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紅人

(走紅於網絡的人)

鎖定
“網絡紅人”(Influencer)是指在現實或者網絡生活中因為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或長期持續輸出專業知識而走紅的人。他們的走紅皆因為自身的某種特質在網絡作用下被放大,與網民的審美、審醜、娛樂、刺激、偷窺、臆想、品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無意間受到網絡世界追捧,成為“網絡紅人”。因此,“網絡紅人”的產生不是自發的,而是網絡媒介環境下,網絡紅人、網絡推手、傳統媒體以及受眾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體綜合作用下的結果。
中文名
網絡紅人
外文名
Influencer
定    義
走紅於網絡的人
來    源
互聯網

網絡紅人定義

如今的文化圈,特別是大眾文化圈,已經不再單純。電影電視文學、音樂、傳統藝術,這些領域中再精彩的節目也不可能如十幾二十年前的“前輩”一樣,幾成所有中國人的集體記憶,而平民狂歡造就的網絡紅人更被許多人視為“一種喧囂的泡沫”。這是多元的時代使然,並非人力可以扭轉。在這片繁花似錦中,有人看厭了中傷和爭吵而倍感失望,也有人因為有數不清的自由選擇而如魚得水。那麼,網絡紅人和傳統名人有什麼不同,歸根到底只是成名的平台不同。
網絡紅人分成三代:一、文字時代的網絡紅人;二、圖文時代的網絡紅人;三、寬頻時代的網絡紅人。

