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經濟發展速度

鎖定
經濟發展速度是指反映經濟和社會現象在時間上的變動程度的相對數,是報告期水平與基期水平之比。
教育計劃統計工作中常用的動態分析指標之一。以倍數或百分比表示。由於基期不同,分為定基發展速度和環比發展速度。前者是報告期水平與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説明現象在該時期內總的發展速度。後者是報告期水平與前一期水平之比,説明現象逐期的發展程度。 [1] 
中文名
經濟發展速度
概    念
社會物質生產和勞務發展變化速率
作    用
觀察研究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
意    義
計算國民收入的發展
正文
一定時期內社會物質生產和勞務發展變化的速率。
中國的表示方式 在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通常以不變價格計算的報告期同基期的社會總產值(或工農業總產值)或國民收入相比較而得出的比率來表示,兩年以上的則求其年平均比率。社會總產值包括工業、農業、建築業、運輸業、商業等部門的產品和勞務。由於工農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部門,工農業總產值在社會總產值中佔很大比重,所以往往用它作為計算經濟發展速度的主要指標。國民收入是社會總產值扣除物質消耗後的淨產值,可以更好地反映經濟效果的提高。根據國民收入計算的發展速度有其特殊的意義,可以與根據社會總產值計算的發展速度結合起來觀察研究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近年來,為了反映全部社會經濟活動總量,也以不同時期的國民生產總值(GNP)相比較的比率作為經濟發展速度的一種表示方法。
西方的表示方式  在西方國家,經濟發展速度一般是以不變價格計算的報告期的國民生產總值同基期相比而得的比率表示的。國民生產總值與社會總產值含義不同,主要區別有:①從價值形態看,社會總產值既包括新增價值,又包括原材料價值,即等於c+v+m;而國民生產總值只包括新增價值(V+M)和折舊,不包括原材料價值。②從實物形態看,社會總產值只包括物質生產部門;而國民生產總值則既包括物質生產部門,又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所以,兩者發展速度的比較只能作大體上的參考。
發展速度的決定性條件  從社會擴大再生產的總體來看,經濟發展速度主要決定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生產部門與消費資料生產部門的比例是否合理,兩大部類相交換的產品能否平衡。比例協調,就可保持持久穩定的增長速度;比例失調,則會出現大起大落、速度下降的現象。
經濟發展的高速度還來自社會經濟活動的各方面、各環節所取得的良好經濟效果,如物質消耗的降低、活勞動的節約、產品質量的提高以及品種的增多和適銷對路,等等。這些都取決於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經營管理的科學化。
速度、比例、效果的統一,才能保證社會經濟的持久穩定的高速度增長。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消除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可以避免週期性的經濟危機,但是,要取得持久穩定的經濟發展的高速度,必須遵循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價值規律等的要求,必須不斷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科學管理水平,實現速度、比例、效果的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30多年中,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從1953年到1985年,社會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8.4%,國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長6.6%。這個速度與世界各國相比,也是較高的。但是,由於過去相當長的時期內,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視了國民經濟主要比例的協調和經濟效果的提高,經濟發展過程中也曾一再出現比例失調、速度下降的現象。例如,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社會總產值的年平均增長速度降為-0.4%,國民收入的年平均速度降為-3.1%。
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是一個綜合性指標,是從宏觀上研究一國社會再生產狀況和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成就和問題、現狀和趨勢以及與其他國家進行對比研究的指標,也是簡要地表明一定時期經濟發展目標的指標。
參考資料
  •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