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維柯與古今之爭

鎖定
《維柯與古今之爭》是2008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小楓、陳少明。 [1] 
中文名
維柯與古今之爭
作    者
劉小楓
陳少明  主編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4月1日
頁    數
349 頁
定    價
29 元
開    本
32 開
ISBN
7508046072
條 形 碼
978-7-5080-4607-5

維柯與古今之爭內容簡介

重拾中西方古典學問墜緒,不僅因為現代性問題迫使學問回味古典智慧,更因為古典學問關乎亙古不移的人世問題。古學經典需要解釋,解釋是涵養精神的活動,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擇:寧可跟隨柏拉圖犯錯,也不與那夥人一起正確(西塞羅語)。舉凡疏證詮解中國古學經典、移譯西學整理舊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願與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尋回精神的涵養,不負教書育人的人類亙古基業。 [2] 

維柯與古今之爭本書目錄

論題 維柯與古今之爭(林國華策劃林志猛譯)
維柯的“天神意旨”觀與人類知識、
自由及意志的限度
維柯、塔西佗與國家理性
維柯與馬基雅維裏
維柯與格勞修斯:人類的法學家
斯賓諾莎、維柯與宗教想象
維柯的歷史理論與法國革命傳統
維柯與古今之爭
古典作品研究
荀子之“義”闡微
《恐懼與顫慄》“引言”章義析
基爾克果的無限棄絕與信仰
思想史發微
潘雨廷先生談話錄(二)
舊文新刊
諸子與經學
釋摩訶衍論考
公羊徐疏考
字説六則
評論
幸福是消極的,還是否定的?

維柯與古今之爭文章節選

維柯的“天神意旨”觀與人類知識、自由及意志的限度
在《新科學》(1744)裏,天神意旨觀對維柯闡述人類歷史的進程至關重要。然而,正如許多學者(近來主要是莫里森[James C.Morrison])指出的,該觀點是維柯思想體系中“疑問重重且令人費解的”一面,但它恰恰因為這種複雜性而備受矚目。①維柯的天神意旨觀之所以難理解,有些原因向來為大家所公認。由於維柯不僅研究歷史而且涉足修辭學、法學和哲學,從而導致他以一種晦澀難懂、迂迴曲折且有時故意顯得含混不清的風格,來質現有關歷史進程的思想。此外,維柯對特殊人類活動(il certo)的解釋,及其與一般性真理(il vero)之關係的解釋——該真理隱藏在世俗現象背後,也都非常複雜。不過,評價維柯天神意旨觀所遇到的困難,主要原因不在《新科學》修辭上的絢麗多彩,或概念上的精深玄奧,因而應在別處尋找原因。在維柯思想體系的深處,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根本的困境。這個困境對《新科學》論述人類歷史的影響顯示在兩方面,一是修辭上的運用方式,二是潛在的概念化。然而,若是隻採用修辭學的解釋或哲學的解釋,都不足以全面理解維柯思想的精髓。
對維柯的思想體系來説,這個根本困境的影響巨大,因為,這些影響直接關係到維柯對人類意志和天神意志的描述。這個根本困境——維柯有時會努力去面對,但更多的時候是逃避——可以粗淺表述如下:人如何才能真正自由且獨立地展開行動,同時又成為超驗意志的對象(從定義上看,人若能領會到超驗意志,也是模糊不清)?維柯因無法直面並客觀地探討這個問題,因沒能找到調和人類知識、自由與神聖意圖的直接方法,從而導致了其天神意旨觀的模稜兩可:既是又不是真正的天神(雖然這個天神來自神靈,但只在人類世界出現),既是又不是真正的天意(雖然天意關注人類運道,但對命運或命數漠不關心)。
對維柯的天神意旨觀與17和18世紀其他哲學和宗教主張的關係作出評價也非常重要,因為維柯對詹森主義(Jansenism)論爭的迴應,對社會契約論、自然法論爭的迴應,都幫助他形成了有關天意運作的構想。其實,我們應從這個角度來評價維柯的天神意旨觀,即它是關於人類理解和自由意志(libero arbitrio)之性質的各種對立觀點(這些觀點既融人又引領了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潮)交織混雜的產物。不過,我們首先必須按《新科學》本身的表述方式來闡明維柯的天神意旨觀。
維柯先是描述了獸性與人性的關係,最終,在《新科學》第一卷臨近末尾處論述“方法”時,維柯描述了人類、天意和神之間的關係。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