網絡紅人發展

文字時代的網絡紅人
最早的網絡紅人,在互聯網的56k時代甚至更早,那是屬於文字激揚的時代,培育在那一代的網絡紅人,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以文字安身立命並走紅。
圖文時代的網絡紅人
當互聯網已經進入高速的圖文時代,這時候的紅人開始如時尚雜誌絢麗多彩起來,在這樣的時代,網絡女性佔盡優勢,以圖載文載人。如果要問為什麼,原因就是這時候的互聯網更有讀圖時代的味道。
寬頻時代的網絡紅人
當互聯網越來越寬,進入了寬頻時代,網絡歌曲的流行也是寬頻時代紅人到來的顯著特徵。
網紅是這個時代快餐文化的引領者。娛樂時代是一個偶像替代權威的時代,也是一個旁觀者的時代。新時代我們需要的網紅應該是具有專業知識的權威網紅,應該是具有社會責任、充滿正能量、會講科技故事、走在時代前列的行動者和引領者。
第一,新時代我們需要有社會責任感的知識網紅。儘管知識網紅不一定是顏值擔當,也不一定擅長八卦,但他們有專業知識和科學精神,他們的出現顛覆了娛樂時代偶像的符號特徵,他們的出現建構起富有時代精神的知識網紅的新符號,重新賦予了網絡時代知識權威的強大力量。他們不是旁觀者,而是行動者和實踐者。這類網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張文宏教授。張文宏教授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的熱點人物,人們提到他,大多會想起“黨員先上”這樣一些流傳甚廣的句子。張文宏教授利用他強大的專業背景,在網絡上講真話、講實話,用普通民眾聽得懂的話語,普及了疫情期間廣大羣眾急切想要了解的醫學防疫知識,緩解了廣大羣眾的緊張與焦慮。
第二,新時代我們需要能夠普及世界科技前沿知識的網紅。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每個人都有無數渠道接觸信息,但科技發展也比過去深入得多,普通人即使能夠接觸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但是對於這些成果的內容和數據不一定能看得懂,這時候就需要專家的科普了。科普的重要性在於能夠喚起青少年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也能夠給企業家指出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沒有科普,我們將會與前沿科技越走越遠。對科技前沿知識進行科普的學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網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袁嵐峯老師,他一直活躍在科技發展最前沿問題的科普領域,例如對於“引力波”“石墨烯”等多種深奧的科技話題,他都製作了深入淺出的科普視頻;“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引發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媒體報道説該計算機在“玻色子取樣”計算能力方面超越現有超級計算機百萬億倍,為了讓普通民眾能夠了解“九章”量子計算機的意義和作用,瞭解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技術突破,袁嵐峯老師專門製作了一期科普視頻,講解量子科技領域的專業知識,受到了廣泛關注。
第三,新時代是全球化時代,我們需要對中國科技發展歷史和現狀進行國際比較的科普網紅。例如中國農業與美國的差距在哪裏?移民火星的建築材料該怎麼選?網紅“三一博士”持續在相關知識領域中挖掘熱點科普話題,他緊貼時事的科普風格也因此走進更多網友的視野,受到眾多網友的喜愛。他的《穩定南海局勢,中國不止有航母》《天鯨號憑何問鼎科技進步特等獎?》等視頻收穫播放量近兩千萬。《理程碑》是三一博士一檔專注工程製造史的科普節目,裏面有很多他對工程、基建等相關熱點新聞進行的乾貨解讀,該系列節目受到廣泛關注,總計播放量破億。
第四,新時代我們需要能夠講出科學趣味性的網紅。比如嫦娥五號為什麼要採集月壤資源?天氣對航空作戰和戰局的影響有多大?火箭殘骸會砸到人嗎?宇航員在太空中怎麼上廁所?如何將骨灰變成一場流星雨等。西安航空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講師梁毅辰(Mr. 苟勝)的一個個高質量科普視頻備受關注,他的頭條賬號已“吸粉”幾十萬。“聽苟勝老師講課如飲甘醇,有趣又有營養!”“通俗易懂,講得好,就連我這個沒多少科學基礎的人都能聽懂。”點開“Mr苟勝”的今日頭條主頁,幾乎每一條視頻下方的評論區裏,都能看到類似的稱讚。能夠講出科學趣味性的另一個有代表性的網紅是“博物君”張辰亮,他用現代的科學方法鑑定、考證、分析和創作出了幽默詼諧的反映海洋生物的《海錯圖筆記》。在與《海錯圖》作者清人聶璜的隔代對話中,通過古今的碰撞,不僅可以看到海洋知識的更新,也能夠發現中國海洋環境的惡化和變遷,警示世人該如何行動。他在B站上對《海錯圖筆記》的精彩講解,給觀眾帶來深深的震撼,有網友評價“我還記得有天晚上用流量看這個視頻看到三點,博物君的博學多才徹底治癒了我的顏控癌”。
科普網紅的出現讓人們重新意識到,在厚重豐沛的科學知識輸出面前,娛樂網紅的膚淺浮躁。科普網紅輸出的內容讓人們重新認識到,其一,什麼是真正的文化資本和品味,在當今社會僅僅靠奢侈品消費來進行身份認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包含科技知識在內的文化資本已成為身份認同和社會分層的重要標誌;其二,如何緩解知識焦慮,知識焦慮產生於互聯網上鋪天蓋地的信息,具有很強的無所適從感。科普型網紅是治癒知識焦慮的“舒緩劑”,專家或知識分子將專業化的知識和學問通俗化、系統性地傳播,能夠有效緩解人們的知識焦慮。 [6] 

網絡紅人成名原因

網絡紅人藝術才華成名

這一類的網絡紅人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藝術才華獲得廣大網民的追捧。他們大都數地處草根,一般不是科班出生,沒有接受所謂“正規”的訓練,往往是依託其非同一般的天賦和在興趣支配下的自我學習,從而在某個藝術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或者技巧。他們通過把自己的作品傳到個人網站或者某些較有影響力的專業網站上吸引人氣,由於他們在藝術上不同於主流的獨特的品味,所以能逐漸積累起來不錯的人氣,從而擁有某個固定的粉絲羣。

網絡紅人搞怪作秀成名

這一類型的網絡紅人通過在網絡上發佈視頻或者圖片的“自我展示”(包括自我暴露)而引起廣大網名關注,進而走紅。他們的“自我展示”往往具有譁眾取寵的特點,他們的言論和行為通常借“出位” 引起大眾的關注。他們的行為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包含一定的商業目的,與明星的炒作本質上並沒有區別,都是為了引起大家的主意。

