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濟鬥爭

鎖定
經濟鬥爭指為自身經濟利益而進行的各種形式的鬥爭,通常是指被統治階級為爭取經濟利益而進行的鬥爭。他與政治鬥爭的區別主要看鬥爭目的,有些情況是這樣的,開始是經濟鬥爭後來逐漸轉為政治鬥爭,經濟鬥爭的形式包括罷工、示威遊行等,也有采用武裝鬥爭形式的。但是所有經濟鬥爭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方法只能採取以奪取政權為目的的政治鬥爭。
中文名
經濟鬥爭
外文名
economic struggle
定    義
為自身經濟利益而進行的鬥爭
對    象
被統治階級

經濟鬥爭鬥爭成果

民國11年(1922)9月,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為迫使路礦當局履行罷工簽訂的13協議,進行了一系列的鬥爭。主要有:一是同年10月粉碎萍礦少數工頭職員,以及反對工人俱樂部而組織的遊樂部,乘勝打破20多年的包工制,改為合作分帳制,鞏固工人俱樂部的地位;二是同年10月和翌年: 月,先後領導永和煤礦和株洲轉運工人罷工取得勝利,使這兩處也實行安源大罷工的13條協議;三是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向礦局圍素欠飽和年終半個月夾薪,打破礦局試圖以拒發年終夾薪而逐步推翻13條協議的企圖,取得了第一次年終夾薪。

