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濟統計學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鎖定
經濟統計學(Economic Statistics)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經濟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1] 
經濟統計學主要研究統計分析原理和統計分析技術在國民經濟領域的應用,通過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養成良好的數學和經濟學素養,掌握常用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的方法及相關軟件的使用技能,具備在政府部門、經濟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處理,管理與諮詢、經濟分析預測等工作的能力。 [2] 
中文名
經濟統計學
外文名
Economic Statistics
專業代碼
020102
專業層次
本科
學科門類
經濟學
專業類別
經濟學類
修業年限
四年
授予學位
經濟學學士

經濟統計學發展歷程

20世紀上半葉,中國統計學有較為快速的發展。在經濟統計方面,一批學者展開了科學意義上的統計調查和研究, 涉及到人口、物價、教育、農業、工業統計等問題。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仍沿用之前的統計教材。開始大規模經濟建設後,就引入了蘇聯的經濟統計學。部門經濟統計學是當時中國經濟統計學發展的主體,有五大部門統計學,即工業統計學、農業統計學 、建築業統計學、商業統計學和交通運輸業統計學。
1966年後,財經類院校大都被撤銷,統計學專業教學也基本停滯。 [4] 
1978年底,國家統計局在四川峨眉召開統計教學、科研規劃座談會。峨眉會議主張以蘇聯式經濟統計為主流,恢復建國之初以統計學原理、部門統計、綜合統計為主要內容的學科體系,還強調了數理統計學和計算機應用的重要性。以這次峨眉會議為標誌,中國經濟統計逐漸走向正軌。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統計學界發起了一場 “大統計”討論,這場爭論的焦點是:世界上是不是隻有一門統計學,是經濟統計學還是數理統計學。這次討論,客觀上為中國經濟統計學科的完善和發展提供了契機。 [3] 
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本科專業目錄中的統計學歸入理學門類,既可授予理學學位, 也可授予經濟學學位。 [3]  [5] 
2012年10月,教育部頒佈了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經濟統計學專業納入經濟學門類中,成為一個獨立的本科專業,專業代碼為020102。 [3]  [6] 

經濟統計學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國經濟運行與改革實踐,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經濟學專門人才。 [1] 

經濟統計學培養規格

  • 學制與學位
基本學制為4年,可實行彈性學制。學生在修滿學分且完成全部培養方案的情況下,可以提前畢業,但修業年限不得少於3年;未修滿學分和未完成培養方案的,可以延後畢業。允許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
學生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和學分要求,考核合格,符合畢業條件,准予畢業。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 知識要求
(1)工具性知識
1、熟練掌握1門外語,具備較強的外語聽、説、讀、寫、譯能力。第一外語非英語的,如開設第二外語,應儘量開設英語。
2、具有比較完善的數學知識和良好的數學基礎,能夠運用數學方法理解和分析經濟問題。
3、熟練掌握計算機和現代信息技術,能夠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數據處理、模型設計、研究分析和論文寫作。
(2)專業知識
1、牢固掌握經濟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應用技能;掌握經濟運行規律和經濟指標的內在聯繫。
2、理解經濟學理論的內涵、發展演進、學派差異及爭論重點。
3、熟悉經濟學理論運用的市場環境、政策依據和政策效果。
4、瞭解經濟學理論發展前沿和實踐發展現狀。
(3)其他相關領域知識
經濟統計學專業人才所從事的理論研究與實際業務工作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和綜合性,需要具有寬廣的知識面,因此,根據具體專業屬性還須熟悉其他相關領域的知識,如人文學科、管理學、法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等方面的相關知識。
  • 能力要求
(1)具有較強的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2)具有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不斷接受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的能力。
(3)具有將專業理論與知識融會貫通,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具有利用創造性思維開展科學研究和創業就業的能力。
(5)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 素質要求
(1)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職業素養、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具有持續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
(3)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
(4)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5)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 [1] 

經濟統計學課程體系

經濟統計學總體框架

課程體系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任意選修課程;實踐教學包括專業實驗和實訓(含就業指導)、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含創新創業實踐)和畢業論文。
課程體系在注重知識性的同時應強化創新教育。應將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內容或課程融入課程體系。
實行學分制的學校,培養方案總學分應控制在150學分左右,其中理論教學課程為125 學分左右,實踐教學課程為25學分左右。在理論教學課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程16學分左右,通識課程30學分左右,專業基礎課程25學分左右,專業課程39學分左右(其中專業必修課程21學分左右,專業選修課程18學分左右),任意選修課程15學分左右。在實踐教學課程中,原則上專業實驗和實訓(含就業指導)12學分左右,專業實習4學分左右,社會實踐(含創新創業實踐)5學分左右,畢業論文4學分左右。高校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實踐教學中的學分安排做適當調整,但實踐教學各項學分之和應保持在25學分左右,約為總學分的15%。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程的指定課程和專業必修課程均為必修;學校根據培養目標增開的其他各類課程可以為必修,也可以為選修。
未實行學分制的學校,應在折算後滿足上述學分要求。課堂教學按照16~18學時(每學時50分鐘)折算1學分,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按照1周折算1學分,畢業論文折算4學分。 [1] 

