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教學模式

鎖定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是以網絡為教學支撐環境,形成教師與學生 之間的穩定關係和活動進程的結構形式。網絡教學模式突出網絡在師生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結構合理的網絡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網絡教學模式體現出自身的特徵,這主要表現在:教師角色、學生地位、教學過程、媒體作用等幾個方面。
中文名
網絡教學模式
外文名
Network teaching mode
教學環境
網絡環境
教學特點
多元化 綜合化 多樣化 擴大化

網絡教學模式定義

基於Internet的遠程協作學習模式是利用學校的優質師資,依託公眾多媒體通信網進行遠距離交互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這種學習模式的實施依賴於多個因素,學校支持、學習小組建立以及遠程網絡學習支持系統等。不同地區的多所學校,各自組成協作學習小組,圍繞相同的專題,在遠程網站的支持下進行作品評價、問題討論和方法交流等協作學習活動。這種學習模式的實現方式主要是通過遠程協作點評作品、討論問題和交流等。

網絡教學模式基本環節

基於遠程網站的協作學習模式的基本環節主要包括建立校際關係、確定專題、分組協作、校際交流等幾個基本環節。
(1)在不同地區各自選擇幾所學校結成協作學習的共同體,明確各自的身份和關係(即本地學校、對子學校、第三方學校等),相互之間協商確定一個共同的學習專題;
(2)各地區的學校可以結合本校的特色,在原有學習專題的基礎上確定子專題。然後各自組成若干個協作學習小組。各個小組圍繞子專題進行分工合作,利用網絡收集資料,獲取與子專題相關的信息,創作小組學習成果;
(3)作為本地學校和對子學校的協作學習小組,相互之間可以瀏覽、點評作品,討論問題,交流學習心得、體會等,以多種形式進行協作,加深知識的理解,促進彼此的交流;作為第三方學校的協作學習小組,通過瀏覽本地學校和對子學校的學生言論和作品,以一個客觀公正的角度對他們的學習做出評價;
(4)經過一段時間後,本地學校和對子學校的教師分別組織學生瀏覽別人的點評意見,進行學習反思,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明確未來的學習方向。