經濟鬥爭捍衞工人俱樂部等鬥爭

民國12年(1923)京漢鐵路“二。七”慘案後,全國各地工會多遭封閉或潰散,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在此期間,路礦當局、漢冶萍公司和
北洋政府交通部,曾採用多種手段圖謀封閉和瓦解工人俱樂部。在中共安源地委的領導下,安源路礦工人與敵人進行堅決的鬥爭,使工人俱樂部在全國工運低潮中巍然獨存,成為工運低潮中的旗幟和支柱。這些鬥爭主要有:
二·七慘案後
北洋政府交通部、直魯豫三省巡閲使吳佩孚,均來電催促封閉安源工人俱樂部。同年5月,漢冶萍公司派人晉見江西督軍蔡成勳,請求蔡令贛西鎮守使封閉取消安源工人俱樂部。工人俱樂部得知這些消息後,嚴密佈置,嚴加防範,工人做偵探,把口子,日夜巡邏,嚴懲工賊,並暗中把守郵政、電報、電話及交通機關,資本家稍有動作,或用軍隊包圍工人,工人即包圍礦區機關和職員,聲言要死大家死在一塊,當局終不敢向工人動武。
粉碎礦局和三角同盟的內外夾攻
民國12年(1923)冬接任安源礦長的黃錫質,曾向漢冶萍公司保證6個月內摧垮工人俱樂部,他一方面派奸細混入俱樂部偵探內情,從內部挑撥分化。另一方面由工人職員協濟會糾集基督教會和無政府黨,組成三角同盟,向工人俱樂部發動思想政治進攻,分化瓦解工人俱樂部的組織,再準備由地方官府動以武力,一舉摧垮俱樂部。工人俱樂部發現這一陰謀後,一面向黃錫康發出“如破壞俱樂部,即全家性命危險”的嚴重警告。一面揭露職工協濟會、無政府黨,開展反對基督教的運動。經過鬥爭,黃錫賡嚇得趕緊向公司提出辭呈,於同年9月離開安源。無政府黨也處處遭到反對,不久在安源也悄聲匿跡。
為年終夾薪而舉行第二次罷工
民國13年(1924)下半年,因礦局屢月欠餉,工人生活苦不堪言。當年12月,各工作處工人自發地向本處職員圍素欠餉,又聽説礦局將取消13條協議中的年終夾薪,勾結軍隊武裝解散工人俱樂部,圍索欠惱逐漸變成集眾示威。當局只好答應在元旦前發給半個月夾薪,但到12月20日,僅發給窿內工人礦票1元,窿外工人2元。工人對此大為不滿,當日下午二、三千人包圍正召開工作處長會的礦公事房,要求發給欠餉。當局答應當月每人發礦票3元,1月5日前發半個月欠餉。但到1月5日,當局不但下發給欠餉,反而勾結軍隊企圖以武力封閉工人俱樂部,於是全礦工人掀起索餉風潮。同年5月,礦局修理廠總監工暗中給少數工人增加工資,藉以拉攏一部分工人。此事彼該廠工人得知後,羣起要求普遍增加工資。不幾天訊傳全礦,各工作處都提出增加工資的要求。6月中旬,工人聚集礦局公事房,要求普遍增加工資,形成局部罷工。但礦局以公司虧損為由,仍宣佈取消工人年終夾薪,俱樂部認為礦局此舉是有意推翻13條協議,於是通過報紙向全國工團和社會各界發出快郵代電,請求援助。一面召集全體十代表會議,決定組織工人用和平手段向礦局索餉。四處張貼標語,井派出工人糾察隊員1600餘名維持秩序,防備軍警武裝干涉,從一月6日起,工人多日罷工索飽。8日,原煤產量由2000噸減至1600噸,9日減至1000噸,窿外各機器製造廠幾乎全部罷工。安源商會和地方保衞團表示願竭力調停,礦警隊亦致電漢冶萍公司代為催款發餉。由於工人堅持鬥爭和社會各界同情,一月15日,礦局只得蒐集礦票先發年終夾薪的一半,其餘一半等17日用臨時支票發給,這次鬥爭終於取得完全勝利。
以阻運焦煤進行索餉鬥爭
民國14年(1925)罷工以後,礦局仍然拖欠工餉。這是因為漢冶萍公司經濟進一步惡化,公司將這種惡果轉嫁給工人,以支撐殘局。另外日本帝國主義和公司買辦集團蓄意以餓困來激怒工人,為武力鎮壓制造藉口,這樣,象過去圍困礦局索餉已不能進行。同年3月中旬,俱樂部致函礦局,10日之內不發清欠餉,則現存煤焦一律停運。但礦局久不答覆,工人於是從3月30日起停運焦煤,礦局仍久無答覆。4月21日全礦出煤由2000噸減至900噸,22日減至350噸,24日完全停頓,這時,漢冶公司和日本正策劃“整頓”萍礦。公司日本顧問吉川雄輔和日本製鐵所所長齊藤,在公司會計所長等的陪同下,於4月21日來安源實地觀察,4月22日吉川一行到紫家衝時,1000餘工人即上前圍住索餉。恰逢當地農民挑糞路過,憤怒已極的工人提起糞桶,將糞便潑向洋人和礦局職員,並將洋人坐的轎子打得稀爛。吉川一夥逃回安源後,次日上午又有1000餘工人包圍吉川住處盛公祠,要求公司從速撥款救濟,嚇得吉川等答應5月10日前匯6萬元相敷衍後,提前離開安源。事後代礦長舒修泰請萍鄉鎮守使署加派一營軍隊到安源,加上原有駐軍和礦警,礦上兵力已近2000人,大有動武之勢。俱樂部一面在報紙上揭露礦、局動武圖謀。一面表示,若敢於動武,將同歸於盡。同時要求礦局將所存煤焦從速拍賣,發清欠餉,以解工人倒懸之急。又邀地方軍政紳商討論救急之策。迫於各方壓力,礦局只得同意減價拍賣煤焦以救急。阻運堅持到5月中旬,漢冶萍公司才先後匯來現洋18萬元,發清2個月的欠餉,其餘欠餉由礦局賣煤和挪借發給。這次以阻運煤焦為手段的索餉鬥爭,堅持了數月之久。
結果
十一月經濟罷工民國16年(1927)11月初,中共湖南省委派李運均來安源,召開臨時市委擴大會議,選舉委員和候補委員11人,成立中共安源市委。市委一面派人分赴萍鄉農村發動游擊戰爭,一面領導萍礦工人舉行經濟罷工。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後,萍礦生產再次轉入蕭條,大批工人失業,在業工人薪飽無着。市委決定發動一次經濟罷工,並將單純的經濟鬥爭變為含有政治意義的武裝暴動。這次罷工提出13條要求,主要有每月按期發怕,發清欠餉,恢復失業工人工作。實行礦局經濟公平,不得逮捕工人,保證言論集會結社罷工絕對自由;年終發給夾薪一個月等等。選舉產生罷工委員會,同時組織糾察隊、特務隊和交通隊。18日罷工開始。凌晨5時汽笛長嗚,工人包圍礦局總工事房和礦長和職員,要求礦局答應13條條件。萍鄉縣長和駐軍團長多次試圖召集工人大會,對工人實行分化瓦解,均因遭到工人反對而未得逞。相持4天后,駐軍以收押礦長為名,將礦長從工人包圍中搶走加以保護。11月24日縣長和駐軍團長出面,敷衍地答應工人的大部分要求,礦局給每個工人發5角錢,工人即陸續上工,罷工至此結束。這次罷工由於在工人運動處於低潮的形勢下倉促發動,不僅沒有由經濟罷工轉變為政治罷工和武裝暴動,而且經濟要求也多數未能實現,基本上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