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柄桑

鎖定
綠柄桑 樹皮:厚2~3cm,質地疏鬆,易塊狀剝離,具乳白色樹液。外皮灰褐色;易小塊狀脱落,殘留較大的凹坑。內皮黃色;靠近材表部分韌皮纖維發達,可撕成麻絲狀;石細胞發達,顆粒狀,分佈於外皮部位。橫斷面: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淺褐色或黃褐色,具深色條紋。邊材黃白色,寬5~8cm。生長輪略明顯。宏觀構造:散孔材。管孔肉眼下可見,少,略大;主為單管孔,少數徑列復管孔(2~3個,多2個);侵填體豐富。軸向薄壁組織肉眼下明顯,發達,翼狀、聚翼狀,少數帶狀。木射線放大鏡下明顯,密度中等,窄至略寬。
中文名
綠柄桑
拉丁學名
Chorophoraexcelsa
別    名
非洲金黃木
花檀
黃金檀
別    名
金絲檀木
金柚木 展開
別名
金絲檀木
金柚木
黃金木 收起
桑科Moraceae
Piptadeniastrum
外文名
Iroko

綠柄桑基本信息

綠柄桑紋理 綠柄桑紋理
綠柄桑紋理 [1]  中文名:大綠柄桑豆
科 名:桑科Moraceae
屬 名:Piptadeniastrum
不規範名稱:非洲金黃木、花檀、黃金檀、金絲檀木、金柚木、黃金木
地方名稱:Iroko(科特迪瓦)。Abang(喀麥隆、加蓬),Mandji(加蓬),Kambala(剛果、扎伊爾),Intule、Tulemufala(莫桑比克),Semli(塞拉利昂、利比里亞),Odoum(加納)。ROKKO、Oroko(尼日利亞),Moreira(安哥拉),Lusanga、Mlundu、Mokongo(扎伊爾),Mvuli、Mvule(東非)。

綠柄桑形態特徵

綠柄桑 樹皮:厚2~3cm,質地疏鬆,易塊狀剝離,具乳白色樹液。外皮灰褐色;易小塊狀脱落,殘留較大的凹坑。內皮黃色;靠近材表部分韌皮纖維發達,可撕成麻絲狀;石細胞發達,顆粒狀,分佈於外皮部位。橫斷面: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淺褐色或黃褐色,具深色條紋。邊材黃白色,寬5~8cm。生長輪略明顯。宏觀構造:散孔材。管孔肉眼下可見,少,略大;主為單管孔,少數徑列復管孔(2~3個,多2個);侵填體豐富。軸向薄壁組織肉眼下明顯,發達,翼狀、聚翼狀,少數帶狀。木射線放大鏡下明顯,密度中等,窄至略寬。

綠柄桑地區分佈

大喬木,高達40m,直徑可達2.0m以上。本屬僅12種,分佈熱帶非洲、美洲等地區。該種主要從加蓬、喀麥隆、赤道幾內亞進口,量不多。
木材材性 具光澤。紋理典型交錯;結構中,均勻;重量、強度、幹縮中。加工較易,易鈍刀;握釘、膠合、刨光、油漆性能好。耐腐。乾燥快,稍有翹曲。氣幹密度0.62~0.72cm3。 [1] 

綠柄桑木材用途

適用於刨切裝飾單板、室內裝修、高級傢俱、地板、細木工、鞣皮革木桶、船舶、車輛、橋樑、海上用材等。可代替柚木teak(Tectongaspp.)。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