經濟統計學理論課程

  •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應全面貫徹教育部有關規定,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為16學分,應至少開設以下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
  • 通識課程
通識課程包括大學語文與寫作、外語、數學、計算機操作與數據庫應用、創新創業教育、體育,以及學校根據培養目標開設的人文學科、管理、法律、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等方面的課程。通識課程為30學分左右,其中外語類課程8學分左右,數學類課程9學分左右。
通識課程應至少開設以下課程:大學語文與寫作、外語、數學分析(或微積分)、高等代數(或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操作與數據庫應用、創新創業教育、體育、國防教育(軍事訓練)。
  • 專業課程
(1)專業基礎課程
專業基礎課程25學分左右。專業基礎課程應至少開設以下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和會計學。學校根據培養目標可增開其他專業基礎課程。
(2)專業必修和選修課程
專業必修課程21學分左右。專業必修課程採取“4+4+X" 模式,第一個“4" 是指既是專業基礎課又是專業必修課的4門課程;第二個“4” 是指必須開設的4門專業必修課,“X”是指學校根據培養目標選開的進入專業必修課的課程。既是專業基礎課又是專業必修課的課程,可適當增加學時、學分,學分統計在專業基礎課程或專業必修課程中,但不重複統計。
專業選修課程18學分左右,且應當與專業必修課程形成邏輯上的拓展和延續關係。學校可根據培養目標提供備選課程供學生選擇。鼓勵將內容相關或相近的課程組成課程模塊供學生選擇,但學生不能只在一個模塊中選課,應在多個模塊中選夠選修課程。
  • 任意選修課程
任意選修課程15學分左右。任意選修課程旨在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發展學生特長。學校應根據培養目標為學生提供備選課程。
鼓勵開設跨學科、跨專業的交叉課程供學生選擇。提倡高校間課程資源共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優質課程資源。探索建立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定和學分認定製度。 [1] 

經濟統計學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包括專業實驗性質的課堂教學,如專業實訓(含就業指導)、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含創新創業實踐)等。
  • 專業實驗和實訓(含就業指導)
應根據實際教學需要,充分利用專業實驗室、專業實訓基地,開設獨立的實驗、實訓課程或環節。教師應全程跟蹤和指導學生的實驗、實訓活動。同時,在課堂實踐教學中,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 專業實習
應根據專業特點和就業需要,充分利用專業實習基地、實踐教學基地,開展有組織的專業實習。允許學生自行聯繫適合單位進行專業實習,但應加強管理和監督,確保實習質量。專業實習建議安排在第三學年及以後,可一次或多次進行,累計4周左右。實習過程應有完整的記錄,實習後學生應完成一份不少於2000字的實習報告。
  • 社會實踐(含創新創業實踐)
社會實踐包括社會調查、創新創業實踐、勤工助學、公益活動和生產勞動等,累計5周左右。社會實踐應根據培養目標進行組織,鼓勵高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實踐,豐富學生的創業體驗,培養創新精神。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應體現經濟學類專業鮮明的理論色彩,併兼有應用性和實踐性,可採取學術論文、案例分析、調研報告等多種形式,以學術論文為主。案例分析、調研報告等形式的畢業論文在準確性的基礎上,應有一定深度的理論分析。學生應在經濟統計學專業的範圍內,根據自身知識儲備、興趣和特長,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選題並撰寫。
畢業論文在內容上應體現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熟練運用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的能力、對問題進行邏輯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畢業論文應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應由本專業具有講師及以上職稱的專業教師擔任,必要時可聘請專業實務部門經驗豐富人員共同指導。指導教師應加強畢業論文在選題、開題、撰寫等各個環節的指導和檢查。畢業論文一般不少於6000字。 [1] 

經濟統計學教學條件

經濟統計學教師隊伍

  • 教師規模與結構
(1)專業教師數量應能滿足教學需要。各專業應配備不少於10名的專任教師,每門專業課程應至少配備2名專任教師。
(2)專業教師隊伍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應合理。具有教授職稱的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具有副教授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不低於30%,生師比不高於18:1。
  • 教師專業背景與水平要求
(1)專任教師應具有本專業教育或研究背景,一般應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專任教師應進行崗前培訓,實踐性強的課程的專任教師應具有實務工作背景或實務經驗,
(2)教師應具備高尚的師德和職業操守;瞭解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規律,掌握教育教學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寬廣的國際視野,瞭解學科前沿動態及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與知識更新能力,並能將科研成果和更新的知識轉化為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注重參加教學團隊建設。 [1] 