網絡紅人意外成名

這一類型的網絡紅人與第二類相對,他們主觀並沒有要刻意的炒作自己,而是自己不經意間的某一行為被網友通過照片或者視頻傳上網絡,因為他們的身份與其表現同社會的一般印象具有較大的反差從而迅速引起廣大網民的注意,成為“網絡紅人”。他們因為與其身份不符的“前衞” 而具有一兩個閃光點,從而被某些眼觀獨到的網民所發現並傳諸網絡,大眾在獵奇心理的驅動下給予關注,覺得新鮮有趣,作為消遣。但是他們自身往往並不知道自己在某一時刻已經成為了網絡的焦點。

網絡紅人網絡推手成名

這一類型的網絡紅人是通過精心策劃,他們背後往往有一個團隊,經過精心的策劃, 一般選擇在某個大眾關注度很高的場合通過某些舉動刻意彰顯他們自身,給大眾留下一個較深的印象,然後會組織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推動,在全國的各個人氣論壇發帖討論,造成一個很熱的假象從而引起更多的網民關注。 [1] 

網絡紅人網紅特權

一些粉絲對網紅不良行為的慣寵、少數網紅自身對特權的追求對道德法律的漠視,以及部分平台對網紅監管不力,助長了“網紅特權”的歪風邪氣。“網紅特權”滋生的原因包括:
粉絲經濟的影響,在網紅經濟環境下,網紅的粉絲數量往往與他們的商業價值掛鈎,一些網紅試圖通過特殊待遇來獲得更多的關注以謀求商業利益;一些人對網紅身份的過度崇拜,認為網紅就應該享有更多的特權和優待;
  • 法律和道德規範的缺失,可能導致一些網紅利用法律的漏洞試圖獲得更多的利益。 [8] 

網絡紅人社會評價

“網紅”的名號不是作惡的擋箭牌,而應代表責任與擔當。請大家共同努力,別讓“網紅”把社會價值觀帶偏 [2] (千龍網評)
中國網絡直播亂象整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但由於直播行業的違規成本太低,監管成本過高,因此還會有“漏網之魚”。針對目前存在的打“擦邊球”和低俗行為,可採取列舉式將法律禁止直播的內容、行為等具體化,從而提升法律的可操作性。同時,應構建信息共享的黑名單體系,防止違規網紅換個“馬甲”再次出現。業內人士認為,網絡直播不是主播關起門來自娛自樂,而是面向大眾的表演。直播平台也不是僅僅提供一個平台而無須承擔任何責任那麼簡單。應當建立起預先防範機制,提升相關從業人員的素質,建立直播主體資質審查機制或職業主播培訓機制。相關部門也必須綜合運用多種監管措施,共同發力,既封停拉黑違規賬號,又沒收違法所得,甚至可以關閉違規直播網站,避免直播平台淪為滋養違規網紅的温牀 [3] (人民網評)
以網紅身份要求給予特殊照顧,類似的事件屢見不鮮,讓不少網友“驚掉了下巴”,也不禁發出這樣的疑問:是誰在助長“網紅特權”這種歪風邪氣?(央視網評) [8] 

網絡紅人相關規定

2021年9月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提出堅決抵制低俗“網紅”等泛娛樂化傾向。 [4] 
2022年4月15日,網信中國發布《關於開展“清朗·整治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 [5] 
2023年12月22日,公安部有關負責人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網紅大V具有較強的網絡影響力,公安機關將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依規推動行業規範發展。一是緊盯網絡謠言線索,對編造傳播虛假信息進行“造熱點”“蹭熱點”“帶節奏”的網紅大V,以及藉機進行造謠引流牟利的“網絡水軍”團伙,依法嚴厲打擊,並依法依規採取針對性警示、禁言、封號等管理措施。二是分析查找網站平台管理漏洞,督促企業建立完善管理規範和社區公約,推動建立違法賬號“黑名單”制度,擠壓造謠傳謠活動生存空間。三是加強宣傳引導,針對重點網紅大V羣體,開展普法宣傳和教育提醒,主動宣講相關法律法規,教育引導網絡大V遵紀守法、抵制謠言。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