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營社會學

鎖定
經營社會學亦稱產業社會學,是以一個企業中的經營組織、勞務管理方式和在它制約下從事勞動的人的行為、態度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中文名
經營社會學
外文名
Operating Sociology
別    名
產業社會學
適    用
企業

目錄

經營社會學研究領域

經營社會學的研究領域不限於企業或一個經營體的經營組織、勞務管理、勞資關係、工會作用、經營與環境等現象。一個企業所採取的經營方針,管理方式,不僅要受到本企業人、財,物諸因素和與本企業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企業競爭的影響,即便是企業職工本身,也會把外部社會結構上的特點,陳舊的行為規範,處於支配地位的思想意識等帶到企業裏來,因而經營社會學分為企業(經營體)內部的社會關係分析以及企業(經營體)與一般社會之間的社會分析兩大部分。經營社會學的研究重點不是設備,操作條件、待遇、職務等級、現場組織,管理方式等經營組織中的物質的、技術的或制度的本身,而是企業(經營體)中的人,決定經營成敗的物質的、技術的、制度的人。例如,人在一定的經營方針和一定管理方式下積極性的表現形式及生產效率,企業內部的勞務管理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工會組織對人的行為影響,企業與其外部社會(地區、全國)之間的關係等。

經營社會學產生

十九世紀末,西方學者為了探討現代資本主義發展條件下工人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產生的種種問題,以便幫助企業資本家的經營社會政策尋找C論根據。開始研究經營組織中人和社會的關係。德國社會政策學會較早進行了有關的各種調查和工人對工作適應性的研究。但是,經營社會學的方法、體系的真正確立,當以1928年柏林工科大學設置經營社會學(Betriebssoziologie)課程和設立以布里佛斯(Brifs)為所長的經營社會研究所為標誌。早期代表性的著作是布里佛斯的《工業中的經營管理與經營生活》,(19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聯邦德國經營社會學引入美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理論和實踐上都有相當進展。經營社會學一般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界限,分古典經營社會學和現代經營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