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量

鎖定
“綠量”是單位面積上綠色植物的總量,又稱三維綠色生物量,three-dimensional green biomass 三維綠色生物量,是指生長中的植物莖、葉所佔空間面積的多少。其實質指植物的“葉量”。與綠量有關的概念詞很多,如森林面積、森林覆被率,城市的綠地面積、綠化率和人均綠地面積等。常用(公斤/平方米)或(噸/公頃)表示。
中文名
綠量
外文名
three-dimensional green biomass
別    名
三維綠色生物量
含    義
單位面積上綠色植物的總量

綠量綠量概念

圖片資料 圖片資料
“綠量”是單位面積上綠色植物的總量,又稱三維綠色生物量,是對生長中的植物莖、葉所佔空間面積的多少。其實質指植物的“葉量”。與綠量有關的概念詞很多,如森林面積、森林覆被率,城市的綠地面積、綠化率和人均綠地面積等。常用(公斤/平方米)或(噸/公頃)表示。

綠量綠量研究意義

葉子是綠色的,又是植物的同化器官,決定着植物全部的(根、莖、葉、花、果實)產量——“生物量”。所以追求生物產量,研究增加葉量是很重要的。
“綠量”是生物生產力的基礎,影響全部生物產量,影響植物的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城市綠化追求生態效益而又缺少土地,故應研究增加城市“綠量“,來反映綠地生態功能水平,能較準確地反映植物構成的合理性和生態效應水平。

綠量研究方法

”綠量”(greenness)是一個通過衞星遙感獲取的反映植被生長狀態和空間分佈密度的植被指數(NDVI),研究中因此多用衞星遙感技術測量綠量的增減量。衞星通過傳感器接收地面物質發射的光譜信息並記錄下來,“綠量”反映了植被在紅光和近紅外的吸收和反射特性,因此能很好地反映地面植被的生長情況,一個地區植被長勢越好,葉子越多,“綠量”就越大。

綠量綠量評價的優勢

綠量目前多用於較為精確的衡量城市的綠化水平,其主要優勢在於綠量能夠區分不同的綠地所帶來的不同生態價值(喬、灌、草單獨綠化或組合綠化的生態價值不同)。植物的葉面積是植物產生環境效益的主體,綠色植物產生的一系列環境效益主要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這兩種作用過程通過綠色葉面積與陽光和周圍環境產生交流和作用完成,估算植物的環境效益值,就要以其綠量為標準。 [1] 
綠量概念是從生態學的能量轉換利用和植物莖葉的生理功能這一基本點出發的。通過對莖葉體積的計量,來揭示綠色三維體積(或葉面積指數)與植物生態功能水平的相關性,進而説明植物功能乃至綠地功能的生態效益。相對於平面量(如綠化覆蓋率)而言,三維綠量指標能更好地反映城市綠化在空間結構方面的差異。綠量概念克服了二維綠化指標衡量綠化水平的不足,其主要特點是:它針對不同植物種類,不同綠地結構間存在的功能差異,提出以植物所佔據的綠色空間體積作為評價標準,使綠化評價指標由二維向三維邁出了一步。使城市園林綠化定量研究發生了質的飛躍,能更全面、更準確地分析一個城市的綠化水平及其生態環境效益。
綠量指標的提出,將人們的綠化思維從二維面積引向三維空間,由綠化覆蓋率引向綠色空間佔有量,體現了人們對植物功能認識的進一步提高。城市綠化不僅僅是為了環境美化,其意義首先在於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綠地的規劃與設計不再只是考慮綠地的景觀效果,而是更加註重綠地調節氣候、防治污染、減少噪音、殺菌防塵、豐富物種多樣性、改善人居環境等生態功能,充分利用不同植物、不同綠地結構的功能特性進行合理佈局,追求綜合環境效益的最大化。在城市綠化的實踐中,由於強調綠化的功能性,有利於促進城市綠化向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理念轉變。充分考慮城市用地緊張的特殊性,強調喬灌花草相結合,以栽植喬木為主,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多佔天、少佔地,真正使城市與森林、樹木與人達到和諧、共生、共養、共榮的境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