網絡教學模式模式特點

網絡教學模式 網絡教學模式
因特網的迅速普及,使計算機網絡教學獲得了飛速發展。與以往的計算機輔助教學不同,網絡教學是利用計算機訪問本地及全球各地的計算機資源,並使教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網絡進行廣泛的交流與協作。其主要特點是將傳統課堂教學的以教師的教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真正使教學過程變成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促使了學生內因作用的發揮,使他們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為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必要的客觀條件。
一、網絡教學模式的特點
1.網絡教學資源的多元化。實施網絡教學時,其信息資源不僅來源於本地電腦所提供的磁盤內容或教學課件,而更多的來源將是分佈在網上世界各地的信息源。師生通過聯網的學校辦公室、圖書館、社會甚至在家中即可迅速地得到世界上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資料,聆聽世界一流教師的講課,向最好的專家請教。可以説網絡教學信息來自於世界各個角落,其信息呈現多元化趨勢。
2.網絡教學方法的綜合化。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過程,促使了教學方法向綜合化方向發展,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1)協作討論法。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學雙方的學習與交流僅侷限於固定的時間和空間,並且學生與學生之間沒有協作學習的機會。網絡教學則不但保證了教學雙方隨時、隨地的學習與交流,而且還實現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協作,從而使他們通過對某一問題的共同討論、取長補短,最終實現全面的認識。教師則主要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對一些難點或不同觀點進行重點講解、啓發和答疑,指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
(2)發現式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教學形式,包括的步驟有:①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②學生在利用教師及網絡教材提供的材料基礎上,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和提出假設;③教師引導學生對假設進行驗證;④教師幫助學生提取原理或形成概念。
(3)模擬教學法。由於網絡教學中應用了大量的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將教學中抽象的原理等難以表達的過程生動形象地再現出來,使得枯燥乏味的知識同有意義的實例相結合,方便了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中。
(4)情境教學法。網絡教學將圖、文、聲、畫等技術溶為一體的特點,為學生創造了生動形象的教學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與熱情,使學生的思維、情感和行為融合起來,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5)自主學習法。由於網絡教學是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控制基礎上的一種教學關係,因此它為學生創造性地提供了多途徑、多方式學習知識的開放式教學環境。自主學習主要包括:①查找課程計劃;②查詢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③同教師、專家或其他學生直接進行一對一的交流;④訪問網上各種信息資源。
3.網絡教學表達方式的多樣化。網絡提供有文本與超文本、具體與抽象的知識和信息,通過模擬與虛擬等技術手段表達與真實情況相一致或利用現實條件所無法表達的事實與經驗,並通過多媒體以非線性方式進行揭示與傳遞,從而發展了創造性思維,培養了創新能力。
4.網絡教學信息交流範圍的擴大化。以前人們進行交流的工具主要有信件、電話和傳真等通信手段,往往處於被動的信息獲取模式。進入網絡時代憑藉電子郵件(Email)、遠程登錄(Telnet)、文件傳輸(FTP)、討論組(Usenet)、電子公告板(BBS)及網絡會議(Conference)等一系列雙向信息交流工具,師生雙方可就某一論題隨時與一國、多國或全球範圍內的同行或同學進行討論交流,不僅速度快,而且費用低廉,完全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障礙。
5.網絡教學方式的豐富化。傳統的課堂班級式教學,是集體化的教學方式,無法適應人的個性和特點,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學習環境中。網絡教學方式則是集體化和個體化二者的有機結合。利用網絡學生可參加各種類型的專題討論組,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由討論和發言,發揮各自的特點,相互爭論,相互幫助,相互提示或進行分工合作,最終通過討論達到一致的答案,這就使得課堂學習、小組討論和協作學習等教學方式交互輝映。
6.網絡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開展網絡教學,充分使用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是基礎,因而網絡教學在吸收與克服傳統教學手段諸如幻燈、投影等媒體長處與不足的同時,將現代諸多媒體特點融為一體,有效地利用各種媒體手段,確保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7.網絡教學環境的個性化。網絡環境的多樣性,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廣泛的發展空間,教學雙方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教和學,從而使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
二、網絡教學環境下高校教師角色特徵分析
科技的進步,不僅拓展和豐富了教學的信息來源,同時也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的組織過程以及教學效果的評價方法。在當今信息社會,師生都處於一個信息來源極為豐富和多樣化的環境中,兩者獲得信息的機會幾乎是均等的,教師已不再像從前那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信息渠道。這就要求教師要重新認識自已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1.是網絡教學的設計者、開發者和研究者。開展網絡教學,除了向傳統課堂教學那樣傳授專業知識與技能外,更為重要的應是對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傳授。因為高校學生與中小學生不同,他們已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自主能力。若能在原有基礎上掌握了學習方法,學會了學習,就能真正地提高獲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俗話説:
2.是網絡教學的輔導者、幫助者和領航員。網絡教學中,雖然作為教學主體的高校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夠得以充分的發揮,但教師的主導作用卻不容忽略。這主要是因為網絡信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涉世不深的學生往往變得茫茫然,難辨真偽,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響。此外,網絡信息極為豐富,為了避免學生迷向,減少他們自由探索網絡所需要的時間,教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極強的信息辨識能力與獲取能力,以輔導者、幫助者和領航員的身份引導學生正確地利用網絡,確保網絡教學的正常進行。
3.是學生心理健康的諮詢者。網絡的出現,在縮短人們之間時空距離的同時,也拉大了人們之間的心靈距離,孤獨、憂鬱已成為現代人的一種流行病。高校學生雖然通過鍵盤能與網上其他夥伴進行快速的交流與聯繫,卻往往不善於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結果是心理問題在高校中呈上升趨勢。作為高校教師,在充分發揮其傳統教育職能的基礎上,還應擔當起學生心理健康的諮詢者、治療師等職責,幫助學生在心智方面健康發展。
4.是網絡教學信息的提供者。因特網上的大量信息資源來源於哪裏?微軟公司中國部總裁杜家濱先生曾説:"我可能在100次中有99次是從Internet拿東西,只有一次是把我的東西放上去。如果全世界很多人都有這個1%,這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可見匯小溪而成大川這個簡單的道理在因特網上的體現是再清楚不過了。高校教師既然是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者,在利用網絡資源的同時,就應重視掌握必要的網絡製作開發技術,對於網絡提供的材料加以認真的研究,並放回網絡中,成為網絡教學信息的提供者。
總之,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網絡教學提供了十分誘人的發展前景。應注意對網絡教學模式的特點以及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高校教師角色特徵不斷地進行分析研究,才能使網絡在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才能使網絡教學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第一軍醫大學圖書館醫學情報學教研室廣州510515)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