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維亞切斯拉夫·扎伊採夫

(前蘇聯男子排球運動員)

鎖定
維亞切斯拉夫·扎伊採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最著名的男排二傳手。作為前蘇聯男排主力,他參加過1974年墨西哥第8屆世界男排錦標賽以來蘇聯隊參加過的許多世界性比賽,為蘇聯隊在世界性比賽中奪冠立下過汗馬功勞,多次被評為最佳二傳手和優秀運動員。
2023年6月,維亞切斯拉夫·扎伊採夫去世,終年70歲。 [1] 
中文名
維亞切斯拉夫·扎伊採夫
國    籍
前蘇聯
出生地
列寧格勒
出生日期
1952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2023年6月
身    高
1米91
運動項目
男子排球
所屬運動隊
前蘇聯
專業特點
男排二傳手

維亞切斯拉夫·扎伊採夫人物生平

扎伊採夫,1952年11月12日生於列寧格勒。身高1米91。他9歲時進入列寧格勒一所體育俱樂部的排球訓練班,原來是攻球手。15歲時他右肘兩次骨折,傷愈後改練二傳。1969年,17歲的扎伊採夫被當時擔任列寧格勒“阿烏託莫里斯託”隊教練的維亞切斯拉夫·普拉託諾夫(生於1939年1月21日,1977年擔任蘇聯國家男排主教練)看中,把他選入該隊。在這位名教練的指導下,扎伊採夫如魚得水,進步迅速。1971年他作為蘇聯大學生隊的主力二傳參加了歐洲大學生男排錦標賽,蘇聯隊獲得冠軍,他也顯露了自己的才華。這次比賽後他參加了國家男排集訓隊,1973年正式被選為蘇聯國家隊隊員。
他進入國家隊時正是蘇聯男排的困難時期。以多年不變的高舉高打強攻的單調打法為主的蘇聯隊在1974年墨西哥第8屆世界男排錦標賽和1976年蒙特利爾第21屆奧運會上,兩次敗給以快攻著稱的波蘭隊而屈居亞軍。是堅持傳統打法,還是學習日本隊(1972年慕尼黑第20屆奧運會金牌得主)和波蘭隊的先進快攻技術呢?蘇聯隊面臨着抉擇。1977年,曾帶領蘇聯青年男排連續奪得1971年、1973年和1975年歐洲青年男排錦標賽冠軍的普拉託諾夫擔任了蘇聯國家男排的主教練,扎伊採夫也成了國家隊的主力二傳。扎伊採夫和隊友們密切配合,認真學習日本、波蘭等隊的快攻戰術,豐富了傳統打法,在普拉託諾夫的指導下,蘇聯男排開創了強攻和快攻相結合的新局面,當年就不僅奪得了歐洲錦標賽冠軍,而且在日本舉行的第3屆世界盃男排賽上,奪回了八年前丟失的金盃。蘇聯男排在國際排壇上重整雄風,自1968年墨西哥城第19屆奧運會後相隔九年,又登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並連續五次奪得世界大賽的桂冠,取得了其他世界強隊在同一時期無法比擬的好成績。

維亞切斯拉夫·扎伊採夫技術能力

扎伊採夫技術全面,具有出色的攔網技術和較強的進攻能力,他的二傳技術更是嫺熟。他手腕靈活,手指控球能力強,能輕鬆自如地傳出各種方向、弧度和速度的球,巧妙地組織全隊多種變化的強攻和快攻,並能對對方的攔網隊員起迷惑作用,其平拉開球的傳出速度達0.9—1.0秒。更可貴的是他在場上頭腦冷靜,臨場比賽經驗極其豐富(至1981年底參加國際比賽就達205場),善於觀察和發現對方的薄弱環節,找到進攻的突破口和方法。他能積極地調動、指揮場上的隊員,根據不同情況發起細膩的進攻和有效的防守,是比賽場上隊友們信賴的核心人物。他的勾手扣球、二次球偷襲等個人進攻技術戰術運用自如,使對手防不勝防。因為他攻守全面,會傳、會拉、回扣,被譽為八十年隊“全攻全守”型球隊二傳的楷模。
此外,他與亞歷山大·薩賓(生於1957年7月1日,身高2米,體重97公斤,彈跳出眾,助跑摸高達3米62,滯空力特佳,以三號位的交叉、立體快攻和高牆式攔網著稱)配合的近體快攻、短平快,其速度、高度也堪稱世界水平。他在場上從不突出個人,不組織“花架子”的虧本戰術,總是以捕捉並擊中對方的要害為宗旨。他對戰友寄予無限的信任。他確信,“球”是全對集體打出來的。無論具有怎樣高超技藝的人,在排球比賽中若遊離全隊之外,那他就成了比賽的累贅!他認為:“八十年代的二傳手站在前排時,絕不應成為對方所選擇的進攻突破口”。

維亞切斯拉夫·扎伊採夫所獲榮譽

扎伊採夫自1974年擔任蘇聯男排主力二傳以來,在他所參加過的世界性比賽中,蘇聯隊取得了1974年墨西哥第8屆世界男排錦標賽和1976年蒙特利爾第21屆奧運會的亞軍,1977年日本第3屆世界盃男排賽、1978年意大利第9屆世界男排錦標賽、1980年莫斯科第22屆奧運會、1981年日本第4屆世界盃男排賽和1982年阿根廷第10屆世界男排錦標賽的五次冠軍(即世界男排史上“五連冠”的奇蹟),1985年日本第5屆世界盃賽、1986年法國第11屆世界男排錦標賽和1988年漢城第24屆奧運會亞軍。他個人獲得了1977年第3屆世界盃男排賽的優秀選手獎,1981年第4屆世界盃男排賽的最佳運動員獎和優秀選手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