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綿毛金腰

(中藥)

鎖定
綿毛金腰,中藥名。為虎耳草科金腰屬植物綿毛金腰Chrysosplenium lanuginosum Hook. f. et Thoms.的全草。植物綿毛金腰,分佈於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生肌收斂,活血通絡之功效。主治臁瘡,燙火傷,勞傷,跌打損傷,黃疸。
中文學名
綿毛金腰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虎耳草科
金腰屬
綿毛金腰
分佈區域
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採收時間
夏、秋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

綿毛金腰入藥部位

全草。

綿毛金腰性味歸經

甘;寒, 肺、胃二經

綿毛金腰功效

清熱解毒,生肌收斂,活血通絡。

綿毛金腰主治

臁瘡,燙火傷,勞傷,跌打損傷,黃疸。

綿毛金腰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
外用:適量,搗敷。

綿毛金腰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收,曬乾。

綿毛金腰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清熱解毒、生肌收斂的功能。用於臁瘡、燙火傷。 [1] 

綿毛金腰形態特徵

綿毛金腰,別名脱葉金腰《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多年生小草本,高8-25cm。有根莖。基生葉有長1-2cm的葉柄;葉片卵形至橢圓形,長1.5-4.5cm,寬1.5-3cm,先端鈍或圓,基部楔形,上面有稀疏短柔毛,下面近無毛,邊緣每邊有5-7粗圓齒。不孕枝有鏽色長柔毛,尤其在近頂部較密而顯著,葉在頂部密集;莖生葉互生,葉片退化變小,長2-3mm,葉柄短小。聚傘花序分枝並鋪散,直徑5-10cm,有疏毛或近於無毛;苞片葉狀,腎狀圓形,綠色,寬4-7mm;花直徑約4mm,綠色;萼片4,開展,腎狀圓形;無花瓣;雄蕊8,極短,花絲和花葯長度略相等,心皮2,成1室,子房半下位。蒴果向上膨大,先端微凹,有極短而分叉的花柱。種子卵形,長0.8mm,褐色,光滑,有極微小的乳頭狀突起。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綿毛金腰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0-3000m的山地樹林或竹林中。分佈於湖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綿毛金腰鑑別

藥材性狀:根狀莖長達20cm,粗細不一,有多數細根。不育枝長5-25cm,被褐色柔毛。葉互生,完整葉片卵形至近扇形,長2.8-25mm,寬2.5-17mm,基部楔形,邊緣具5-12圓齒,兩面和邊緣均具褐色長柔毛,葉柄長0.7-1cm,密被褐色長柔毛;基生葉卵形至近橢圓形,長1.3-4.5cm,寬1.2-2.9cm,先端鈍圓,基部寬楔形,邊緣具不明顯9-17波狀圓齒,兩面和邊緣均多少具褐色長柔毛,葉柄長0.8-5cm,密被褐色柔毛;莖生葉似基生葉,長0.2-1cm,寬0.16-1cm,邊緣具5-9圓齒,兩面和邊緣多少具褐色柔毛,葉柄長0.5-1.7cm,密被褐色柔毛。聚傘花序分枝無毛或疏生柔毛;苞片近扇形;花綠色;萼片具褐色單寧質斑點,腎狀扁圓形至闊卵形。氣微,味淡、微澀。
[2-3] 
參考資料
  • 1.    綿毛金腰的功效與作用  .99健康網[引用日期2017-05-04]
  •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