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電台

鎖定
網絡電台是在互聯網上設立的電台。網絡電台的創新點在於,它將我們傳統電台轉移到了網絡之上。我們不需要繁瑣的編輯和錄音設備來使用網絡電台,只需要一台電腦或手機就可以完成錄音、製作以及收聽;不需要發射塔對於信息進行發送,只需要網絡就可以傳遞信息;不需要收音機,只需要輕點手機或電腦按鍵就可以接收、發送各類信息。 [1] 
在傳統廣播時代,每個聽眾只能被動地接收信息,而互聯網的爆發使得圍繞每個人推送音頻內容成為可能。 [2] 
中文名
網絡電台
外文名
Network station

網絡電台簡介

網絡電台把傳統意義上的電台搬到了網上,突破了以往收聽電台的地域及終端限制,使網友在瀏覽微博的同時,能收聽自己喜歡的電台。藉助網絡傳播優勢,對傳統廣播的傳播方式和效果進行改造和優化,網絡廣播節目可在網上存儲和長久留存,便於聽眾選擇收聽和重複收聽,彌補了傳統廣播線性傳播、轉瞬即逝的缺陷。 [3] 
由於音頻具有獨特的伴隨性特點,因此在跑步、做飯、上下班、睡前等各類移動場景下,當用户的雙眼被佔用的時候,音頻會成為一個最方便的獲取信息、娛樂放鬆的途徑和方式。隨着以喜馬拉雅FM為首的一批移動音頻企業的快速發展,接下來音頻將越來越深入到大眾不同的生活場景中。 [4-5] 
手機廣播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網功能的智能手機實時收聽或點播網絡廣播節目。在媒體融合的環境下,手機廣播輕巧輕便,便於隨身攜帶,可以隨時隨地收聽廣播。手機與網絡技術結合後,集文字、圖片、聲音、視頻於一體,受眾可以用手機在線收聽和點播節目。 [3] 

網絡電台優勢特點

與傳統的廣播電台不同,網絡電台具有鮮明的優勢和特點。 [1] 
網絡電台擁有多元化的內容。網絡電台給受眾提供了很多分類十分精細的音頻點播節目,並且一直是24 小時連續不間斷播出,這樣滿足了擁有不同需求的用户。另外,用户在網絡電台中還擁有另外一個身份——內容生產者,這讓用户自制的內容也成為了網絡電台競爭力之所在。
例如,喜馬拉雅FM的定位就是用户自制的電台,喜馬拉雅的創始人陳小雨曾介紹説,喜馬拉雅電台的內容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分別是UGC(用户生成內容)、合作以及購買,這其中用户生產內容大約佔據了70%。這些用户既有那些擁有一定經驗的專業用户,也包括一般的用户。 [1] 
網絡電台的聽眾是分眾化的。與傳統廣播電台不同,網絡廣播電台並不是將節目統一傳送給所有的聽眾,而是通過個性化定製推送,將不同的廣播內容推送給具有不同喜好的聽眾。這樣一來,喜歡聽英語的人可以不用聽音樂,喜歡聽音樂的人可以不用去聽新聞,聽眾可以只聽自己感興趣的節目內容。 [1] 
網絡電台的參與者都可以參與即時互動。網絡電台為主播和聽眾,聽眾和聽眾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與可能性。主播和聽眾,聽眾與聽眾都可以通過留言板進行交流。除此之外,藉助網絡,網絡電台的用户還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線上線下活動,打造主持人形象和電台的品牌形象。 [1] 
網絡電台主播的平民化。與傳統廣播的主持人不同,網絡電台的主持人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喜歡廣播、同時有創新意識的普通聽眾。這樣一羣人可以藉助於網絡和手機 APP 平台,把自己製作的節目傳遞到更廣的範圍,讓更多的人收聽到他們自己的節目。 [1] 

網絡電台發展歷程

1993年,卡爾·馬拉默德推出了一台名為“Internet Talk Radio”的脱口秀節目,這檔節目當時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同步播出,這也就是最開始的網絡電台欄目; [1] 
1994年,美國的WXYC電台是第一個進入到互聯網領域中的傳統無線廣播電台; [1] 
2005年,我國的網絡電台事業起步較晚,第一家通過官方網站創立的網絡電台是國際在線網絡正式開播; [1] 
2008年,國家廣電總局和當時的信產部聯合發佈了《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不少缺乏經營資質的小網站和網絡電台遭到了清理; [6] 
2010年,豆瓣FM上線,這被認為是中國首家移動網絡電台,此後各家網絡電台相繼上線,也都進行了多輪融資。
而在這波大潮中脱引而出的,就有現在耳熟能詳的喜馬拉雅FM、蜻蜓FM、考拉FM、荔枝FM、多聽FM、阿基米德電台等網絡電台; [6] 
2016年,易觀智庫發佈《中國移動電台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4季度》數據報告顯示,從用户滲透率、啓動頻次及使用時長等多個維度看,喜馬拉雅FM均保持行業大幅領先。 [7] 

網絡電台功能分類

從功能分類方面看,國內幾大FM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型:點播類、直播類和推薦類。點播類電台以喜馬拉雅FM、荔枝FM、多聽FM為代表,其收聽內容單元不以頻道劃分,而是以欄目。這類電台內擁有海量內容,聽眾可以自主點播收聽。以喜馬拉雅FM為例,稱其內容類型較為齊全,涵蓋傳統媒體、自媒體、企業、吸引意見開設內容,來源多元化。有媒體分析,這與喜馬拉雅FM所堅持的PUGC生態戰略有關,內容生產由PGC(專業生產內容)+UGC(用户生產內容)+獨家版權三大塊構成,能夠兼顧內容的豐富度和專業度。
直播類電台實質上是傳統廣播電台向互聯網的遷移,用户可實時收聽傳統電台內容。報告認為,在直播電台聚合模式中,蜻蜓FM所涵蓋的範圍最高,可提供全球在線新聞、音樂、經濟等電台頻道。而以豆瓣FM、考拉FM為代表的第三類平台——推薦類電台,則可根據聽眾的歷史收聽記錄,識別用户收聽興趣,進行個性化推薦。 [6] 

網絡電台技術

串流。
P2P 技術。香港的MyRadio和商業電台在2008年以點對點技術(P2P) 進行網絡廣播。

網絡電台生產模式

網絡電台按照其節目生產模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專業生產內容(PGC)廣播和用户生產內容(UGC+PGC)廣播。
專業生產內容廣播一般包括了與電台進行合作授權、購買別家的版權、一些相關的專業人員自己進行錄製等。
用户生產內容的廣播不僅會邀請專業的團隊進行節目製作,主要還是依靠用户自己製作節目並上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