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文學十六講

鎖定
《網絡文學十六講》是網絡作家、起點中文網簽約作家冷得像風(本名:董江波)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一部短篇評論文集。 [1-2] 
作品名稱
網絡文學十六講
作    者
冷得像風
類    型
評論文集
連載狀態
連載中
連載平台
起點中文網
最新章節
第三節:我們網絡作家,處在了一個創作最好的時代 [1] 
是否出版

網絡文學十六講內容簡介

身為一名老網文編輯,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於2004年6月就加入了網絡文學行業,成為一名網文編輯,歷任多家重點大型網絡文學網站總編輯職務;同時,董江波又是一名新網絡作家,2013年初開始網絡小説創作,目前寫到第十部,其中4部已經出版,最新都市江湖異能小説《獵命鬥獸》簽約起點中文網正在獨家連載。
在網絡文學行業耕耘的九年時光,深刻感受到網絡文學由一個初諳人事的十歲少年,成長為一個擁有強健體魄的朝氣青年,作為其中一員,激動萬分。
過去九年以來的每個日日夜夜,董江波未曾離開網絡文學一步,不是在審稿看稿,就是在寫作自己的作品。網絡文學,早已成為自己“美好生活”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
這部最終將達到15萬字以上的《網絡文學十六講》記錄了一名擁有10年網絡文學編輯經驗的老編輯,一位身體力行,創作網絡小説進入第六年的網絡作家,他眼中所見,他所親身體驗的一個“身在其中”的網絡文學人所知道的網絡文學行業,以及這個行業當中的網絡編輯、網絡作家和網絡文學從業者們的辛酸苦辣甜五味陳雜的“美好網絡文學生活”。
網絡文學十六講,瞭解中國網絡文學20年發展歷程。這裏,有對網絡文學二十年曆程的梳理,有對網絡文學創作現象的探討,有對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關係的梳理,有對網絡文學全版權產業鏈運營的全方位總結,有對網絡作家細緻入微的創作身份卡準備指導,更有對中國網絡文學的深刻反思和未來憧憬,…… [3] 

網絡文學十六講作者簡介

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起點中文網簽約作家。 [1-2] 

網絡文學十六講章節目錄

第一講:網絡文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序言:網絡文學時代早就開啓了
第一節:一篇文章瞭解一個傳承有序的中國網絡文學今天
第二節:中國網絡文學的藝術性起源研究和分類
第三節:早期一次未能執行的文學論壇“股改”經歷
第二講:網絡文學已經是主流化文學的今天
第一節:網絡文學逐漸主流化今天,引導扶持成為重中之重
第二節:關照現實,當前網絡文學發展的十個新現象
第三節: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漸入佳境
第四節:為青春文學大刊《青少年文匯》停刊為之記
第三講:從身份卡制度看網絡文學的征途問題
第一節:網絡文學征途:路很長,既然開始了,就要走出成果
第二節:網絡文學作品身份卡示例:《永遠的純真年代》為例
第三節:做網絡工匠OR網絡作家,有夢想的網文業者早有答案
第四講:網絡文學從業人員現狀和經營問題
第一節:網絡文學從業人員現狀和招聘修書編輯的幾點原因
第二節:前言:網絡文學企業經營的市場公關宣傳和輿情問題
第三節:中國企業面對網絡負面輿情常常陷入的三大誤區
第四節:企業透明營銷時代到來給網絡文學行業的啓示
第五節:品牌企業論壇公關(自媒體公關)不能操之過急
第六節:網絡文學企業必須進行網絡危機公關的原因
第七節:全民自媒體時代來臨,任何悲壯的奇蹟都有可能
第八節:談談網絡公關廣告中使用一篇新聞營造網絡品牌聲音問題
第九節:網絡公關傳播創意模式談(俗稱點子)
第十節:網絡危機事件公關的一般處理方法和步驟
第十一節:微博(自媒體)矩陣式營銷不神秘,考驗的是執行力
第十二節:延續和延伸,為何媒體都喜歡帶有傾向的報道
第十三節: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的不對等和過度自信
第五講:網絡文學作家轉行當編劇的問題
第一節:董江波專訪編劇張巍陳彤:作家轉行編劇需專業學習
第六講:不僅網絡文學中國文學都有閲讀危機
第一節:專訪作家陳河:中國文學不是創作危機而是閲讀危機
第二節:深度閲讀時代即將到來,環文學小説圈人士請注意
第三節:大學生最該加強的兩種能力和中國父母的超現實願望
第四節:買書,困難不困難;讀書,可讀可不讀
第五節:莫言文集給中國年帶來更多文化味兒
第六節:閲讀是要帶來歡樂和愉悦,不是給自己添堵的
第七節:越來越尷尬的讀書(閲讀)時間
第八節:談一談網絡文學作者和讀者的年輕化趨勢
第七講:網絡文學IP內容的全版權化操作
第一節:從網絡文學IP的衍生多維度操作防患未然推陳出新
第二節:談談文化衍生品改編主力網絡文學當前題材創作特點
第八講:傳統出版企業突圍網絡文學之路
第一節:傳統出版企業數字轉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之道
第二節:談談通常怎麼運營網絡文學網站及網絡文學發展問題
第九講:網絡文學在粉絲經濟年代的利與弊
第一節:“粉絲經濟”敲響網絡文學發展戒鍾
第十講:網絡文學的創作語言高下問題談
第一節:網絡文學既不能“高大上”也不能隨波逐流
第十一講:網絡文學作家的成名問題
第一節:不是每一個文藝青年最終都要成為作家
第二節:夢想從來都要十年如一日堅持,作家夢當然也是
第三節:我們網絡作家,處在了一個創作最好的時代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