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絡學

(1995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經絡學》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鼎 [1] 
中文名
經絡學(供針灸類專業用)
作    者
李鼎
出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
9787532337095
定    價
27 元

經絡學內容簡介

《經絡學/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以1984年首次編寫本為基礎,根據新訂的教學大綱要求,進行了較大的補充和改寫,內容仍分為七章。第一章“經絡學概論”,對經絡理論的起源、形成和歷史發展作了概括的論述,使讀者能掌握其概貌。第二、三、四章,分別為“手足太陰與陽明”、“手足少陰與太陽”、“手足厥陰與少陽”,內容是以十二經脈為主,將絡脈、經別、經筋的記載隨經脈一起介紹。以經帶絡,使能形成較完整的概念。每經以《靈樞·經脈》為主,對照《脈書·十一脈》,並引《內經》有關條文,以便縱橫比較。對原文的註釋、語譯及其與腧穴的關係,力求表述確切而照應全面。第五章為“奇經八脈”,集中介紹督、任、衝、帶、陰陽跡、陰陽維八脈的內容。着重説明其與十二經脈的關係及其在經絡系統中的特殊作用。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各附有經絡現象和現代研究摘錄,以供參考。第六章“經絡的分部關係和臨牀應用”,包括根結,標本、氣街、四海、六經皮部和關闔樞等內容,這對於分析經絡的縱橫、內外關係有重要意義,與腧穴分類和證候分經分部密切結合,這也是經絡理論在臨牀辨證和用穴中的綜合運用。第七章“經絡的現代研究”,介紹近年對經絡現象的調查、觀察,對其檢測法和經脈與臟腑相關的研究,以及對經絡實質的各種見解,對於研究經絡有參考價值。 [1] 

經絡學圖書目錄

第一章 經絡學概論
第一節 基本概念的產生
一、血氣、脈、經絡等名詞的出現
二、對氣血運行的認識
第二節 理論系統的形成及其主要內容
一、經絡系統的形成過程
二、經絡系統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經絡系統分佈概況
一、十二經脈的分佈概況和相互關係
二、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和十五絡脈
三、十二經筋和皮部
第四節 經絡的作用及其臨牀運用
一、經絡的作用
二、經絡的臨牀運用
第五節 經絡的歷史發展和有關著述
一、先秦及漢代
二、魏、晉及隋、唐
三、宋、元、明、清
第二章 手足太陰與陽明
第一節 手太陰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太陰絡脈
三、手太陰經別
四、手太陰經筋
第二節 手陽明
一、手陽明大腸經
二、手陽明絡脈
三、手陽明經別
四、手陽陰經筋
第三節 足陽明
一、足陽明胃經
二、足陽明絡脈
三、足陽明經別
四、足陽明經筋
第四節 足太陰
一、足太陰脾經
二、足太陰絡脈
三、足太陰經別
四、足太陰經筋
第三章 手足少陰與太陽
第一節 手少陰
一、手少陰心經
二、手少陰絡脈
三、手少陰經別
四、手少陰經筋
第二節 手太陽
一、手太陽小腸經
二、手太陽絡脈
三、手太陽經別
四、手太陽經筋
第三節 足太陽
一、足太陽膀胱經
二、足太陽絡脈
三、足太陽經別
四、足太陽經筋
第四節 足少陰
一、足少陰腎經
二、足少陰絡脈
三、足少陰經別
四、足少陰經筋
第四章 手足厥陰與少陽
第一節 手厥陰
一、手厥陰心包經
二、手厥陰絡脈
三、手厥陰經別
四、手厥陰經筋
第二節 手少陽
一、手少陽三焦經
二、手少陽絡脈
三、手少陽經別
四、手少陽經筋
第三節 足少陽
一、足少陽膽經
二、足少陽絡脈
三、足少陽經別
四、足少陽經筋
第四節 足厥陰
一、足厥陰肝經
二、足厥陰絡脈
三、足厥陰經別
四、足厥陰經筋
第五章 奇經八脈
第一節 督脈與任脈
一、督脈及其絡脈
二、任脈及其絡脈
第二節 衝脈與帶脈
一、衝脈
二、帶脈
第三節 陽躋與陰躋
一、陽躋脈
二、陰嬌脈
第四節 陽維與陰維
一、陽維陰維的循行分佈
二、陽維陰維的病侯
第五節 奇經八脈的綜合作用
一、統領作用
二、聯絡作用
三、調節作用
第六章 經絡的務部關係和臨牀應用
第一節 根結、標本的上下關係
一、根結與根、溜、注、入
二、標本
第二節 氣街、四海的內外關係
一、氣街
二、四海
第三節 關、闔、樞與六經皮部
一、關、闔、樞
二、六經皮部
第四節 頭身各部經絡分佈
第七章 經絡的現代研究
第一節 經絡現象的觀察
一、循經感傳
二、其他經絡現象
第二節 經絡檢測及其與臟腑相關的研究
一、經絡檢測法
二、經脈一臟腑相關的研究
第三節 關於經絡的見解和假説
一、對經絡實質的幾種觀點
二、關於經絡實質的假説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