經濟統計學設備資源

  • 信息資源
具備數量充足、種類齊全的經濟學類專業紙質和電子圖書、期刊等資源,配備滿足教學需要的中外文電子資源數據庫和網絡視頻課程,每年定期更新教學信息資源。原則上要求專業圖書(包括紙質、電子)生均擁有量不少於100冊,每年生均增加不少於4冊。可建設專門的教學信息資源平台或若干門在線國內外高校開放課程等資源。
  • 教學設施
配備足夠數量和功能齊全的教學設施。教學設施包括教室、閲覽室、專業實驗室、實習基地和教師工作室等。
教室數量能滿足教學和學生自習的需要,閲覽室應保證足夠座位和空間。鼓勵有條件的學校為學生設置專門的課外討論室。
專業實驗室應功能齊全、設備先進。計算機台數至少可滿足1個自然班實驗教學需求,教學軟件和數據庫資源充足。實驗室要建立系統、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規範,確保正常運行。
學校應與相關實務部門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並使之成為學校與有關實務部門長期合作和交流的有效平台。實習基地的數量和規模能夠保證每屆學生集體實習比例不低於10%。
為專任教師提供固定的辦公地點和配套設施。
  • 教學經費
切實保障專業教學經費投入。教學經費的使用應向教學一線傾斜, 不得用於非教學用途。教學經費最低保障標準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教學經費的增長應與學費收入增長保持同步。 [1] 

經濟統計學質量保障

  • 組織保障
學校應高度重視專業建設,在專業建設中應充分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各教學單位應加強教學組織和管理,切實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完善教研室(課程組)、系等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堅持集體教學研討,健全老中青教師傳幫帶機制。學校應加強專業建設指導和教學質量督查,積極開展教學觀摩和教學研究工作。鼓勵小班(50人以下)教學,嚴格控制大班(100人以上)教學。
  • 制度保障
(1)建立和完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表、排課與調課、教材選用、成績考核、試卷與論文等教學管理及文檔管理的各項制度。
(2)建立和完善教師及教學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與獎懲制度,明確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責任,並將其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的內容之一;為教師水平提高提供必要的經費條件保障。
(3)建立和完善課程教學質量評價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探索學生評教、同行互評和社會評學等多元評價體系。
(4)建立和完善學生守則、課堂規範、課外實踐等學生管理制度。
  • 質量監控
學校應建立教學質量狀態數據平台,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按專業建設實時的教學質量狀態信息庫,定期發佈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開展經常化和制度化的質量評估。建立健全畢業論文質量保證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應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納人衡量辦學水平的教學評估指標體系。鼓勵引人第三方評估,確保對教學質量形成全過程有效監控。 [1] 

經濟統計學培養模式

  • 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該模式以學科競賽為抓手,將學科競賽的課程融入的各個模塊的教育教學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建模課程和數據挖掘課程的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項目研究實踐,參與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比賽,以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7] 
代表院校:青島黃海學院
  • “科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該模式是指以培養方案修訂為切入點,以培養應用型、複合型人才為宗旨,以提高師資能力和健全質量保證體系為前提,融理論教學與教學改革、科研訓練與學科競賽、實驗與實踐教學三位一體進行改革研究。整合符合“科教融合”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體現“超前設計、迴歸實踐、創新模式、系統集成”的創新系統。 [8] 
代表院校:河北地質大學
  • 浙江財經大學經濟統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重視培養科學素養與創新意識,注重提升綜合素質與協作能力。 [9] 

經濟統計學發展前景

經濟統計學考研方向

經濟統計學本科專業相近的考研方向為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等學科方向。

經濟統計學就業方向

經濟統計學本科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為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府統計部門、經濟和社會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數據分析機構、市場調查機構等。 [10] 

經濟統計學開設院校

地區
院校名錄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天津
天津財經大學



上海
上海海關學院
上海電機學院
上海商學院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重慶
重慶三峽學院
長江師範學院
西南政法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財經學院



河北
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金融學院
河北師範大學
河北大學
河北地質大學



河南
鄭州大學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河南大學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河南開封科技傳媒學院



山東
濱州學院
山東工商學院
山東財經大學
青島大學
曲阜師範大學
青島黃海學院
青島濱海學院

山西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大同大學
山西大學

安徽
安徽工業大學
池州學院
銅陵學院
滁州學院
皖西學院
黃山學院
宿州學院
阜陽師範大學
合肥師範學院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
安徽大學
江西
新餘學院
上饒師範學院
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南昌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江蘇
常熟理工學院
南京審計大學
江蘇理工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浙江
浙江財經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工程學院
中南民族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經濟學院
湖北商貿學院

湖南
湖南工商大學
湖南城市學院


廣東
暨南大學
廣東財經大學
廣東金融學院
廣東培正學院
廣東白雲學院
廣州新華學院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

廣西
廣西財經學院
河池學院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雲南
雲南師範大學
雲南民族大學
雲南財經大學
曲靖師範學院
紅河學院



貴州
六盤水師範學院
安順學院
貴州民族大學
貴州財經大學
四川
西南財經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陝西
長安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財經大學
西安歐亞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商業大學



吉林
北華大學
長春財經學院


遼寧
遼東學院
東北財經大學
遼寧工業大學
遼寧大學
瀋陽大學



西藏
西藏民族大學



新疆
喀什大學
石河子大學
新疆財經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財經大學



福建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福建江夏學院
閩南師範大學
福建商學院
福州工商學院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

甘肅
蘭州大學
蘭州財經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

(資料來源:中國高校之窗;摘錄時間:2020年4月1日) [11-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