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網絡孤獨症

鎖定
網絡孤獨症就是過分地依賴網絡,淡化了個人與社會及他人的交往,遠離周圍夥伴,慢慢地對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失去了感受力和參與感,變得越來越孤僻。
其主要特徵為,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現障礙、異常動作以及複雜多樣化的行為。
中文名
網絡孤獨症
外文名
onlineness
原因分析
社會交往中較易
社會調查
有20%的人有情緒低落和孤獨感,
危    害
弱聯繫
表    現
過分地依賴網絡

網絡孤獨症社會調查

我國相關調查顯示,在上網的青少年學生中,有20%的人有情緒低落和孤獨感,12%的人與家人、朋友疏遠。不少高職大學生沉溺於網絡聊天、網絡遊戲,廣泛結交網友、“戰”友,但現實生活中,對於自己的家人、同學卻表現出越來越冷漠。心理學家指出:“當一個人專注於某一事物時,對其他事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視。”學生對互聯網的過分依賴必然會導致其對現實生活中其他活動的缺乏,人長時間的缺乏社會活動必然產生心理上的孤獨。
美國一項網上調查表示,每週上網時間5小時的網民已經成為輕度的“網絡偏執狂”,他們將無法獲得足夠的時間與家人和親友相聚,甚至連看電視的時間都大大減少。
網絡孤獨症 網絡孤獨症
主持這項調查的斯坦福大學科學家諾曼·尼説:“人們在網上待的時間越長,他們在現實中與人打交道的機會就越少。”人的交際能力,社會生存能力便會因此而下降,這種對現實社會生活的不適應反過來又會刺激人繼而更加依賴網絡而尋求心理的平衡,因此引發惡性循環,久而久之便會引發網絡孤獨的心理障礙

網絡孤獨症原因分析

社會交往中較易退縮、較為內向的人,在虛擬網絡的交往中,往往也會呈現與他人較為低頻的交往互動,帶來更多的孤獨感。
另外,在一些社交網絡中,人們常常會獲得較多的粉絲好友,但在生活中能深入交談的卻不多,這會形成強烈對比加劇孤獨感。長時間上網,減少甚至剝奪了人在現實社會中的活動機會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可能讓內向的人更加孤獨。

網絡孤獨症危害

在網絡上形成的同伴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弱聯繫”。網絡好友難解“近渴”,因為大家來自天南地北,只有上線才能聯繫,很難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人就會感到孤獨無助,甚至產生低落、焦慮、憂鬱等不良情緒。所以,人們更需要從現實生活中獲得有效、親密的同伴關係。

網絡孤獨症案例

新婚不久的天津市民劉冬,常跟閨蜜抱怨自己與老公越來越缺乏溝通。她説,以前談戀愛時和老公常常交流,兩人下班回家後就各自抱着電腦上網,幾乎不説話。“每個人都在成長與變化。如果不及時通過溝通了解這種變化,很不利於夫妻和諧。”深圳某高校大三學生林婉清宿舍的6名同學每天晚上回宿舍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戴着耳機,看着電腦,不跟其他人説話。即使有事也只會通過QQ或MSN説。“那種安靜與沉默,常常讓我感到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