民健身。
7、加強指導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的職責。
8、加強指導和發展學前教育工作的職責。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單位職能

根據以上職責調整,市教體局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教育體育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擬訂全市教育體育體制改革配套政策和教育體育事業發展規劃,負責各級各類教育體育的統籌規劃和協調管理,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和中小學佈局結構的調整;組織編寫審定地方教材;負責推動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體育公共服務和體育體制改革;負責全市教育體育系統基本信息的統計,分析、發佈工作,指導教育體育信息化建設工作。
(三)負責義務教育的指導與協調,推進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指導普通高中教育、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推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四)統籌和指導全市教育督導工作,負責組織和指導對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評估驗收工作,指導基礎教育發展水平和質量的監測工作。
(五)指導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指導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和職業指導工作,組織實施民族地區免費中等職業教育工作。
(六)負責本部門教育體育經費的統籌管理,參與擬訂籌措教育體育經費、撥款、基建投資的政策和措施,監督全市教育體育經費的籌措和使用情況,指導國(境)外教育體育援助、貸款和合作項目的執行。
(七)指導少數民族教育工作,協調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援助。
(八)統籌規劃、綜合管理全市民辦教育,規範民辦教育辦學秩序,促進民辦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九)主管全市教師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全市教師、教練招聘和中小學校長的聘用工作,負責實施教師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的有關工作,指導教師資格制度的實施和教育體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
(十)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思想政治、德育、體育衞生與藝術教育、國防教育、安全和穩定工作,指導直屬學校的黨建工作, 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直屬學校領導班子建設。
(十一)參與擬訂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指導普通高等師範類畢業生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
(十二)規劃、指導全市教育體育系統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協調、指導市屬高等學校參與國家和地方創新體系建設以及承擔國家、省、市重大科研項目和各類科技計劃的實施工作;指導市屬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科技創新平台的發展建設和產學研結合等工作。
(十三)貫徹執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方針政策,擬訂語言文字工作中長期規劃和工作計劃,指導普通話推廣和普通話師資培訓工作,承擔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十四)指導教育體育系統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開展與港澳台的教育體育交流與合作,指導漢語國際推廣工作;負責全市出國留學人員和教育體育系統來綿外籍教師、教練、專家及留學人員的有關管理工作。
(十五)統籌規劃全市羣眾體育發展。負責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監督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推動全市國民體質監測和社會體育指導工作隊伍制度建設;指導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負責對公共體育設施的管理。
(十六)統籌規劃全市競技體育發展。指導體育訓練、體育競賽和運動員隊伍建設;組織和統籌參加省級以上綜合運動會, 承辦市級綜合性體育競賽活動;負責組織協調市級綜合性運動會的競賽工作,協調運動員社會保障工作。
(十七)統籌規劃全市學校體育發展。指導和管理學校體育工作;制定全市學校體育教育、青少年業餘訓練的規劃和工作意見,並負責組織實施、督促和檢查;指導和管理全市中小學體育測試和體育特長生的審定工作。
(十八)統籌規劃全市青少年體育發展,指導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
(十九)擬訂全市體育產業發展政策,規範體育服務管理, 推動體育標準化建設,負責監督管理全市體育彩票銷售工作。
(二十)指導體育科研、技術攻關和成果推廣工作,負責組織、監督全市體育運動中的反興奮劑工作。
(二十一)承擔經市政府批准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十二)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3]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事業發展概況

