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濟論

鎖定
《經濟論》是古希臘哲學家、歷史學家色諾芬創作的經濟學著作,約寫於公元前387至公元前371年。
《經濟論》是一部語錄體著作,這部書共分為兩個部分。其中在第一部分裏,作為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的色諾芬,以蘇格拉底的口吻講述了自己對經濟的認識。色諾芬在第二部分中表示,婦女的本職工作就是做好家務,並且應該在女子的學習中加入家務訓練。 [1]  在書中,色諾芬借用別人之口介紹了農業技術和改進,以及耕耘、播種、收穫、磨谷等方法。色諾芬認為合理地經營農業可以增加收入,提高土地價格。此外,《經濟論》還諷刺了當時盛行的糧食投機。 [2] 
《經濟論》較為系統地闡述了奴隸主經濟理論,是古希臘流傳下來專門論述經濟的第一部著作。 [3] 
作品名稱
經濟論
外文名稱
Oeconomicus or Economics
作品別名
家政學
創作年代
約公元前387至公元前371年
作    者
【古希臘】色諾芬
類    別
經濟學
字    數
約35000

經濟論內容簡介

《經濟論》是用記錄蘇格拉底和克利託布勒斯、伊斯霍瑪霍斯對話的形式寫出來的。 [4] 
全書共分為兩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色諾芬首先借蘇格拉底之口闡述了農業對國家經濟的重要性,認為農業是國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希臘自由民的最重要的職業,其次又討論了人們應當如何用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好自己的家產。在第二部分中,色諾芬提出:主持家務是婦女的天職,家政訓練應該成為女子教育中的特別項目。總的來看,色諾芬擁護自然經濟,反對雅典所採取的發展商業和貨幣經濟的方針。他根據奴隸制自然經濟的要求,確定了奴隸主的經濟任務,主張把奴隸主的家庭經濟管理闢為一門專門學問。 [4] 

經濟論創作背景

公元前401年,色諾芬參加希臘僱傭軍,幫助波斯王子小居魯士奪取王位。小居魯士戰死後,色諾芬被推舉為這支希臘僱傭軍的首領,率部歷盡艱辛到達色雷斯,後投靠斯巴達。科林斯戰爭期間,色諾芬和斯巴達人一起參加反對雅典的戰役,因為戰功卓著,斯巴達賞賜給他一塊位於斯基洛斯的地產。色諾芬由此獲得了經營大地產的實際經驗。在斯基洛斯期間,他完成了《經濟論》一書。 [2] 
該書的書名,按希臘文原來的意義就是“家庭管理”的意思。古希臘奴隸制生產以奴隸主家庭為單位,奴隸在奴隸主莊園裏勞動,那時的所謂經濟問題,就是奴隸主階級如何組織和管理奴隸生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列入家庭管理的範圍。 [5] 

