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脈山龍眼

(中醫藥)

鎖定
網脈山龍眼,中藥名。為山龍眼科山龍眼屬植物網脈山龍眼Helicia reticulata W. T. Wang的枝、葉。植物網脈山龍眼,分佈於我國雲南東南部、貴州、廣西、廣東、湖南南部、江西(大餘)、福建南部。具有止血之功效。主治跌打刀傷出血。
中文學名
網脈山龍眼
別    稱
亮光子、苦鋸子、仇木《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山龍眼目
山龍眼科
山龍眼屬
網脈山龍眼
採收時間
秋、冬季採收枝;夏、秋季採收葉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
貯    藏
曬乾置於乾燥通風處

網脈山龍眼入藥部位

枝、葉。

網脈山龍眼性味

味澀,性涼。

網脈山龍眼歸經

入心、肝經。

網脈山龍眼功效

止血。

網脈山龍眼主治

跌打刀傷出血。

網脈山龍眼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幹葉研末調塗。

網脈山龍眼炮製

採集加工:秋、冬季採收枝,切段,曬乾。夏、秋季採收葉,洗淨,鮮用或曬乾。

網脈山龍眼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高3-10米,樹皮灰色;芽被褐色或鏽色短毛,小枝和成長葉均無毛。葉革質或近革質,長圓形、卵狀長圓形、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5.5-)7-27釐米,寬(2-)3-10釐米,頂端短漸尖、急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具疏生鋸齒或細齒;中脈和6-10(-12)對側脈在兩面均隆起或凸起,網脈兩面均凸起或明顯;葉柄長0.5-1.5(-3)釐米。總狀花序腋生或生於小枝已落葉腋部,長(7-)10-15釐米,無毛,有時花序軸和花梗初被短毛,後全脱落、變無毛;花梗常雙生,長(2-)3-5毫米,基部或下半部彼此貼生;苞片披針形,長1.5-2毫米;小苞片長約0.5毫米;花被管長13-16毫米,白色或淺黃色;花葯長3毫米;花盤4裂;子房無毛。果橢圓狀,長1.5-1.8釐米,直徑約1.5釐米,頂端具短尖,果皮幹後革質,厚約1毫米,黑色。花期5-7月,果期10-12月。

網脈山龍眼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1500(-2100)米山地濕潤常綠闊葉林中。
[1-4] 
參考資料
  • 1.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3.    趙運林.《湖南藥用植物資源》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
  • 4.    陳少卿、張桂才、李澤賢.《傳染病學》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