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營

(清朝時期國家常備武裝)

鎖定
綠(lù)營,清朝國家常備兵之一。順治初年,清朝在統一全國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及其它漢兵,參照明軍舊制,以營為基本單位進行組建,以綠旗為標誌,稱為綠營,又稱綠旗兵。全國綠營兵額總數時有增減,在咸豐以前大約六十萬左右,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在清朝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初平定三藩之亂及在乾隆中葉以前的歷次戰爭中,綠營都曾起到重要作用。
士兵為世兵制,父死則子繼。將兵由兵部直接統轄,將領無法直接統兵,有效地防止軍人擁兵自重。隨着八旗軍的腐化,綠營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強。
清朝中期以前,綠營尚稱精鋭。但以後承平日久,營務廢弛,日趨腐敗。自嘉慶初年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時即已不能得力。於是自同治至光緒年間歷經裁汰,最後被改編為警察性質巡防營,失去了常備軍的作用,綠營之制僅存空名而已。
清初由漢兵編成的分駐在地方的武裝力量,用綠旗做標誌。清中期開始,為了加強對戰鬥力強悍的綠營(相對於腐化墮落的八旗而言)的控制,清政府開始不斷地加派旗人擔任綠營中的中高級軍官。乾隆後期開始,綠營逐漸成為以漢兵為主旗人主導的軍隊。
中文名
綠營
外文名
Green Standard Army
別    名
綠旗兵
別    名
漢兵
兵    種
步兵
營    制
標、協、營、汛
基本單位

目錄

綠營歷史沿革

綠營起源

清朝的興起是倚靠它強大的八旗軍力。隨着領土的擴大,清朝吸收了部分蒙古人與漢人的勢力,對此皇太極另外設立了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用以壯大軍力並加強管理蒙漢臣民。
到了清朝入關後,雖然八旗軍人數達二十萬,但兵力仍遠遠不足。為了加強對領土的有效統治,清政府招降明軍、招募漢人組織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單位,所以稱為“綠營兵”,獨立於八旗軍。
前鋒營綠營兵 前鋒營綠營兵

綠營繁盛

在清朝初年,大多為漢人的綠營軍的職責尚只是鎮守疆土,但隨着八旗的腐化 [1]  ,綠營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強。在三藩之亂中,清軍就是以綠營為骨幹,先後派遣了四十餘萬綠營兵作戰。乾隆嘉慶兩朝,綠營總兵力六十餘萬,成為軍事主力。

綠營衰落

由於太平已久,綠營本身隨着種種弊端而逐漸腐化。到了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之亂時,作戰主力也改交由湘軍淮軍等地方團練負責 [2] 同治年間多次裁減綠營,綠營的重要性逐漸減弱,清末新軍成立後綠營同名存實亡。至民國初年,綠營被改編為警察性質的地方治安衞戍部隊,成為民國時期警察的濫觴 [3] 

綠營管理體制

清順治初,以騎兵為主的八旗兵不適於江南水網地域作戰,加之兵力不足,清廷遂以歸附的明軍和收編漢族地主武裝改建綠營兵。兵種分騎兵、步兵(含戰兵、守兵);沿江、沿海設有水師。員額時有增減,一般為60萬,嘉慶時達66萬。實行募兵制,招募當地壯丁為兵。兵皆土著。一經入伍即編入兵籍,終身不改。遇有缺額,騎兵拔於步戰兵,步戰兵拔於守兵,守兵拔於餘丁,無餘丁乃募於民。凡綠營武職副將以上選拔任用,由皇帝及兵部決定,其實權操於兵部;參將以下,按月升選;守備以上武官,採取升遷調動制;各級官兵凡升遷,均實行迴避制。綠營兵的主要任務是分駐各省鎮戍,依所轄地域大小、遠近和險易,因地設官,因官設兵,列汛分營,唯巡捕營駐京師(今北京),隸八旗步兵營統領。武器裝備、兵餉和待遇遠不及八旗兵。綠營的最高武職長官為提督,戰略單位為鎮,基本編制單位為營。營以上各級均設衙門,作為辦事機構。
清初統一戰爭基本結束後,朝廷為控制兵權,逐步實施“以文制武”,即以文臣督、撫監督和節制武官提督、總兵。各省視情設置數鎮,每鎮設總兵一員,總兵之上設提督,節制一省或數省區域內的各鎮總兵。巡撫兼提督者有權節制所屬各鎮。巡撫、提督之上設總督,節制一省或數省區域內的巡撫、提督和總兵,為該區域的最高軍政長官。總督、巡撫、提督和總兵,均各有直屬親兵,統稱本標,分稱總督標、巡撫標、提督標、總兵標,簡稱督標、撫標、提標、鎮標。另有軍標,設於四川、新疆等地,由將軍統轄。標轄2~5營,分稱中、左、右、前、後營,居中鎮守,以備徵調。鎮轄協,由副將節制。協下設營,按地勢險要程度編數十人至千餘人不等,以守備地名命名,由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分別統管。營下設汛,每汛數人至數十人不等,由千總、把總統領。提督以下將領只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其軍令受總督和巡撫節制,兵權歸於朝廷。綠營兵參加征戰,均由皇帝另派經略、參贊大臣統領,其將領一般不予任主帥。兵員多臨時從各鎮中抽調,集中使用,致使兵不為將有,編組混亂,影響戰鬥力。
綠營兵從清平定三藩之戰至鴉片戰爭,皆系清廷正規軍主力。平三藩時,綠營兵居前,八旗兵繼之,所向多捷;對清廷統一全國和鞏固統治發揮過重要作用,後同八旗兵一樣逐漸腐敗。咸豐年間鎮壓太平軍時,缺乏戰鬥力,其地位逐漸被湘軍淮軍所取代。 [4] 
參考資料
  • 1.    王春瑜在《八旗子弟的興衰》(《百科知識》1980年第一期)中認為:“八旗子弟的蜕化,戰鬥力的逐漸喪失,其原因,從根本上説,是在於入關後,滿族落後的生產方式,很快就被漢族地區已達爛熟程度的封建生產方式所陶冶,原來的兵農一體,迅速趨向兵農分家,而作為一種職業兵,他們絕對逃脱不了歷來漢族地主階級武裝腐化、瓦解的規律。兼之,清初的八旗子弟,是以征服者、勝利者的身份出現的,他們的歷史包袱,就必然背得格外沉重。考察八旗子弟沒落的過程,我們不難發現,封建世襲制和封建特權,是八旗子弟的腐蝕劑,孳生社會寄生的温牀。”
  • 2.    曾國藩在《議汰兵疏》指出:“天下之大患蓋有兩端:一曰國用不足,一曰兵伍不精。兵伍之情狀各省不一。漳、泉悍卒以千百械鬥為常,黔、蜀冗兵以勾結盜賊為業,其他吸食鴉片,聚開賭場,各省皆然。大抵無事則遊手恣睢,有事則僱無賴之人代充,見賊則望風奔潰,賊去則殺民以邀功。章奏屢陳,詔旨屢飭,不能稍滅錮習。”(《曾文正公奏稿》,第1卷,第25頁。)
  • 3.    郭廷以. 《近代中國史綱》上冊 中文大學出版社. : 第104頁.
  • 4.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