經濟論作品思想

色諾芬十分擁護自然經濟,並且主張奴隸主對奴隸進行更有效的剝削。他在經濟上的主要觀點就是重視農業,提倡社會分工。色諾芬還根據市場上的供需變化,認識到供求關係會影響到社會勞動的分配,但是由於受到時代的侷限,他無法進行更深入的解釋。另外他還認識到了貨幣在經濟中的作用,提出了商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必要性。 [1] 
1.什麼是財富
關於財富的含義,色諾芬認為: “財富是一個人能夠從中得到利益的東西。”這句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要“擁有”,用現代的話來説,就是要有產權,因為不擁有的東西是無法給自己帶來利益的;二是要對自己有用,即有使用價值或交換價值,能給自己直接或間接帶來滿足。一個人擁有的東西,如果無用(如敵人)或不會用(如不會騎馬的人擁有馬,或不會吹笛子的人擁有笛子),都算不上財富,但如果能賣掉對自己無用的東西,則它們也就變成財富了。色諾芬從兩個角度來看待財富——帶來效用與交換。色諾芬強調,一種對自己無用的東西,“除非他賣掉它”,否則就不是財富。這就是説,可以使用或交易的東西都是財富。這種觀點與現代經濟學中關於商品(財富的形式之一)的定義已經沒有本質差別了。
色諾芬從奴隸制自然經濟出發,認為財富就是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對於奴隸主來説,財富具體表現為奴隸所生產的剩餘產品。
2.財富增加的途徑
在如何增加財富的問題上,色諾芬談到了三種影響財富增加的因素:分工、人才與技術。色諾芬認為,分工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很難找到精通一切技藝的工人,而且任何人也不可能變成一個精通一切技藝的專家。”在《居魯士的教育》中,色諾芬進一步論述了分工的重要性,強調一個人只要從事一種手工業,甚至只做一種最簡單的工作,當然會把工作做好。色諾芬還分析了分工與市場的關係,馬克思認為, “他已經知道分工的程度依存於市場範圍。” [4] 
3.重農主義思想
色諾芬十分重視農業,鄙視商業和手工業。他説: “農業是其他技藝的母親和保姆”,“對於一個高尚的人來説,最好的職業和最好的學問就是人們從中取得生活必需品的農業”。他還把經濟學的任務規定為只研究家庭管理和農業,認為手工業和商業都不應該包括在經濟學的研究範圍內。他認為手工也是一種“粗俗的技藝”,從事這種工作會毀壞人的身體和精神,因此希臘自由民不應該從事這種職業。但是他也明白,要滿足奴隸主的多種需要,手工業又是必不可少的,於是他就主張讓外邦人和奴隸來從事這種卑賤的工作。同樣地,商業也是隻應由外邦人來從事的職業。
4.對商品經濟現象的研究
色諾芬雖然十分注意維護奴隸制自然經濟,但他對於當時已經出現的商品經濟現象也進行了一些研究。他指出物品有兩種用途:直接使用和用於交換。但他強調的是物品的第一種用途,即強調商品的使用價值方面。他説:“一支笛子對於不會使用它的人來説,只有賣掉它才是財富,但是對於不會使用貨幣的人來説,賣掉對於自己無用的東西取得了貨幣仍然不是財富。”他也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商品交換,指出商品供求的變動造成價格上下波動,這種波動又影響到社會勞動的分配。
5.貨幣問題
色諾芬還研究了貨幣問題,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他説:“希臘銀礦的增加,使開採它們的奴隸主得到大量的收入,有些人的大部分財產就是白銀,白銀可以隨時購買到人們所需要的各種物品,如果他們擁有的白銀太多,他們可以把白銀儲藏起來。”由此可見,色諾芬事實上已經知道,白銀作為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儲藏手段的職能。但是色諾芬對貨幣作用的理解是立足於自然經濟的,因此他認為貨幣主要是為奴隸主消費需要服務的手段。 [4] 
同時,《經濟論》中的很多觀點也反映出時代的侷限性。如鄙視手工業、過分重視農業的觀點,就反映着當時奴隸經濟制度的特點。再如,從使用價值的角度來看待勞動分工,認為勞動分工只是使產品製造得更加精美,而不是使產品更加便宜,這種觀點也反映出當時經濟思想的淺薄。 [6] 

經濟論後世影響

《經濟論》為人們瞭解公元前5世紀至前4世紀希臘的經濟情況,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2] 
《經濟論》作為古希臘的第一部專門研究經濟問題的著作,對歐洲經濟思想的產生和發展,曾起着重大影響。《經濟論》中關於農業的重要性的觀點,受到後來的法國的重農學派的主要代表魁奈的高度重視,他在他的主要著作《經濟表》中曾把色諾芬所説的“農業是其他技藝的母親和保姆”這一段話,作為《經濟表》一書的題詞。 [6] 
該書受重視的一個原因是它對“經濟”這個詞的解釋。現代經濟學家認為“經濟”的原意是“傢什管理”(《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學》),是指對家庭事務的管理,特別是指家庭收入的供應和管理(《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是“管理家庭的智慧”(熊彼特的《經濟分析史》)。這些解釋都源於《經濟論》這本書。 [4] 

經濟論作者簡介

色諾芬,古希臘思想家和作家,生於雅典富人家庭,受過貴族教育,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弟子。政治上,他擁護斯巴達貴族寡頭政治、反對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401年,以希臘僱傭兵領袖身份參加波斯王子小居魯士與其兄長爭奪王位的戰爭。小居魯土失敗被殺後,色諾芬曾指揮希臘軍隊撤退,後投靠斯巴達王而與自己祖國為敵,因而被雅典公民大會缺席審判為終身放逐。他從斯巴達王那裏獲得一份領地,在奧林匹亞附近住了20年,後遷居哥林斯並最終死於那裏。他著述甚多,主要有《希臘史》、《居魯士的教育》、《居魯士遠征記》、《蘇格拉底言行錄》、《斯巴達政體論》、《經濟論》和《雅典的收入》等,內容涉及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各個方面。 [5] 
參考資料
  • 1.    白竹主編,年輕人要熟知的2000文化常識[M],中國華僑出版社,2014.07,第388-389頁
  • 2.    秋實編著,世界上下五千年大全集[M],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01,第85頁
  • 3.    吳井田,世界謀略大典[M],海天出版社,1993年04月第1版,第565頁
  • 4.    李慧泉編著,你一定要讀的50部經濟學經典[M],立信會計出版社,2015.12,第127-130頁
  • 5.    《領導經典濃縮書》編委會編著,領導經典濃縮書 (經濟管理卷)[M],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2頁
  • 6.    本社社科編輯室,中外社會科學名著千種評要 經濟學[M],華夏出版社,1993年06月第1版,第4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