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解

鎖定
經解,是指解釋儒家經書的著作。如《通志堂經解》﹑《清經解》等,均為編集訓解諸經之作的叢書 [1] 
中文名
經解
拼    音
jīng jiě
注    音
ㄐㄧㄥ ㄐㄧㄝ ˇ
詞    性
名詞

經解禮記篇章

《禮記》第二十六篇《經解》
1、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温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潔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
2、其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潔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3、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其在朝廷,則道仁聖禮義之序;燕處,則聽雅、頌之音;行步,則有環佩之聲;升車,則有鸞和之音。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百官得其宜,萬事得其序。《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此之謂也。
4、發號出令而民説,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謂之信;除去天地之害,謂之義。義與信,和與仁,霸王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無其器,則不成。
5、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規矩之於方圜也。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君子審禮,不可誣以奸詐。
6、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敬讓之道也。故以奉宗廟則敬,以入朝廷則貴賤有位,以處室家則父子親、兄弟和,以處鄉里則長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此之謂也。
7、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昏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坊止水之所自來也。故以舊坊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
8、故昏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闢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爭鬥之獄繁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眾矣。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諸侯之行惡,而倍畔侵陵之敗起矣。
9、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此之謂也。

經解四庫提要

《經解》·五卷、《經義雜著》·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國朝黃文澍撰。文澍字雨田,一曰谷田,又曰谷亭,豐城人。是編每卷首題曰“桃谷山房稿”,而側注其下曰“石畦集經解”、“石畦集經義雜著”。蓋《桃谷山房稿》者,其集之總名。《石畦集》者,其稿中之一種。《經解》諸書,又其集中之子部也。《經解》凡《易》二卷,《書》一卷,《詩》與《春秋》共一卷,《禮》一卷。《易》多衍圖書之學。書多辨《禹貢》山川,因而蔓延於輿地、形勝為經所不載者。《詩》最寥寥,惟主廢《小序》而尊《朱》傳。《春秋》多排擊三《傳》。《禮》多拘泥古制,糾世俗之非。大抵皆衍宋儒舊説。
《經義雜著》凡《序》四篇、《説》十一篇、《辨》二篇,大旨亦不出所著《經解》之內。其《顏子心齋坐忘辨》二篇,乃《莊子》之文,無關經義,氾濫及之,亦猶《經解》之中,因解《禹貢》而及《五嶺以南山川脈絡考》也。書只一卷,而標題乃曰“卷之一”。或刊版未竟,抑裝緝者有所遺歟?──右“五經總義類”四十三部,三百四十九卷,內七部無卷數,皆附《存目》。(案:先儒授受,大抵專治一經。其兼通諸經,各有論説者,鄭康成以下曠代數人耳。宋以後著作漸夥,明以來撰述彌眾。非後人學問遠過前修,精研之則見難,涉獵之則見易;求實據則議論少,務空談則卷軸富也。孫承澤抄撮經解諸序,寥寥數卷,亦命之曰《五經翼》,則孰非兼通《五經》者哉?略存其目而不錄其書,古今人巧拙之異,華實之分,亦大概可睹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