綿陽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305所(不含技工學校及職業培訓機構),其中高等教育學校14所,普通高中33所,普通初中202所,小學414所,幼兒園603所,特殊教育學校7所,中等職業學校32所;共有在校學生841297人,其中高等教育學校151553人,普通高中119831人,普通初中140254人,小學240629人,幼兒園133335人,特殊教育學校548人,中等職業學校55147人;共有專任教師52631人(教職工合計63232人),其中高等教育學校9978人,普通高中8859人,普通初中12669人,小學14037人,幼兒園5092人,特殊教育學校90人,中等職業學校1906人。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綿陽圍繞“打造以人為本的幸福教育和幸福體育”這一主題,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依法治理為支撐,以提升質量為核心,以促進公平為關鍵,建立了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中教育精品發展、職業教育特色發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完善的現代教育體系,構建了社會體育、競技體育、學校體育、體育社團、體育產業並肩前行、共同發展的現代體育格局,全市教育體育事業步入了內涵發展的新階段,人民羣眾對教育體育的滿意度達到了新高度。
一是素質教育穩步實施
踐行新課程改革精神,深化招錄製度改革,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增強,在國際機器人創新比賽、數學生物奧賽等大賽中多次奪金。陽光大課間體育活動、青少年三大球工作、城市鄉村少年宮全覆蓋、體育中考成績提高到80分等改革事項取得良好反響。作為西部首個接受中國教育健康指數監測的地級市,監測結果顯著優於全國常模。
二是基礎教育提質增量
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推行優質公立幼兒園帶動民辦幼兒園發展,擴大民辦優質幼兒園總量,“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正逐步化解。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升義務教育發展水平,目前已通過國家和省級評估的縣市區達到7個,名列全省前列。嚴格執行義務教育“就近免試入學”和“平行分班”政策,取締小學、初中招錄考試和重點班設置,推行集團化辦學試點,促進聯合教研和資源共享,推動義務教育品質整體提升。在全省率先啓動將教育均衡從義務教育階段擴展到高中教育階段的戰略舉措,以“優質”幫扶“薄弱”的形式推動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考續寫輝煌,本科硬上線32253人,本科硬上線率64.4%,高出全省平均上線率25個百分點,教育質量連續多年領跑全川。
三是職業教育特色發展
以穩定規模、規範辦學行為、提升教育質量為職業教育發展導向,通過全面統籌院校專業設置,構建了錯位發展、差別競爭、服務產業、各具特色的職教體系。積極協調打通中職學生從中職升入高職、從高職升入本科的學習通道,努力為中職學生搭建最好的成長平台。積極探索打破行政區域和地域壁壘,合理調整中職學校佈局,促進公民辦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積極推進職業院校、企業、高校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和合作辦學創新機制,不斷提升職業院校教學和科研能力,為綿陽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是高等教育內涵發展
現有14所高校在綿辦學,高校數量居全國地級市前列。西南科技大學是四川省與教育部、四川省與國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已建成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西科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孵化中心被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批准成為“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在孵科技型企業67家。組建全市“高校聯盟”,推動高校間開展協同創新,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加強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打造一體化教學平台和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及產學研聯合攻關鋪平了道路。支持高校、院所、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搭建科研成果轉化推廣平台,促進在綿高校廣泛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城建設。
五是民辦教育加速崛起
現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637所,涵蓋了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校學生達到156041人。近年來,綿陽外國語學校、綿陽中學實驗學校、南山中學實驗學校、綿陽東辰國際學校等一批民辦學校不斷髮展壯大,初步形成了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優勢互補、良性聯動、公平競爭、多元發展的格局,滿足了羣眾對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帶動了綿陽城市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六是教育惠民全面實施
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各項資助政策,通過獎、貸、助、勤、補、免等形式開展教育資助工作。完善義務教育資助政策,大力開展“貧困學生資助惠民生”活動,做到應免盡免、應補盡補。建立農村留守學生關愛服務體系,落實城市和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生活費補助政策,縣級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學校少年宮實現了全覆蓋。妥善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外來投資創業人員子女的入學問題。有力保障了弱勢羣體的教育民生,確保了每一位學生不因貧困而輟學,維護了教育公平。 [4] 

綿陽市教育體育局直屬單位

綿陽市招辦
綿陽市教科所
綿陽市教技中心
綿陽市學生資助中心
綿陽市機關幼兒園
綿陽花園實驗幼兒園
綿陽實驗高中西校區
綿陽中學
綿陽普明中學
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
江油工業學校
綿陽九洲體育館
綿陽南河體育中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