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植樹

鎖定
網絡植樹是通過網絡虛擬形式開展植樹活動,實現綠化資源優化配置,從而發展中國綠化事業的活動。
中文名
網絡植樹
外文名
Network to plant trees
通過方式
網絡虛擬形式
起始時間
2009年7月14日

網絡植樹簡介

網絡植樹是通過網絡虛擬形式開展植樹活動,實現綠化資源優化配置,從而發展中國綠化事業的活動。

網絡植樹發展背景

隨着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如何創新傳統的義務植樹模式、提高公民義務植樹盡責率成為中國綠化事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現有8億多適齡公民,但義務植樹的盡責率卻只有60%左右,全國有近半數適齡公民未履行植樹義務。
3月20日,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東南衞視共同舉辦的“首屆網絡植樹節”公益活動在北京啓動。這意味着,人們不僅可以採取户外方式植樹,還可以通過虛擬網絡的方式實現植樹。

網絡植樹參與形式

據瞭解,通過網絡方式實現植樹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通過網絡植樹平台募集資金,平台為捐資網友提供網絡虛擬樹苗,第二步是把籌集到的資金用於特定地點的綠化事業。
通過網絡形式植樹流程如下:登陸網植平台,註冊用户成功後,選填承諾種植數量,以每棵5元計算出總付金額,選擇網上匯款、銀行匯款等多種支付方式付款,資金即進入中國綠化基金會賬户,目前通過網絡募集的資金全部用於西部綠化扶貧事業。捐資的個人及單位數量、捐款總額、植樹總量等信息實時更新,顯示在網絡植樹平台首頁。
“有別於傳統公益模式,網絡植樹更加註重用户的互動性和持久參與性。捐資植樹後,在網植平台上獲得一棵虛擬樹苗,只有不斷澆水養育,虛擬小樹才會成長、結出果實,其他網友可以時時評論。”網植平台建設者、北京華陽信創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理張光華説。
網絡植樹吸引了很多人蔘與。據統計,目前已有2117個人、80個組織通過網植平台捐資植樹,累計捐款845345元,植樹169069棵,而且數據時時更新。“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加有效的綠化模式,通過短信等其他捐助方式也在醖釀之中。我們的目標是發動全國3億網友每人捐助一棵樹!”中國綠化基金會對外聯絡處處長費勇對義務植樹新模式信心十足。
網絡植樹活動是在“幸福家園——西部綠化行動”生態扶貧公益項目基礎上發展而來,該項目於2006年啓動實施,旨在動員國內外力量,採用種植經濟林木的方式幫助甘肅定西9萬户貧困家庭脱貧,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和諧發展。網絡植樹的實際植樹地點是甘肅省通渭縣,以種植沙棘的形式,幫助當地貧困家庭脱貧。
在2007年,中國綠化基金會成立中國綠色碳基金會,號召人們通過網上“購買碳匯”的形式履行義務植樹願望,並取得了廣泛的認同。
通過網絡虛擬形式開展植樹活動可以消除空間、時間的限制,實現綠化資源優化配置,網絡植樹既是扶貧幫困,也是義務植樹,對我國的綠化事業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
互聯網絡為我們帶來獨特的思維和視角,可以開展更多樣的公益行動,網絡植樹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將開啓網絡時代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新紀元。

網絡植樹中國網絡植樹節

中國網絡植樹節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互聯網的應用和發展給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為綠化公益事業開創了多元渠道和即時平台。通過網絡植樹的方式,網民可以參與到西部綠化行動中來,登錄活動官方網站,輕點鼠標,捐植一棵樹、一片林。
2009年7月14日上午,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甘肅省計劃生育協會、甘肅省治理荒漠化基金會、雷勵青年發展計劃與東南衞視聯合主辦的2009“首屆中國網絡植樹節-雷勵中國甘肅遠征”出征儀式在蘭州黃河母親河邊正式啓動。
“首屆中國網絡植樹節”大型公益活動自2009年3月在北京啓動以來,通過向國內外募集善款,已資助了甘肅省通渭縣的4600户貧困家庭種植了23000畝大果沙棘生態經濟林,為當地上萬名農民(主要是貧困婦女)提供了多種技術培訓和勞動創收的機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生態效應和經濟效應。
此次甘肅遠征活動共有來自從全國各地層層選拔出來的30名18-24歲的青年遠征隊員和10名25歲以上的遠征義工參加。在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裏,他們將深入沙漠考察,走進鄉村開展系列生態扶貧活動,穿行在城市各處進行環保公益宣傳,並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圖文實錄,通過互聯網等媒介向全國介紹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農村現狀等,積極倡導全民參與植樹扶貧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