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脈星蕨

鎖定
網脈星蕨,附生或土生植物。根狀莖長而橫走,具環形維管束鞘,偶有少數星散的厚壁組織,根狀莖密被鱗片;鱗片闊披針形,長約3-4毫米,黃褐色,邊緣稍具齒,盾狀着生,粗篩孔狀,中部的顏色較深。
中文名
網脈星蕨
拉丁學名
Microsorum reticulatum Ching ex L. Shi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薄囊蕨綱
水龍骨目
水龍骨科
星蕨屬

網脈星蕨形態特徵

網脈星蕨
網脈星蕨(5張)
附生或土生植物。根狀莖長而橫走,粗2-3毫米,具環形維管束鞘,偶有少數星散的厚壁組織,根狀莖密被鱗片;鱗片闊披針形,長約3-4毫米,寬0.5-1毫米,黃褐色,邊緣稍具齒,盾狀着生,粗篩孔狀,中部的顏色較深。葉遠生,相距3-6釐米;葉柄長3-10釐米,禾稈色,基部疏被鱗片,向上光滑;葉片闊披針形至橢圓形,長15-35釐米,寬4-7釐米,頂端急尖,稍呈尾狀,基部呈圓楔形,邊緣全緣。主脈兩面隆起,側脈明顯,相距1-1.5釐米,小脈兩面隆起,上面呈栗色,聯結成多數網眼,兩面均清晰可見,內藏小脈分叉。葉幹後厚紙質,淡綠色,光滑。孢子囊羣大,圓形,橙黃色,直徑2-3毫米,沿中脈兩側排列成整齊的2-3行,靠近中脈。孢子腎形,周壁表面具不規則褶皺。 [1] 
本種近於表面星蕨Microsorum superficiale(Blume)Ching和小盾蕨Neolepisorus mi-nor W. M. Chu,不同於前者在於本種葉脈清晰可見,孢子囊羣在近中脈處排列成整齊的2-3行;不同於後者在於本種不具盾狀孢子囊隔絲,根狀莖具環形維管束鞘,偶有少數星散的厚壁組織。 [1]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誌 第6(2)卷 )

網脈星蕨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林下樹幹基部。

網脈星蕨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雲南(麻栗坡、屏邊西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